|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技术信任创造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及监管:block cha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 supervision |
| 作者 | 鑫苑集团; |
| 定价 | 59.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649209 |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随着全球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和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塑,区块链作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基石,已然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热门话题和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是引导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区块链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区块链的应用也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
| 作者简介 | |
| 鑫苑集团自1992年创立至今,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已成长为集地产开发、产城运营、商业管理、物业管理、智慧科技、资产管理、文化院线等多元化业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集团。同时,凭借在地产开发运营和智慧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鑫苑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走在科技开发的前沿,业务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领域。 |
| 目录 | |
| 章.区块链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述.//.1 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3 二、区块链的原理和关键技术.//.5 三、区块链的分类.//.11 四、区块链的发展历程.//.13 第二章.区块链技术的商业价值.//.23 一、市场摩擦分析.//.25 二、区块链消除摩擦.//.26 三、区块链改变经济生态系统.//.27 第三章.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运用.//.29 一、数字货币.//.31 二、跨境支付与结算清算.//.40 三、票据交易.//.51 四、证券发行和交易.//.55 五、保险.//.64 六、客户征信与反欺.//.78 七、资产交易.//.83 八、资产数字化.//.89 九、P2P网络借贷.//.94 第四章.区块链技术在非金融领域中的应用.//.99 一、共享经济.//.101 二、物联网.//.104 三、物流供应链.//.112 四、公众服务.//.115 五、打击网络犯罪.//.118 六、数字版权认证.//.121 七、电子商务.//.144 八、存证取证.//.147 第五章.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鑫苑科技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159 一、鑫苑集团简介.//.161 二、鑫苑科技业务概述.//.162 三、鑫苑区块链领域业务风险.//.166 四、对鑫苑开展区块链相关业务的建议.//.167 第六章.区块链应用的风险研究.//.171 一、区块链的技术风险.//.173 二、区块链技术对法律带来的影响.//.178 第七章.区块链应用的监管研究.//.183 一、目前的立法状况.//.185 二、目前法律框架的缺陷.//.189 三、区块链的软法监管.//.194 第八章.区块链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205 一、国际监管与政策环境案例分析.//.208 二、国际区块链监管经验的借鉴.//.220 第九章.关于完善我国区块链应用的监管思考.//.223 一、中国区块链监管的现状.//.226 二、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跟踪和研究.//.227 三、中国语境下的监管模式初探.//.228 结语.//.233 参考文献.//.238 |
| 编辑推荐 | |
| 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对于许多人而言仍然是一个新鲜陌生的新生事物;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的印象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这一概念。诚然,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无心插柳”的副产品,好比古代方士在炼丹时发明了,其诞生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偶然性。然而,区块链的潜力和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许多学者认为,区块链技术是计算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场巨大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密码学等学科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从本质上来看,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反映出互联网概念的精髓。*总理签批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地将区块链列为驱动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演进的重要新技术之一,这既是肯定了区块链在互联网技术迭代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对于区块链发展的支持和肯定态度。事实上,联合国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均对区块链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这种与发达经济体的“伴生”现象,说明区块链符合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形态。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活动的交易效率和成本的改进往往落后于技术本身的进步程度,我们的交易行为仍然要经过许多中间平台的流转,交易双方的互信仍然要经过纷繁复杂的合约设计和情感沟通,交易记录的保存和查询仍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些都会无形中造成交易信息和数据传输的“边际递减”,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换句话说,在相同价值的前提下,人们本来能够享受到远比现在丰富得多的产品和服务。 区块链是解决上述痛点的良策,它的出现更像是一个量身订制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它的去中心化特质和点对点传输,将缩减中间环节,深化金融脱媒;它的信息不可篡改性,将重新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促成技术即信任、记账即结算的“零信任”即时交易;它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将提供可审计、不可篡改的永*易记录。通过对现行经济体系的变革,区块链有助于经济个体树立良好的信用机制,降低市场经营成本,提高支付和管理效率,推动信息化、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经延伸到泛金融、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技术信任创造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及监管》着眼于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以金融学、经济学思维对区块链的概念、价值、应用领域和政策规范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本书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剖析企业主体对于区块链的投入和参与,引用了许多生动的案例。科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节,需要实践的检验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实践经验更是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其二,是在对区块链监管机制和政策的探讨中,提出应防止行业野蛮生长造成的“捧杀”和矫枉过正的约束打压两个*,探讨了沙盒机制、软法监管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建议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审慎监管。本书提出要推动并促进企业界、法律界、部门、公共政策机构的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社会公共管理、金融及商业基础设施和法制环境下的应用方法与路线。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技术信任”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认知,认为它与密码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词汇紧密相连。但经过一番阅读,我发现这本书所构建的“信任”图景,远比我想象的要广阔。它不仅仅是在讨论技术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更是在探索技术如何重塑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例如,书中对“去中心化身份”(DID)的阐述,就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性:未来我们不再需要依赖中心化的机构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是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自主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数字身份,这种自主性本身,就是一种信任的提升。 同时,书中关于“监管”的分析,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之前总觉得,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似乎与传统的监管模式存在天然的矛盾。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国家监管策略的梳理,展现了监管机构是如何尝试理解和适应这项新技术的。它让我明白,监管并非一定要扼杀创新,而是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则,引导技术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与“监管”相互促进、共同演进的逻辑,让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多了一份审慎的乐观。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是“正版书籍 技术信任创造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及监管:block chain technol”,但我实际阅读到的内容,却让我对“技术信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尽管书中并未直接深入探讨“信任”本身。更确切地说,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区块链技术如何一步步在现实世界中构建起一种新的信任机制。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各项具体应用场景的详尽阐述所吸引。从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化,到数字身份的去中心化管理,再到知识产权的确权与交易,作者似乎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向读者展示区块链技术如何通过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信任缺失等难题。 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监管”的部分印象深刻。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合规性与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视角。它没有回避区块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法规挑战,反而深入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区块链监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其间的权衡、冲突与协调。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监管视为阻碍,而是强调了构建一个平衡、有序的监管环境对于技术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性。这种审慎而务实的态度,使得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也理解了为何“信任”的创造,离不开有效的“监管”这一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着重于“技术信任”和“价值创造”,但我在阅读过程中,却被它所展现的“应用”与“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所深深吸引。它并没有将区块链技术描绘成一个孤立存在的神奇工具,而是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分析了它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行业案例的细致剖析,比如如何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通过区块链确保每一环节的信息真实可信,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又或者在跨境贸易中,如何利用区块链简化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这无疑是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更让我感到启发的是,书中关于“监管”的部分,并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禁止或放任,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具智慧的视角。它揭示了监管机构在应对区块链技术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试点项目、法律法规的制定,试图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对监管复杂性的深入探讨,让我意识到,一项颠覆性技术要想真正发挥其潜力,离不开一个清晰、可预期的监管框架。这本书让我觉得,技术的发展并非是单向的,它与社会、经济、法律等多个维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宏大叙事下,对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一个相当写实的描绘。书名中的“技术信任创造价值”固然吸引人,但更让我着迷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描绘,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实际应用的各个角落。从如何利用区块链解决跨境支付的效率问题,到如何为数字艺术品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并进行交易,再到如何在医疗健康领域实现数据安全与共享,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原本有些抽象的区块链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甚至开始思考,在未来,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将会被这种“技术信任”所重塑。 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监管”的探讨,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触及了其复杂性与挑战性。它并没有提供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列举不同的监管模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开放性的讨论,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对话,而非单方面的输出。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判断,去参与到这场关于技术与未来的讨论中来。虽然我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并不算深入,但通过这本书,我至少能够理解,为何一个强大的技术,需要配套的智慧型监管,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评分虽然书名提及“技术信任创造价值”,但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本关于“区块链如何重塑协作模式”的观察报告。在阅读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书中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打破信息孤岛,建立新的信任机制,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公平的协作。例如,书中对“智能合约”在自动化执行协议方面的介绍,就让我看到了未来合同的另一种可能:不再需要中介的介入,而是由代码来保证契约的履行。这种由技术驱动的协作,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效率,减少摩擦。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监管”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简单地将监管视为技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强调了监管在引导技术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在监管区块链技术方面的策略,以及监管机构在技术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一项创新的技术,需要有相应的规则来约束和引导。这种“技术”与“监管”的良性互动,或许正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的区块链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