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 | 作者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著 |
| 定价 | 49.90元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ISBN | 9787510088896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运城盆地》以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为中心,向读者展现晋西南一带由中条山、峨嵋台地、涑水河下游河谷及环绕而过的黄河等交错造就的自然地貌——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加上涑水河年深日久的冲刷,使该地区形成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势形态,盆地周边因雨水侵蚀而出现大量黄土深沟,的运城盐池坐落在盆地宽平低洼处。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在此地繁衍生存的各类型生物群落,也针对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的气候状况,描述当地农林业和盐业的生产发展状态。作为三省交汇之处,运城的民间风俗与歌舞戏曲皆展现出一种大杂烩式的独特面貌,这片河东大地又因其悠久的人文历史而遗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将一一呈现。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区域地貌示意图1涑水河谷 2一 自然地理南北高、中间低 9 / 黄土沟谷遍布 9 / 运城盆地 9 / 运城湿地 10 / 峨嵋台地 12 /凤凰塬 12 / 中条山断裂 13 / 中条山铜成矿带 13 / 涑水杂岩 14 / “同善天窗” 15 /中条山 15 / 舜王坪 16 / 稷王山 18 / 紫金山 18 / 鸣条岗 18 / 汾南黄土丘陵 19 /小北干流 20 / 涑水河 20 / 沇河 21 / 亳清河 22 / 中条山北坡“下山风” 22 /“三晋火炉” 23 / 褐土 23 / 滩涂地 23 / 地震频繁 24 / 运城地裂缝 25 / “十年九旱” 25 /洪灾 26 / 孤山 26 / 孤山山前倾斜平原 27 / “干万荣” 27 / 汤王山 27 / 北塬 28 /后宫塬 29 / 美阳川 29 / 沙渠河 29 / 董泽湖 30 / 坡头山 30 / 太阴山 30 / 横岭山 30 /陈村峪 32 / 磨里峪 32 / 沸泉 32 / 悬泉山 33 / 白马山 33 / 麻姑山 33 / 神仙洞 34 /垣曲盆地 34 / 七十二混沟 35 / 五龙泉 35 / 西阳河 36 / 鲁山 36 / 瑶台山 36 / 泗交河 37 /夏县温泉 37 / 白沙河 37 / 锥子山 38 / 四州山 38 / “平陆不平沟三千” 38 / 龙陡峡 39 /三湾黄河湿地 39 / 黄底沟 40 / 核桃凹南峰 41 / 四十里岗·七里岗 41 / 汤里滩 41 /解池 41 / 硝池 44 / 大嶷山 44 / 临猗坡上平原 44 / 雪花山 45 / 五老峰 46 / 栲栳台塬 47 /北阳—长旺黄河阶地 47 / 水谷 47 / 王官峪瀑布 48 / 伍姓湖 48 / 百梯山 49 / 九峰山 49 /圣天湖湿地 50 / 永乐涧 50 / 针阔叶混交林区 50 / 舜王坪草甸 51 / 历山自然保护区 52 /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52 /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 52 /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53 /凤凰谷森林公园 53 / 槲栎林 56 / 栓皮栎林 56 / 橿子栎林 56 / 板栗林 57 / 国槐 57 /五色古槐 58 / 华山松 58 / 千金榆 58 / 水杉 59 / 中华卷柏 59 / 九节菖蒲 60 /盐地碱蓬 60 / 盐角草 61 / 曙猿化石 61 / 五龙庙沟化石遗址 61 / 华北豹 62 / 赤狐 62 /原麝 63 / 垣曲猴 63 / 大鲵 64 / 黑鹳 64 / 白冠长尾雉 65 / 丽斑麻蜥 65 / 王锦蛇 66 /隆肛蛙 66 / 赤眼鳟 67 / 瓦氏雅罗鱼 67二 经济地理农耕经济发达 71 / 雨养农业 72 / 棉花种植 72 / 池盐生产 72 / 植桑养蚕 73 /蒲州造纸业 74 / 安邑铁官 74 / 畦归商种 75 / 晋南商人 75 / 河东盐商 76 / 黄河古栈道 76 /虞坂古道 77 / 风陵渡 78 / 镇河大铁牛 78 / 运城关公机场 78 / 铜矿峪铜矿 80 /陶家窑磷矿 80 / 平陆石膏甲天下 80 / 王过酥梨 80 / 临晋江石榴 81 / 蒲州青柿 81 /万荣杮饼 82 / 绛县红果 82 / 运城相枣 82 / 平陆屯屯枣 84 / 永济芦笋 84 / 平陆百合 84 /芮城花椒 86 / 南张三白瓜 86 / 垣曲猴头 87 / 万荣大黄牛 87 / 晋南驴 87 /晋南木版年画 88 / 晋南剪纸 88 / 芮城麻片 90 / 闻喜煮饼 90 / 泡泡油糕 90 /万荣花股麻 91 / 酱玉瓜 91 / 菖蒲酒 91 / 桑落酒 91三 历史地理夏人 95 / 假虞灭虢 95 / 魏文侯建都安邑 95 / 玉壁大战 96 / 运学创办 96 /运城始筑 97 / 中条山战役 97 / 虞国 98 / “天下县” 98 / 闻喜 99 / 永济 99 /河东郡 100 / 西侯渡遗址 100 / 匼河遗址 101 / 尧王台遗址 102 / 西卓子遗址 102 /晋南半坡类型遗址 102 / 南海峪遗址 103 / 周家庄遗址 104 /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 104 / 西阴遗址 105 / 东下冯遗址 105 / 垣曲商城遗址 106 /古魏城遗址 107 / 猗氏古城 107 / 横水倗国墓地 107 / 禹王城遗址 108 /蒲州古城遗址 108 / 车厢城旧址 109 / 羁马古城遗址 110 / 永济蒲津渡遗址 110 /南樊石牌坊 111 / 王通故里祠堂 112 / 王官别墅 112 / 三郎庙戏台 113 / 董封戏台 113 /鹳雀楼 114 / 河东书院藏书楼 114 / 临晋县衙 115 / 崔家河墓地 115 / 程村墓地 116 /晋文公墓 116 / 刖人守囿车 116 / 枣园汉墓壁画 117 / 南堡城堡 117 /柴家坡古民居群 117 / 李家大院 119四 文化地理河东人 125 / 会子 125 / 地窖院 125 / 四合院 126 / 布扎 126 / 民间刺绣 127 /以面食为主 127 / “不吃馍馍不叫饭” 128 / “不炒辣子不算菜” 129 / 西滩拌菜 129 /米祺 129 / 运城面塑 129 / 垣曲炒祺 130 / 上头糕 131 / 哭嫁 131 / 抹红·抹黑 132 /合龙口 132 / 阜底烟火节 133 / 六月六,走麦罢 133 / 舜王祭祀 134 / 禹王祭祀文化 134 /后土信仰 135 / 关公崇拜 135 / 太阴寺 138 / 普救寺 138 / 栖岩寺塔林 139 /泛舟禅师塔 139 / 太平兴国寺塔 140 / 妙道寺双塔 140 / 景云宫玉皇殿 141 /万荣东岳庙 141 / 大洋泰山庙 142 / 稷益庙 142 / 万荣稷王庙 143 / 埝堆玉皇庙 144 /芮城永乐宫 144 / 池神庙 145 / 芮城城隍庙 145 / 曹公四圣宫 148 / 绛县长春观 148 /真武庙 149 / 万泉文庙 149 / 关公家庙 149 / 薛瑄家庙 150 / 二贤祠 151 / 广仁王庙 151 /蒲剧 152 / 晋南眉户 153 / 河东线腔戏 154 / 弦儿戏 154 / 芮城扬高戏 155 /吉家营地台戏 155 / 锣鼓杂戏 156 / 平陆高调 157 / 永济道情 157 / 柏林坡道教音乐 158 /垣曲镲 159 / 万荣笑话 159 / 运城社火 159 / 稷山走兽高跷 160 / 绛县龙舞 160 /贵家营龙灯舞 161 / 软槌锣鼓 161 / 万荣花鼓 162 / 匼河古会 163 / 扎马角 163 /西村抬阁 164 / 侯村花船 165 / 闻喜裴氏 165 / 河东柳氏 166 / 郭璞 166 / 司马光 167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即以天然形成而自成一体的运城盆地作为主体对象。 介绍世界三大钠内陆湖泊,中国开发*早、*出名的盐湖——解池。 揭示河东大地春秋晋魏崛起的历史进程。 多方面呈现三省交汇之处的独特民俗:抹红抹黑、舜王及大禹祭祀、扎马角、蒲剧……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是一个对旅游充满热情的人,经常会搜集一些关于目的地的地理和人文信息,而《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这本书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知道运城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特别是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份详尽的“旅游指南”,不仅介绍著名的景点,例如关帝庙、普救寺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景点背后的地理成因和历史文化内涵。比如,为什么关帝庙会选址在运城?这背后是否与盆地的地理位置、水运交通或者军事战略有关?普救寺独特的建筑风格又受到了当地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此外,我对于运城盆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盐湖的形成和生态价值,以及周边的山体地貌,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规划一次更具深度和意义的旅行,让我不仅能欣赏美景,更能理解这片土地的过去与现在,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旅行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我购买《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这本书,更多的是想了解这片土地上承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运城,这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它在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描述,比如它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或者在哪场重要的战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我相信,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运城盆地的地理特点,比如它的农业优势、交通便利性,一定深刻影响了这里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运城盆地地区出土的考古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如何帮助我们还原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后来的各个朝代,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埋藏着历史的密码,而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探索这些密码的向导,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评分我是一名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颇为关注的读者。当我了解到《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这本书时,我立刻对其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运城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其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保护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运城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湿地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特性。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了解盆地内可能面临的环境挑战,例如水资源短缺、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运城盆地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数据和科学分析,并探讨当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或者环境治理的案例,那将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这片土地的生态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评分我对《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这本书的封面和装帧设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给我一种既庄重又不失现代感的视觉体验。我知道这本书是由“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著的,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一直对运城盆地的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非常感兴趣。它位于黄河中游,周围环绕着山峦,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定造就了其非常鲜明的区域特色。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详细阐述盆地的形成过程,包括相关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褶皱断层等。此外,我对于盆地内的水文特征也非常好奇,比如黄河的支流如何流淌,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水文条件如何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特定区域地理概况的绝佳机会,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图表和数据来支持其论述,让抽象的地质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易懂。
评分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对中国这片广袤土地的了解总是充满了好奇。最近,我接触到了一本名为《中国地理百科:运城盆地》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其编委会和出版社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充满期待。我非常着迷于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故事,尤其是关于地质变迁和古老文明的痕迹。运城盆地,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联想到的是黄河的蜿蜒,是盐湖的脉络,是黄土高原的壮丽。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这片土地是如何在亿万年的地壳运动中孕育而成,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古老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又是如何受到这片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关于那里的矿产资源,我相信一定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它们是如何被发现,如何被利用,又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怎样的发展,这些都是我渴望了解的。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我相信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地理奥秘的大门,让我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细腻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