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调理各种慢性病的特效穴位指南)
定价:29.00元
作者:萧言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39926261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你精选了人体12条正经和奇经八脉上的58个特效穴位,专门解决潜藏在人们身体里的众多疑难杂症。书中介绍了:5种绿色护生方案,精采15个保元真穴,带你春保肝,夏养心,秋护肺,冬补肾,平安迈过四季每一天;逐步身体上各种不适症状和常见病的15种五脏宁穴位平衡法,让你五脏和谐,人体常青;27种女福大穴,悉心呵护女性担心的系统和生殖系统,让她们的身体年年春暖花开;12种穴位易容法,由内滋外,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能容颜明净天然; 17种救生穴位法,将许多难以根治的疑难杂症一一予以化解;易于父母掌握、放心使用的5种儿童穴位疗法,可让孩子远离发育期的众多疾病。
目录
序 疾病是福因,健康是善报
章 邪气害人的方式和特点
外感六淫伤人的五大邪征
风邪是百病之源
寒邪收人气血
湿邪缠人命
把燥邪远远挡在人体的水源和肺之外
热(火)邪伤神更伤心
夏天要防的是暑邪
第二章 五脏和谐,人体长青
肝胆相照,百病难扰——肝阴虚的三种穴位良药
让肺自由地在正气中翱翔——一穴肺阴虚
向人体敲响的警钟——肾阳虚
三穴鼎立心胸安
用四个穴位来孝敬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把身体的中气提起来——各类脏器下垂的穴位根治法
哮喘是外邪通过口、鼻和皮肤流窜进肺的
第三章 春夏秋冬的养生保命之穴
春季的保肝重穴——太冲、鱼际、太溪
夏季的养心大穴——阴陵泉、百会、印堂
秋季的护肺宝穴——鱼际、曲池、迎香、合谷
冬季的补肾精穴——阴陵泉、关元、肾俞
第四章 亲手把疾病送上归途
为自己的身体提气——脾俞、足三里补脾气虚好
为自己补血——血海和足三里是让肝不血虚的
让自己心平气和——使用太冲和行间的奇迹
全身都要
防止心阴虚的绝招
好的妙药就长在你身上——神奇的天枢、中脘
太冲、太溪、曲池是好的降压药
拦截颈椎病的风府和手三里
第五章 性福之穴
为自己的肾喝彩——让肾不阳虚的两个天赐之穴’
让自己更强势一解救。肾阴虚的太溪和关元
每天快乐一点点——肝肾郁结的通泰大法
人体自有威而刚——追寻三个性福大穴
龙飞凤舞——让高涨的三穴天然疗法
第六章 绝大部分疑难杂症其实都算小病
第七章 让她们的身体春暖花开
第八章 孕产期不适的特效穴位保健法
第九章 孩子容易出现病的地方是肺、大肠和脾胃
第十章 献给每一位女性的养颜真经
后记 用小的穴位来解决人根子上的问题
附录一 经络穴位使用方法
附录二 本书穴位说明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初次翻开时,我其实是带着一丝疑虑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养生保健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触及核心、提供实用价值的却不多。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其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脉络所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穴位,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述每个穴位在传统医学理论中的定位,例如它与哪个经络相连,在中医五行、阴阳理论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它对身体各个脏腑、系统的具体影响。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穴位的作用机理,而不是停留在“按这里就能治那个病”的表面认知上。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辨证施治”的强调,书中反复提及,同一个症状,由于个体体质、病因病机的不同,可能需要选取不同的穴位,或者采取不同的配穴方法。这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养生保健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的艺术。这种细腻的关怀,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探索和认识自己的身体。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去调理一些长期存在的身体不适的书籍,并且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有别于常规西医治疗的、更偏向于自然疗法的思路。这本书的出现,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经络理论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穴位的具体作用,最后落脚到如何针对不同的慢性病进行穴位选择和组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个性化”的强调,作者反复提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应用穴位时,也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症状的轻重缓急以及季节变化来进行灵活调整。书中提供的例子非常丰富,涵盖了多种常见的慢性病,并为每一种疾病提供了详细的穴位配伍方案。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身体的反应来评估按摩效果,以及如何根据反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种循序渐进、注重实操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能让我学到知识,更能让我真正地去实践,去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评分在我对各种养生方法感到有些迷茫的时候,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径。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穴位按摩是一种非常温和且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但苦于找不到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的特点在于,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按哪里”,而是深入地讲解了“为什么按这里”。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每个穴位在中医理论中的定位,以及它所对应的经络走向和脏腑功能。例如,它会告诉你,某个穴位为什么能缓解头痛,可能是因为它与足阳明胃经相连,而胃经的循行又与头部区域有关。这种解释让我对穴位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盲目的尝试。同时,书中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找到最准确的穴位定位点,如何掌握合适的按摩力度和频率,以及在不同的季节和身体状况下,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可以立即实践的“操作指南”。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的智慧深感好奇,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长期困扰我的慢性症状时,更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非药物的、温和的调理方法。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像很多养生文章那样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体地指向了“穴位”这个中医体系中的精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个穴位时,都附有详细的图示,并且标注了准确的定位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经常“摸不准”穴位位置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书中对于如何通过触感、外观等细微之处来辨别穴位,也给出了实用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点穴”这个动作上,而是花了 considerable effort 去解释了如何将穴位按摩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调整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调理方案。例如,它会告诉你,在按压某个穴位的同时,可以配合特定的呼吸方法,或者在某个时间段进行按摩效果会更好。这种 holistic approach,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穴位“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循循善诱,教导我如何成为自己身体的“小医生”。
评分作为一名对身体健康有着持续关注的人,我时常在思考如何能更有效地调理身体,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关注。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其内容的新颖性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一些常用的穴位,而是将这些穴位与具体的慢性疾病联系起来,并且深入剖析了这些穴位是如何通过中医的经络理论来发挥作用的。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解释,为什么某个特定的穴位对于缓解某种慢性症状有效,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从“经验之谈”上升到了“理论基础”的高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整体观”的强调,书中多次指出,慢性病的调理并非孤立地解决某个症状,而是需要考虑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因此,在选择穴位时,也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其与其他穴位的配伍,以及与整体身体状况的关联。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书中提供的方法更加信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