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部分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1)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8)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14)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20)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一)(26)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二)(31)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三)(37)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四)(42)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五)(47)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六)(52)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七)(57)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八)(65)
答案部分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73)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77)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81)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85)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90)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95)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00)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05)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09)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13)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16)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20)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
精英团队编写:凝聚中公教师招考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
适用对象明确:为奋战于安徽教招考试的考生量身定做。
编写力求严格: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真实再现历年考题。
试题解析详尽:参考答案务求准确,试题解析精雕细琢。
融合特色精华:扫码立见视频讲解,视听帮助轻松复习。
冲刺复习佳品:未雨绸缪考前冲刺,及时进入临考状态。
购买本书即可享有增值服务——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四位一体陪伴考生备战。教材和历年真题试卷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2018中公版《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是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团队在深入研究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聚集智慧编写而成。本套试卷汇集了近年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的4套真题,并在此基础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精心准备了8套标准预测试卷。试卷内容契合真题,网罗考试重要考点,参考答案经过反复推敲,试题解析务求详细明了,让考生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本试卷,我们切实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特点,充分把握考试方向,了解考试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轻松应对考试。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数学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座号,同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书写框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4.答其他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若在循环小数6.581 82.的某一位数字上再添一个表示循环的圆点,则可产生一个新的循环小数,按此方法产生的所有新循环小数中,大的是( )。
A.6.5.81 82. B.6.58.1 82.
C.6.581. 82. D.6.581 8.2.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dm)如图所示,则几何体的体积是( )。
■
A.24π dm3 B.36π dm3 C.48π dm3 D.96π dm3
3.以下4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①7是一个约数
②正方形的周长与其边长成正比例
③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④两个真分数之间至少有一个真分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在连续的9个整数中,质数多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集合A={1,2,3},集合B={3,4},则A∪B={3}
B.函数y=lg(x+1)的定义域为{x|x≠-1}
C.“直线ax+2y-1=0与x+2y+1=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1”
D.方程■+■=1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
6.已知3x=4,3y=12,3z=36,则x,y,z三者之间( )。
A.成等差数列不成等比数列 B.成等比数列不成等差数列
C.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 D.既不成等差数列又不成等比数列
7.■(1+■)n的值是( )。
A.e2 B.e■
C.2e D.■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 )。
A.知识技能目标
B.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目标
D.过程目标
9.某教科书中“真分数”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
■
这种从典型、丰富的具体例子出发,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从中归纳、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方式被称为( )。
A.概念形成 B.概念同化
C.概念平衡 D.概念类化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 )。
A.基本原理 B.基本理论
C.基本活动经验 D.基本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小明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机洗衣服要用15分钟,拖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电水壶烧水要用8分钟,晾衣服要用4分钟,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家务,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
12.观察下列等式:1-■=12×■,2-■=22×■,3-■=32×■,…,用含n(n∈N*)的等式表示观察所发现的规律是 。
13.在△ABC中,若■=2■,■=x■+y■,则x-y= 。
14.计算:■tanxdx= 。
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其中,科学态度主要包括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认真勤奋 ②坚持真理 ③独立思考 ④修正错误 ⑤严谨求实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分)
16.(本题8分)学校运来一批树苗,分给四、五、六年级学生种植。四、五年级分得树苗棵数之比为3∶5,五、六年级分得树苗棵数之比为4∶7,已知六年级分得的树苗比四年级多46棵,求这批树苗的总棵数。
17.(本题8分)一个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如图),长8 dm,宽3 dm,高4 dm,里面水深24 cm,现在把这个容器的左侧面放在桌上,试求:
■
(1)水深多少厘米?
(2)水与容器接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8.(本题8分)铺设一条4 200米长的公路,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所需要费用相同,已知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多铺设20米,甲工程队每天需要的费用比乙工程队每天需要的费用多40%。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铺设多少米?
(2)若乙工程队每天的费用为10万元,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个方向施工,求两工程队合作完成铺设该公路的总费用。
19.(本题8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由起点A沿边AB向终点B运动,每秒2个单位,动点Q由起点B沿边BC向终点C运动,每秒1个单位,P、Q两点同时由起点开始运动,记运动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的大值;
(2)当△BPQ与△ABC相似时,求t的值。
20.(本题8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c2+a2-ac=b2,b=■。
(1)求角B的大小;
(2)求△ABC周长的大值。
21.(本题10分)案例分析
“可能性”的教学片段。
教师:请按要求涂色。
■
学生根据要求涂色。
教师:为什么A盒中的球全涂红色?
学生1:因为只有每一个都是红色,才可能摸到任意一个一定是红色。
学生2:如果不全涂上红色,那么正好摸中其他的话,摸出那个就不是红色了。
教师:A盒中任意摸1个球,摸到哪个不确定,3个球都涂上红色,无论摸到哪个,都是红色,对于“摸出的一定是红色”这一事件,因为全部涂上红色包含了以上3种可能,所以“摸出的是红球”一定会发生。
教师:B盒中为什么一个都不涂红色?
学生1:随便摸到哪一个都不能是红色,所以不能涂红色。
学生2:每一个都有可能被摸到,所以不能有一个涂红色。
……
教师:谁能用规范的语言再来说一说?
学生一脸茫然。
(1)分析上述教学片段,教学过程中师生哪些教学行为值得肯定;
(2)分析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对于长时间阅读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之前买过一些招教资料,纸张薄得像报纸,油墨味重到让人头晕,而且版面设计密密麻麻,眼睛稍微看久了就干涩发胀。但这本中公出品的教材,纸张质感明显高了好几个档次,白度适中,既不刺眼又清晰。最让我赞赏的是它的“题注分离”设计。真题部分和详解部分是完美错开的,做题时完全不受解析文字的干扰,可以保持高度的沉浸感。而解析部分,采用的是清晰的模块化布局,知识点归纳、解题步骤、易错点警示,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我习惯把重要的公式和解题技巧用荧光笔标注出来,这本书的纸张吸墨性很好,不会洇开。这种对读者体验的重视,体现了它作为专业教辅资料的应有水准。毕竟,备考是场持久战,一个舒适的阅读体验,绝对是能让人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这本设计上的用心,让我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如果要给这本书打个总结,我会说,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知识点掌握”到“应试能力转化”的桥梁。很多考生可能在学校里数学不错,但面对这种结构化的、有明确选拔目的的考试时,往往会因为不熟悉题型和时间压力而发挥失常。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解题的“钥匙”,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你如何“开锁”以及“什么时候该用哪把钥匙”。我尤其欣赏它对“非标准题”的处理方式。在预测试卷中,总有那么一两道题需要灵活变通,书中的解析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式”的固定套路,而是引导我们去分析题目情境,从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内寻找最合理的建模方式。这种培养“数学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的复习方法,是我认为它区别于市面上其他教材最核心的优势。它不仅帮助我准备了2018年的考试(虽然我已经用它来准备今年的考试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数学素养”基础。
评分坦白讲,我在复习小学数学的“数与运算”板块时,常常感到有些枯燥和乏味,因为很多内容感觉像是小学毕业就该掌握的知识,重复学习容易产生懈怠。但是,这本书在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模块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四则运算,而是巧妙地将真题中涉及到的“数论基础”(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简便运算技巧”(如凑整法、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以及“估算能力”的考察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提炼。例如,有一道关于植树问题的真题,看似是应用题,但其核心考察的是对等差数列的初步理解,书中的解析就非常到位地将它与初中知识点做了关联,让我意识到招教考试对“小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要求,远超想象。它帮助我跳出了“小学数学”的固有思维框架,从一个“未来教师”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价值,这对于提升我的教学素养和应试准确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标准预测试卷”部分,真的是让我体验了一把“临场感拉满”的压力测试。我特别喜欢它在模拟卷设计上的严谨性。不像有些出版社为了凑数而堆砌大量偏难怪题,这里的试卷设置,无论是题型分布、知识点覆盖率,还是整体的难度曲线,都与我通过历年真题分析出的“标准”高度吻合。我严格按照限定时间完成了第一套模拟卷,那种做完后心跳加速的感觉,比任何一次自习都要真实。更重要的是,做完之后,它的解析部分简直是另一个宝藏。它不仅仅给出了正确选项,更重要的是对错误选项的深度剖析,清晰地指出了考生在哪些思维误区上容易栽跟头。比如,一道关于“分数除法应用题”的题目,很多人会混淆被除数和除数,这本书就专门用一个版块来讲解如何通过关键词(如“是……的几分之几”)来准确判断数量关系,这种细致入微的“避坑指南”,比单纯的知识点复习要高效得多。我发现,通过这几套预测试卷的反复检验和修正,我那些潜藏已久的计算粗心和概念混淆的问题,都被一一揪了出来,并得到了及时的纠正。这种“靶向治疗”式的复习,效率简直翻倍。
评分天哪,我终于把这本《中公 安徽招教考试2018年安徽省教招入编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啃完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这类教招考试资料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粗制滥造、换汤不换药的“祖传秘方”。但这本书,尤其是它的“历年真题详解”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急需精准定位考点、摸清命题套路的考生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它不是那种简单地罗列题目和答案,而是深入到了每一道题背后的知识点考察意图,甚至连安徽省当年的命题偏好都有所体现。比如,它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这种看似基础的考点,竟然能分析出近五年出题角度的微妙变化,从简单的求面积到复杂的组合图形分解与重构,讲解得极其透彻,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清晰可见,绝非那种一笔带过的教科书式解释。特别是对于那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它还贴心地提供了多种解题思路的对比,让我明白在考场上,时间效率才是王道。读完这些真题解析,我感觉自己对安徽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的“脾气秉性”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是刷一百套普通的模拟题都给不了的。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精准复刻了当年的考场氛围和知识难度梯度,让我的复习方向不再迷茫,简直是备考路上的“定海神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