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新思路( 9787121197871

國企改革新思路( 978712119787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衛祥雲 著
圖書標籤:
  • 國企改革
  • 混閤所有製
  • 公司治理
  • 市場化
  • 戰略管理
  • 經濟學
  • 管理學
  • 中國經濟
  • 改革開放
  • 企業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一鴻盛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97871
商品編碼:2885348053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企改革新思路(

定價:49.80元

作者:衛祥雲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1211978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及之後,職掌國企改革方嚮的國資委主任,為您解析後如何破除國企壟斷,以及民企的機會在哪裏
石油、石化、電信、鐵路、金融……壟斷國企改革已拉開序幕,未來幾年如何破除壟斷,民企的機會在哪裏?
1:國企婆婆親述如何通過頂層設計,破解壟斷
2:國資委大員痛陳如何有效避免壟斷國企用全國人民的錢再去購買天價燈等品
3:上市公司獨董力挺“國退民進”的諸多理由
4:揭示民企的機會何在

內容提要


吳敬璉親自擔綱《智石叢書》總顧問並作序!中國高層智囊前瞻力作!

吳敬璉 江 平 湯 敏 陳誌武 張維迎 任玉嶺 白重恩 左小蕾

鬍祖六 保育鈞 魏建國 李佐軍 衛祥雲 陳全生 肖四如 張 平

眾多名傢攜手打造!

熱點覆蓋:國企改革、既得利益集團、房地産壟斷、國退民進、頂層設計、天價燈……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之一,國企改革既是國傢經濟體製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也與國傢政治體製改革密切關聯。本書從價值層麵和操作層麵,厘清“什麼是正確的事”和“如何正確地做”;再從分配、思路、壟斷、效率、體製等方麵,論述改什麼,以及如何納入“頂層設計”體係;後從分類管理、統一齣資、行業監管、階段推進、産權到民幾個方麵,論述怎麼改。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國企改革感興趣的官員、企事業管理者、個人閱讀學習。

目錄


上 篇 國企改革改什麼
章 國企改革路綫圖 // 003
一、國企改革的真問題 // 004
二、國企改革的三個階段 // 011
三、競爭性國企如何退齣 // 017
四、非競爭性國企如何改革 // 023
五、目標:産權到民 // 029

第二章 “國進民退”與“國退民進” // 037
一、“國美案例”的啓示 // 038
二、“效率”問題的真僞 // 050
三、癥結在於“全民化”與“私有化”之睏 // 056
四、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 // 062
五、民營企業改革的問題 // 068

下 篇 國企改革怎麼改
第三章 國企改革,把正確的事做對 // 081
一、國企改革:如何做正確的事 // 082
二、分類管理:如何把正確的事做對 // 090
三、“十二五”規劃與國企分類管理 // 102

第四章 國有壟斷企業改革的兩大誤區 // 111
一、國有壟斷企業不宜建立“現代企業製度” // 112
二、國有壟斷企業分配機製不宜“市場化” // 129

第五章 “大國資”已經破題 // 141
一、“大國資”統一監管是必然趨勢 // 142
二、“國新”,新在何處 // 151
三、“整閤”的目標是“退齣” // 160
四、國有銀行業改革的突破口 // 167
五、“文化國企”的定位與監管 // 175

第六章 國企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 189
一、空談“主義”隻能貽誤改革契機 // 190
二、必須“頂層設計”的十大問題 // 202
三、“頂層設計”:不壞的路徑選擇 // 211
四、經濟學傢如何參與“頂層設計” // 220
五、國企改革如何“頂層設計” // 229

附錄 // 237
附錄一 國有企業改革大事記 // 238
附錄二 改革的邏輯與製度創新 // 244
附錄三 論企業傢纔能發揮的製約因素 // 259
參考文獻 // 277

作者介紹


衛祥雲,獨立學者。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重點研究國有企業改革、非營利組織發展、産業經濟及食品安全監管。
山西財經大學畢業,高級工程師。先後在原商業部、貿易部、國傢經貿委內貿局、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擔任科員、處長、副司長、主任。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經濟導刊》學術顧問、工信部《現代産業經濟》雜誌專傢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著有《第三者生存:中國行業熱點掃描》《改革的邏輯》《國企改革新思路》等多部著作,並發錶《從國企改革看體製機製的創新》《論企業傢纔能發揮的製約因素》等多篇經濟學論文。

文摘








序言



創新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 ISBN:9787508688990 作者:王建華 著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字數:約 450,000 字 --- 內容簡介: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浪潮席捲而來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嚮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本書《創新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並非聚焦於特定體製內企業的改革路徑,而是以宏觀視野和跨領域研究的深度,係統剖析瞭支撐中國未來數十年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創新體係的構建、要素的優化配置以及國傢層麵的戰略導嚮。 本書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深入探討瞭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中國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産率(TFP)的復雜圖景。全書分為“戰略藍圖”、“要素重塑”、“産業升級”和“治理保障”四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構建瞭一套完整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實踐指導體係。 第一部分:戰略藍圖——新發展理念的時代內涵與頂層設計 本部分首先界定瞭“高質量發展”在當前中國經濟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將其置於全球競爭與國內結構性矛盾交織的大背景下進行審視。作者強調,高質量發展絕非簡單的數字增長,而是以效率提升、公平改善和可持續性為核心的係統性變革。 1. 發展理念的時代轉換: 詳細分析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特彆指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國傢層麵的中長期科技戰略規劃,是本部分探討的重點。內容涵蓋瞭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創新範式轉變,以及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戰略必要性。 2. 創新驅動的宏觀經濟學基礎: 本部分引入瞭內生增長理論的中國情境,探討瞭人力資本積纍、技術進步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測算。書中通過大量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量化瞭研發投入(R&D)強度、知識産權保護水平與區域經濟增長速度的相關性,為政策製定者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 3. 區域協調發展與創新極點的形成: 探討瞭創新要素在空間上的集聚與擴散規律。書中分析瞭國傢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創新載體的功能定位優化,以及如何通過都市圈和城市群戰略,打破傳統行政區劃的壁壘,形成多層次、相互協同的創新網絡,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第二部分:要素重塑——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激活 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關鍵在於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本書聚焦於傳統要素(資本、勞動)的質量提升,以及新型要素(數據、知識)的價值釋放。 1. 人力資本的質量革命: 深入剖析瞭教育體係與産業需求的脫節問題。作者提齣瞭“麵嚮未來的教育轉型”議題,強調職業教育、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嚮,以及終身學習體係的構建,以適應自動化和智能化帶來的勞動力技能需求變化。書中對“工程師紅利”的可持續性進行瞭嚴謹的論證。 2. 金融體係對創新的支持: 詳細分析瞭傳統信貸模式難以有效覆蓋高風險、輕資産的創新型企業的結構性睏境。本書係統梳理瞭直接融資市場(如科創闆、創業闆)的深化改革方嚮,探討瞭風險投資(VC/PE)的健康發展環境,以及如何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中小微創新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和風險定價的精準性。 3. 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 這是一個前瞻性的章節。書中探討瞭數據作為新型生産要素的界定、確權、定價和流通機製的構建。如何平衡數據安全與數據開放共享之間的矛盾,推動數據要素在産業間的有效流動,是實現數字經濟價值的關鍵挑戰,本書提齣瞭多層次的數據交易市場和監管框架的設想。 第三部分:産業升級——技術前沿與結構轉型 本書將創新戰略具體落實到産業層麵,重點關注如何在新一輪全球産業鏈重構中搶占製高點。 1. 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培育路徑: 聚焦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5G/6G、量子計算)、生物技術、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書中分析瞭國際上技術“卡脖子”現象的成因,並提齣瞭以新型舉國體製為基礎,強化基礎研究投入、促進産學研深度融閤的實施路徑。 2. 傳統産業的數字化賦能: 探討瞭“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如何重塑傳統製造業的生産組織方式。這並非簡單的設備升級,而是涉及生産流程、供應鏈管理、客戶交互模式的全麵數字化重構。書中通過多個製造業案例,展示瞭柔性製造係統如何提升供給側對需求變化的響應速度。 3. 綠色轉型與循環經濟: 將環境約束視為創新的驅動力。詳細分析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能源結構、交通運輸、建築行業的係統性影響。書中探討瞭綠色金融工具(如綠色債券)的作用,以及循環經濟模式在資源高效利用方麵的技術前沿突破。 第四部分:治理保障——軟環境的優化與製度保障 創新體係的有效運行,離不開穩定、公平和高效的製度環境。 1. 知識産權保護的強化與激勵: 深入分析瞭知識産權(IP)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問題,並提齣瞭強化行政執法、完善知識産權法院體係、推行懲罰性賠償製度的建議。有效的IP保護是激勵原創性創新的根本保障。 2. 市場監管的適應性改革: 麵對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快速湧現,監管體係必須具備前瞻性和靈活性。本書討論瞭如何構建“沙盒監管”機製,以包容的態度對待新生事物,避免“監管滯後”阻礙技術應用,同時確保金融風險和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控製。 3. 國際閤作與全球創新網絡: 強調在高水平開放中尋求創新資源。本書分析瞭全球創新閤作的機遇與挑戰,探討瞭吸引國際頂尖人纔、參與全球標準製定、構建多元化國際供應鏈布局的策略,以確保中國在全球創新價值鏈中的地位穩固提升。 --- 本書特點: 理論深度與實踐結閤: 兼具經濟學、管理學的前沿理論支撐,同時輔以大量中國經濟運行的實際數據和政策案例進行佐證。 係統性與前瞻性: 覆蓋瞭創新生態的戰略規劃、要素供給、産業落地和製度保障四大維度,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進行瞭係統性預判。 中立審慎的視角: 本書力求客觀分析中國經濟轉型中麵臨的內外部約束與機遇,為政策製定者、企業高管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參考視角,專注於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本身。 本書是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增長邏輯,把握未來發展方嚮的必備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國企改革新思路》的封麵設計頗具匠心,淡雅的底色襯托著沉穩的標題字體,給人一種專業且富有深度的感覺。我是在書店偶然翻到它的,當時正是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模式感到有些迷茫的時候,恰好書名中的“新思路”引起瞭我的興趣。翻閱幾頁後,其清晰的邏輯框架和對改革方嚮的大膽探討,讓我覺得這並非一本流於錶麵的理論說教,而是真正觸及瞭國企發展癥結所在。

評分

我對《國企改革新思路》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突破傳統思維定勢的創新理念。我們都知道,國企承擔著特殊的社會責任,其改革不能僅僅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還要兼顧社會穩定和國傢戰略。如何在這些多重目標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激發企業內在活力,同時又不失其國有屬性的智慧。

評分

近來,不少關於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討論非常火熱,我也一直在關注這方麵的信息。很多國企在應對市場競爭時,仍然沿用著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這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中顯得尤為被動。《國企改革新思路》這本書,我猜測它應該會對如何在傳統國企中引入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優化運營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麵,給齣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指導。

評分

這本《國企改革新思路》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在探討如何讓國企擺脫“大而不強”、“僵而不活”的窘境。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企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如何優化股權結構、激發管理層和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如何在體製機製上進行突破,從而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讓國企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評分

作為一名在傳統製造業領域工作瞭近二十年的基層管理者,我深切體會到國企改革的艱巨與復雜。我們經曆過多次政策的調整,也見過不少轟轟烈烈的改革項目,但很多時候,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似乎總差那麼一點,總感覺沒有觸及到最根本的問題。所以,當我看到《國企改革新思路》這本書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切實可行、能夠落地生根的改革方法,而不是空洞的口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