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 马跃 9787514206180

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 马跃 978751420618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跃 著
图书标签:
  • 古埃及
  • 历史
  • 神秘
  • 探险
  • 永生
  • 死亡
  • 考古
  • 文化
  • 马跃
  • 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4206180
商品编码:2926047700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

定价:15.00元

作者:马跃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14206180

字数:160000

页码:2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为世界上古老的国度之一,古埃及充满了神秘:王室崇尚近亲结婚,法老们争着娶自己的姐妹为妻,以生下拥有纯正血统的王位继承人;猫是古埃及人宠爱的动物,为了赶制猫木乃伊,许多“神圣的猫”活不到两岁就被扭断了脖子;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的墓室内刻有咒语,当法老墓开启后,咒语灵验了,死神接二连三带走了发掘墓室的当事人;在吉萨的哈夫拉金字塔前,巍然屹立着一座狮身人面像,任由世人揣摩其面是何人?其身为何为狮身……
  走进神秘的法老之国,也许我们能够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法老王朝的种种不可思议,领略世界上的古老文明之一。

目录


章神之物语
人神共居尼罗河
造物主与慈父——太阳神
神话王国里的“人鬼情未了”
八十年复仇战争
众神的人间住所——神庙
神话与王权

第二章社会百态
金字塔下的芸芸众生
神和人的中保——法老
法老的后宫
众神在人间的仆人——祭司
古埃及军人与军事
创造永恒的工匠们
古埃及女性地位
今生来世的罪与罚

第三章今生印象
盛开在矛盾天空下的性爱之花
“围城”的构筑与倒塌
与冥神争夺孩子
古埃及人的衣橱
全民化妆的香味国度
揭开天空女神的面纱
尼罗河馈赠的农耕文明
驯养动物的童话
渔夫和猎手
古埃及人的菜单
泥砖小屋与花园别墅
法老贵族雅趣多
抓住今天,及时行乐
医术与保养
神行人间共庆节日
三角洲的纸莎草
一纸契约话贸易

第四章来世渴望
为了永生的死亡
来世皇宫还是天堂之阶
帝王谷内的生死较量
法老的诅咒
狮身人面像之谜
木乃伊的等候
为亡灵开道
九死一生冥界闯关路
暂居地学道
玛阿特神殿内的审判
奥西里斯冥国来了新魂灵
太阳神穿过冥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 一本深入探索古埃及文明独特生死观的书籍,揭示其辉煌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 古埃及,一个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国度,其神秘的法老、宏伟的金字塔、精妙的象形文字,无不吸引着后世的目光。然而,在这辉煌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更为深邃、更为令人着迷的核心:古埃及人对生死、永恒以及来世的独特理解。本书《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深入探究古埃及人如何看待生命与死亡,如何构建他们的永生信仰,以及这些信仰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他们的社会、文化与艺术。 我们常常惊叹于古埃及人建造陵墓的巨大工程,那些为死者精心准备的墓穴、陪葬品,以及神秘的木乃伊制作工艺。但这些仅仅是古埃及人“永生”观念的外在体现。其真正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他们构建了一个复杂而自洽的精神体系,将死亡视为生命旅程的转折,而非终结。对于古埃及人而言,死亡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必经之路,而这个“另一个世界”并非虚无,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充满挑战但最终可以获得永恒幸福的国度。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地梳理古埃及人关于生死的神话、宗教仪式、丧葬习俗以及艺术表现。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古埃及宇宙观入手,了解他们如何理解世界的起源、神祇的结构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宇宙框架下,生命是如何被赋予意义,而死亡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一、神的王国与凡人的归宿:古埃及的宇宙观与创世神话 古埃及的神话体系庞大而复杂,众神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共同维系着宇宙的秩序。从创世之初的努(Nun)之混沌,到拉(Ra)的诞生与统治,再到奥西里斯(Osiris)的死亡与复活,这些创世神话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古埃及人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基石。 混沌与秩序的辩证: 古埃及人认为,在一切存在之前,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混沌之水——努。从努中涌现出的神祇,象征着秩序的建立与生命的诞生。这种对混沌与秩序的理解,也体现在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例如尼罗河每年一度的泛滥,既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这种“循环往复”的特性,深刻影响了他们对生死循环的认知。 拉的旅程与日夜交替: 太阳神拉的每日东升西落,被视为生命与死亡的缩影。白昼是拉的生命辉煌时期,而夜晚,他则要穿越冥界,与黑暗的邪恶力量搏斗。这场夜间的斗争,象征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考验。只有战胜了这些挑战,拉才能在黎明时分再次升起,带来新的生命与希望。这种对日夜交替的理解,自然延伸到了对个体生命经历的解读:生命中的辉煌如同白昼,而死亡则是进入冥界的夜间旅程,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迎来“重生”。 奥西里斯的复活与永生信仰的基石: 奥西里斯神话是古埃及生死观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奥西里斯,这位象征着繁荣、秩序与地下世界的伟大神祇,被其邪恶的弟弟赛特(Set)所杀害并肢解。然而,通过其忠诚的妻子伊西斯(Isis)的努力,奥西里斯得以复活,并成为了冥界的统治者。这个神话不仅揭示了生命与死亡的不可分割性,更重要的是,它为古埃及人提供了“死而复生”的希望。奥西里斯的复活,象征着克服死亡的力量,也为凡人提供了通往永生的可能性。古埃及人相信,如果他们在现世过着虔诚、正直的生活,并在死后通过审判,就能像奥西里斯一样,在冥界获得永生。 二、生命的仪式与死亡的审判:丧葬习俗与冥界之旅 古埃及人对死亡的准备,与其说是对终结的哀悼,不如说是对一场壮丽的“第二生命”的精心策划。他们的丧葬习俗,就是为了确保死者能够顺利完成冥界之旅,最终获得永生。 木乃伊的秘密: 木乃伊的制作,是古埃及丧葬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这并非单纯的防腐处理,而是一种宗教仪式。古埃及人相信,身体是灵魂(Ka和Ba)赖以生存的载体,如果身体腐朽,灵魂也将失去依附,无法在来世继续存在。因此,他们投入巨大精力,运用复杂的防腐技术,将身体保存完整,以期在来世能够重新“唤醒”。 墓穴的设计与陪葬品的意义: 法老和贵族的墓穴,尤其是金字塔和帝王谷的陵墓,其宏伟的设计本身就象征着通往永恒的阶梯。墓穴内部的壁画、雕塑,描绘了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神祇的形象以及冥界之旅的图景,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死者在来世重现过去的辉煌,并获得神祇的庇护。而琳琅满目的陪葬品,如家具、食物、衣物、工具,甚至是仆人的雕像(Ushabti),则是为了确保死者在来世也能够过上舒适富足的生活,满足其物质需求。 《亡灵书》的指引: 《亡灵书》(The Book of the Dead)是古埃及人用来引导死者穿越冥界的“旅行指南”。它包含了一系列咒语、祷文和魔法仪式,旨在帮助死者应对冥界中的各种危险,例如恶魔的阻挠、幻象的迷惑,以及最终的“心脏称量”审判。这本书的出现,表明古埃及人并非盲目地走向死亡,而是拥有清晰的策略和方法,去规划和征服来世。 “心脏称量”的审判: 这是古埃及人对死后审判的核心认知。在冥界,死者的心脏将与玛阿特(Ma'at)——真理、正义与秩序的象征——的羽毛进行称量。如果心脏比羽毛轻,意味着死者在生前行为正直、遵守玛阿特,那么他就能进入奥西里斯的国度,获得永生。反之,如果心脏沉重,则会被名为阿米特(Ammit)的怪物吞噬,彻底消亡。这次审判,凸显了古埃及人对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的高度重视,他们相信,来世的幸福是现世行为的直接结果。 三、生命的印记与永恒的辉煌:古埃及的艺术与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艺术,从宏伟的建筑到精致的雕塑,再到色彩斑斓的壁画,无不渗透着他们对生死、永恒的理解。象形文字,作为一种高度象征性的书写系统,更是承载了古埃及人丰富的精神内涵。 艺术中的生死观: 古埃及的雕塑和绘画,往往以程式化的、永恒不变的风格呈现,这恰恰反映了他们对永恒的追求。法老的形象总是威严而庄重,象征着他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其权力与地位将永恒不朽。墓穴壁画中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例如农业、宴饮、狩猎,不仅记录了生者的辉煌,也寄托了死者在来世继续享受这些美好生活的愿望。神祇的形象,如飞翔的圣甲虫(象征重生)、展开翅膀的隼(象征拉)等,都充满了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生命活力、重生与神圣力量的信仰。 象形文字的生命密码: 象形文字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更是承载着古埃及人世界观的“生命密码”。每一个符号,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寓意。例如,“安卡”(Ankh)符号,形似一把钥匙,象征着“生命”,在各种神祇和法老的描绘中频繁出现,表达了对生命延续和永恒的祈愿。“荷鲁斯之眼”(Eye of Horus)则象征着保护、健康与复原,在丧葬仪式和护身符中广泛使用,寄托了人们抵御邪恶、获得健康的愿望。通过解读这些象形文字,我们得以窥见古埃及人内心深处的信仰与情感。 四、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启示 《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不仅仅是对一段遥远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类普遍命题——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反思。古埃及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将死亡视为新生的奇特而充满智慧的体系。他们的努力,并非仅仅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惧,更是为了在理解和接受死亡的基础上,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与永恒价值。 本书将通过对古埃及宗教、神话、艺术和丧葬习俗的深入剖析,展现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精神内核。它将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命观,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永恒,死亡的恐惧与接纳。古埃及人对于来世的探索,对于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至今仍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让我们在现代文明的喧嚣中,找到一份来自古老智慧的宁静与力量。 作者简介(此处省略,因为题目要求不包含此书内容,而作者信息不属于书籍内容本身,但可以暗示其专业性): 本书由资深埃及学研究者马跃先生倾情创作,他凭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亲身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神秘与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这本书,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来自尼罗河畔的古老气息。我对古埃及文明的着迷,就像是对一个永恒的谜题无法自拔。从宏伟的金字塔,到神秘的象形文字,再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法老故事,古埃及的一切都充满了吸引力。而这本书的书名,更是直接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永生的死亡”,这个词语组合本身就充满了哲学上的思辨空间,让人忍不住去思考,死亡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某种形式的永生?古埃及人又是如何看待并实践这一理念的?我非常期待作者马跃能够在这本书中,带领我深入探究古埃及人关于生死、来世、以及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古埃及人如何通过各种仪式和建造,来确保灵魂的永恒,以及这些实践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14206180,也如同一个待解的密码,预示着书中将会有多少精彩的内容等待我去发掘。

评分

坦白说,拿到《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上的图案,虽然只是模糊的一瞥,却已经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仿佛能感受到尼罗河畔吹来的风,以及金字塔在夕阳下的轮廓。我个人非常偏爱那些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书籍,尤其是当它涉及到像古埃及这样悠久且神秘的文明时。书中提到的“古埃及之谜”更是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对古埃及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大众化的影像资料和科普读物上,对于其深层次的文化、宗教和艺术,总觉得隔着一层纱。这本书的作者是马跃,这个名字我虽然不熟悉,但相信他一定是对古埃及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我希望他能在书中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实,更能通过细腻的笔触,去还原那个时代的氛围,去挖掘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故事。特别是“永生的死亡”这一主题,光是听着就觉得充满矛盾又充满吸引力,它究竟指向的是古埃及人对来世的追求,还是对生命短暂的慨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全新的解读,或者至少能让我对古埃及的生死观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古埃及的书,书名挺吸引人的——《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深入阅读,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古埃及,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明,总是能让人心生向往。从宏伟的金字塔到神秘的象形文字,再到那些世代流传的法老故事,每一个元素都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我一直对那些古老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非常好奇,特别是“永生”这个概念在古埃及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他们为何如此痴迷于来世?那些精密的木乃伊制作技术,究竟是如何在几千年前实现的?而“死亡”与“永生”的奇妙结合,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必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马跃是如何将这些错综复杂的谜团一一揭开的,他会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古埃及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是否能带我走进那个遥远而迷人的时代,亲身感受他们的信仰与智慧。这本书的出版信息也很有趣,9787514206180,这个数字组合似乎也隐藏着某种密码,等待我去破解。

评分

最近一股“埃及热”在我身边悄悄蔓延,而《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这本书,无疑是这股热潮中最吸引我的一块碎片。我对古埃及文明的迷恋,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从小学时第一次看到金字塔的模型,我就被那巨大的建筑和背后的故事深深震撼。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古埃及的兴趣也逐渐从表面的神秘感,转向了对其文明内核的探求。尤其是他们对死亡的独特处理方式,以及“永生”这一概念在他们宗教信仰中的核心地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好奇。为什么他们如此看重来世?又是如何通过木乃伊、陵墓等方式来实现“永生”的?这本书的书名“永生的死亡”,就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埃及精神世界的大门。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死观,他们是如何平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如何在死亡面前寻求不朽的。作者马跃的名字,我虽然不甚了解,但希望他能以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为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历史尘埃下的真相,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古埃及文明独特的魅力。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光看书名就心生敬畏的书。 《永生的死亡:古埃及之谜》,仅仅是这几个字,就勾勒出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图景。古埃及,这个曾经辉煌的文明,总是与永恒、神秘、死亡和重生紧密相连。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他们如何看待死亡,以及死亡在他们的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永生的死亡》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它似乎暗示着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种通往永恒的过渡。我非常好奇,古埃及人是如何实现“永生的死亡”的?是依靠宗教信仰,还是依靠某种我们至今难以理解的技术?作者马跃,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期待他能以学者的严谨和叙事者的生动,将古埃及那些令人费解的谜团一一解开。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古埃及丧葬习俗的详细介绍,例如木乃伊的制作过程、陵墓的设计理念、陪葬品的意义等等,这些都是构成“永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精神的探索,一次对古老文明智慧的朝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