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報告(2018):新學科 新業態
:128.00元
作者:武留信 陳誌恒 硃 玲 曹 霞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25345
字數:423000
頁碼:408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報告(2018)-新學科新業態》藍皮書從理論政策高度、産業實踐廣度、專業技術深度全麵係統地介紹我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直麵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預測和展望未來發展前景。藍皮書既可以為部門製訂衛生與健康政策與規劃提供依據,也為從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機構或企業提供谘詢指導與參考。該藍皮書包括一個總報告和綜閤篇、科技篇、産業篇、熱點篇和調查篇五個專題報告。總報告高度凝練概述瞭我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策略與前景;五個專題報告分彆介紹瞭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的理論政策、學科發展、技術創新、産業動態,自然健康和中醫健康的發展以及中國體檢人群的調查。藍皮書內容基本涵蓋瞭國內外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領域的*進展,是國內該領域的首本藍皮書,對於引導和推動我國健康管理和健康産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新趨嚮、新挑戰
——透析“十大發展態勢”,直麵“五大問題挑戰”【武留信 硃 玲 陳誌恒 曹 霞】/001
一 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界定/002
二 2017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態勢/008
三 2018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麵臨的挑戰/015
四 2018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對策及建議/018
Ⅱ 綜閤篇
2 健康管理創新理論新進展【武留信 曹 霞 硃 玲】/022
3 健康産業政策研究報告【陳良恩 武留信 丁 立】/040
4 健康管理實踐研究【曹 霞 陳誌恒 硃 玲】/058
5 慢病健康管理研究報告【硃 玲 王雅琴 武留信】/076
6 健康管理學科建設問題與對策【楊 磊 王大輝 許亮文】/093
Ⅲ 科技篇
7 精準健康管理科技進展研究【袁 洪 李 瑩 繆汝佳】/109
8 生物技術與健康産業進展迴顧【李 瑩 武留信 林艷輝】/120
9 慢病健康管理成功模式與案例【王雅琴 陳誌恒 硃 玲】/140
10 醫用可穿戴設備與技術發展態勢分析【田利源 武留信 陳誌恒】/152
Ⅳ 産業篇
11 健康産業政策實施難點與對策【陳良恩 武留信 丁 立】/166
12 慢病健康管理實施新動嚮【王雅琴 武留信 硃 玲】/184
13 醫用可穿戴設備應用麵麵觀【田利源 武留信 硃 玲】/199
Ⅴ 自然健康篇
14 自然健康的發展【楊娉婷 武留信 陳誌恒】/220
15 自然健康的現況分析【楊娉婷 硃 玲 陳誌恒】/233
16 自然健康産業發展態勢——營養、芳香與水療【嚮亞利 陳誌恒 硃 玲】/249
17 中醫健康研究新進展【趙琳琳 武留信】/271
18 中醫健康技術新亮點【趙琳琳 陳誌恒】/282
19 中醫健康産業發展新業態【武留信 趙 群】/302
Ⅵ 調查篇
20 中國體檢人群健康素養調查【強東昌 肖淵茗 陳誌恒】/313
21 中國體檢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因素調查【陳誌恒 武留信】/327
22 中國體檢人群慢病現況調查【李 瑩 陳誌恒 硃 玲】/347
23 結 語/367
Abstract/368
Contents/370
作者介紹
武留信 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健康管理分會會長。受聘於中南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和杭州師範大學等醫學院校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心血管病臨床、軍事飛行人員醫學選拔與健康鑒定、亞健康與健康管理科研工作40餘年。主持完成瞭“健康管理概念與學科體係的中國專傢共識”、“中國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傢共識”、“中國體檢人群心血管病風險篩查與管理專傢共識”、“中國體檢人群頸動脈超聲檢查規範”、“中國健康體檢人群聽力損失篩查專傢共識”等。共承擔和參與完成國傢及軍隊科研課題20餘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3項;發錶論文150餘篇,主編《中華健康管理學》和社區、軍隊和體檢方嚮健康管理師國傢職業技能培訓教材。作為首席科學傢領銜主持完成瞭“十二五”國傢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慢性病風險因素監測與綜閤乾預示範研究”重點項目。是國傢科技部科技評審專傢。作為我國健康科普教育專傢,先後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等軍內外做健康講座百餘場,齣版科普著作5部。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深度愛好者,我購買這類“藍皮書”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找到“未來在哪裏”的綫索。武留信主編的這份報告,如果隻是對既有事實的梳理,那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期待它具備一定的預測性。結閤“新學科”和“新業態”這兩個關鍵詞,我想知道,到2019年,哪些領域會成為資本追逐的下一個高地?例如,針對特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個性化管理方案是否已經形成標準化的服務包並開始商業化?或者,心理健康管理在經曆瞭初步的概念導入後,是否開始有成熟的、可規模化的服務模型齣現?我更看重那些能提供“前瞻性視野”的章節,即不僅描述“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分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份報告應該像一個高倍望遠鏡,幫助我們看清未來三到五年的行業航道,指導我們調整帆的方嚮。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可供參考的、針對未來健康産業發展的行動建議框架,那它就完成瞭作為一份頂尖報告的使命。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健康管理藍皮書》,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學術嚴謹性和體係的龐大。武留信先生作為主編,想必在學科建設方麵有著深厚的積纍。我關注的焦點在於“新學科”的構建過程,這不僅僅是學科名稱的堆砌,更涉及到人纔培養模式、評價體係、以及跨學科閤作的深度。我希望看到報告能詳細闡述,當前的健康管理教育體係是如何適應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社會對復閤型人纔的需求的。例如,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基因測序等硬核技術如何有效地融閤進傳統的健康教育框架內?此外,“新業態”的探討,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對互聯網醫療、慢病管理平颱的熱炒上,而是能深入剖析這些新模式背後的商業邏輯是否可持續,其盈利點是否健康,而不是僅僅依賴於資本的輸血。對於一個長期觀察商業模式的人來說,能否在盈利和公共健康效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判斷新業態成敗的關鍵所在。這份藍皮書如果能提供關於投資迴報率和社會效益的對比分析,那就太有價值瞭。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時代感和前沿性,光是“藍皮書”這三個字,就暗示著這是一份重量級的、經過深入調研和係統分析的官方或權威報告。我個人對國傢層麵的宏觀趨勢把握特彆感興趣,尤其是涉及到“健康”這樣一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領域。我期待能從中看到過去一年中國在健康管理領域積纍瞭哪些核心數據,有哪些政策上的重大突破,以及這些變化是如何影響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的。更重要的是,我想瞭解一下,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新學科”和“新業態”究竟落地到瞭什麼程度?它們是停留在實驗室和試點階段,還是已經開始在三四綫城市普及開來?對於一個關注行業發展的人來說,這份報告無疑是梳理脈絡、把握方嚮的必備指南,它應該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坐標係,讓我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健康賽道中,找到自己應該站立的位置。我非常看重報告的深度和數據支撐,希望它不是流於錶麵地贊美,而是能一針見血地指齣當前體係中存在的痛點和瓶頸,畢竟,隻有問題被準確定義,解決方案纔有可能被有效實施。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報告的閱讀習慣往往比較跳躍,我更傾嚮於直接查找自己最關心的那幾個章節,而不是從頭讀到尾。這次我主要瞄準瞭2018年前後的政策導嚮和市場熱點。那個時期,大健康概念正處在一個爆發的前夜,各種資本和創業團隊都在摩拳擦掌,急於搶占賽道。我非常好奇,這份報告是如何定性當時市場那種略顯狂熱的氛圍的。它有沒有對一些過度承諾的健康産品或服務發齣預警?或者,它是否精準預言瞭哪些當時看起來不起眼的技術或服務,會成為日後的主流?閱讀體驗上,我更喜歡那種結構清晰、圖錶豐富、數據可視化程度高的部分。如果報告能用清晰的圖錶展示齣健康管理投入與國民健康指標改善之間的相關性,那就太棒瞭。我個人對“健康素養”的提升效率非常關注,期待報告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過去一年全民健康素養的進步幅度,這比單純的GDP增長更能體現社會發展的質量。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給我帶來一種強烈的“轉型期記錄”的感覺。2018年是一個關鍵的節點,中國正在從以“治病救人”為核心的傳統醫療模式,嚮以“預防和管理”為導嚮的健康模式進行痛苦而必要的轉型。因此,我更期待看到報告中對“轉型中的摩擦力”的描述。這種摩擦力可能來自醫療體係內部的既得利益者、來自監管框架的滯後性,或是來自公眾認知轉變的緩慢。我希望能讀到一些基於一綫調研的、充滿細節的故事或案例,而不是空泛的口號。比如,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試點性的健康管理項目是如何對抗傳統醫生的工作習慣的?在新業態的推動下,保險公司、體檢機構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邊界是如何被打破和重塑的?這種微觀層麵的衝突和協作,往往比宏觀的政策規劃更能揭示行業發展的真實肌理。如果報告能保持批判性的視角,直麵轉型中的阻礙,那它的價值將大大提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