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 ||
| 外文书名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作 者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主编 史宁中 王尚志 | 原作者 |
|
| 出版时间 | 2018.05 | I S B N | 9787040496031 |
| 套装书 | 否 | 引进版 | 否 |
| 装 帧 | 平装 | 版 次 | 1 |
| 字 数 | (千字) | 配套资源 | |
| 页 数 |
| 开 本 | 16开 |
| 丛书系列 |
| ||
| 重点项目 | 在版 | ||
| 获奖信息 |
| ||
| 编辑推荐 | |||
|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依据。本书由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对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权威解读,以使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 | |||
| 内容简介 | |||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 |||
| 作者简介 | |||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是组织专家配合、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专业工作的机构。主要职责是组织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组织审核教材编写人员资格并提出审核意见,组织审查教材,协调处理教材审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对课程教材重大问题的研究和监测评价;对地方和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和服务;接受教育部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专题研究工作。 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前校长,党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第五届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指导委员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指导组召集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王尚志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 | |||
1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常年和教辅材料打交道的人,对各种“解读本”早就审美疲劳了。市面上那些东拼西凑、照搬课标原文再加点自己的几句泛泛之词的所谓“权威解读”,读起来简直就是折磨。但这本书的装帧和出版社的背景,让我对它抱有不一样的期待。高等教育出版社,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学术的厚重感,不像那些追求快速变现的教辅机构出品的读物。我更看重的是,这份解读是否真正做到了“透彻”——它有没有深入到新课标背后对数学学科地位的重新定位?有没有清晰地勾勒出从初中到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点?我常常在想,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是不是更加强调了应用性和探究性?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路径图,指出哪些知识点是必须深挖核心素养的,哪些是需要简化处理以保证教学效率的,那就太值了。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用他多年的教学智慧,为我们这些身处教学一线的人,拨开迷雾,指明正确的发力点。
评分我个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向来比较痴迷,因为我觉得,只有吃透了“顶层设计”,才能保证自己接下来的教学不跑偏。这次2017年版的解读,光看书名就感觉它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材料。我特别好奇它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这两大块的阐释力度。在应试压力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所有高中数学老师的痛点。一个好的标准解读,应该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后盾,告诉我们如何在保证学生基础能力达标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新课标中那些看似高大上、实操起来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术语,用清晰的语言将教育部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与我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明白“学数学是为了什么”,那它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哇,这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光是冲着它背后那份“权威性”,我就感觉手里拿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参考书。教育部的出品,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尤其是在面对新课标的改革浪潮时,谁不希望手边有一本官方的“地图”呢?我一直觉得,课程标准这种东西,对于一线教师和钻研教学法的教育者来说,简直就是武功秘籍。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教什么”,更深层次地是在揭示“为什么这么教”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听说这次2017年版的解读,对一些核心素养的阐释更加深入,这对于我们理解数学思维在高中阶段的培养路径至关重要。我特别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的“秘诀”,毕竟,让枯燥的公式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逻辑美,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光是想象着翻开它,就能感受到一股严谨而充满前瞻性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方向感。
评分这套教材的配套解读系列,通常都会有一种学术上的严谨和对教学实践的深刻洞察力。我希望这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能够体现出一种前瞻性,即不仅仅是解释现有标准,更能引导我们思考未来几年数学教育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数据素养在高中数学中应该如何渗透和培养?如果这本书能在现有框架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面向未来的数学教育蓝图,那就太棒了。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借由这份官方的“深度翻译”,来校准我自身的教学观念,确保我的教学理念与国家最新的教育导向保持完全同步。只有站在制高点上,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学道路上的每一个弯道和直道,这本书,我相信就是那张高空俯瞰下的详细地图。
评分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速度简直让人应接不暇,尤其是数学这种对逻辑严密性要求极高的学科,标准的每一次微调,都可能意味着教材和教法的翻天覆地。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一本权威的解读就是定海神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能够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比如,针对“数学建模”这一核心素养,2017年版的要求具体如何落实到日常的习题设计中?当遇到一些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抽象概念(比如解析几何的某些进阶内容)时,这本书里是否有提供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突破口和引导策略?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基于新课标理念设计的优秀课例或单元设计框架,那就不仅仅是“解读”了,简直就是一套实战手册。我期待它能真正成为我书架上那本“常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体会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