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 汪劲武

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 汪劲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劲武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植物识别
  • 科普
  • 园艺
  • 自然
  • 生物学
  • 植物图鉴
  • 入门
  • 第二版
  • 汪劲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7116
商品编码:2926253319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

定价:48.00元

作者:汪劲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225711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一版推向市场以后,多次重印,广受读者欢迎。
本书是北京大学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教授基于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写成,有别于市面上一般的植物识别书的是:将植物分类的基本单元科、属、种等介绍给读者。列举了我国常见的各科植物,辅以图片,便于识别。为了方便记忆,很多植物还穿插介绍了部分民间故事,增加了趣味性。
新版本修订了原版的少量错误,并新增了部分常见的科、种,配图介绍,全书系统性得到提升。

内容提要


本书由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北京大学汪劲武教授编著,是一本告知读者怎么认识植物的入门读物。书中,汪先生基于自身多年教学及实践经验,教给读者认识植物中的基本问题,如科、属、种、拉丁学名等。
全书结构自成体系,便于读者快速掌握认识植物的“诀窍”。按照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大类加以介绍,聚焦于科,也教给读者属的概念,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全书共收入一百多个大众熟知或有趣的种,并加入了民间故事、典故,增加阅读兴趣。新版中修订了原版的少量错误,并新增了部分常见的科、种,配图介绍,使全书系统性得到提升。
本书配彩图近500幅,方便读者与实际植物比对,可供中小学生和植物爱好者查阅。

目录


上篇 丰富的植物界001
苔藓植物自成一体002
地钱—苔类的代表003
葫芦藓—藓类的代表004
蕨类植物的奥秘005
蕨类植物有多少种005
卷柏旱不死006
木贼属形象特殊006
肾蕨像蜈蚣008
野菜—蕨008
叶背白色的银粉背蕨009
过山蕨释名010
荚果蕨名副其实010
石头上生存的硬叶子—石韦011
水里的蕨类植物012
裸子植物多魁伟雄壮013
为什么叫裸子植物013
苏铁、银杏为什么是裸子植物013
松科很重要016
话说油松016
分清油松和马尾松017
白皮松树皮白017
华山松不同于白皮松018
红松名气大兼说黄山松019
黑松好识别020
从白杄看云杉属021
从杉松看冷杉属022
落叶松属—松科的特殊属022
杉科真不简单024
先看杉木024
亚洲树王—台湾杉025
活化石—水杉026
巨杉—树中“巨人”027
有趣的水松027
柏科不同于杉科028
侧柏、圆柏、柏木、扁柏028
奇怪的罗汉松科031
罗汉松不是松树031
有趣的竹柏032
红豆杉科漂亮033
香榧好吃033
小说麻黄科、买麻藤科034
被子植物大世界036
为什么叫被子植物036
被子植物的分类036
植物的中文名与拉丁学名037
鉴别植物有工具书037
检索表的功能038
科是怎么回事040
分属分种找窍门041
种以下的亚种、变种、变型043
只说13个科的面貌043
先说木兰科044
再说毛茛科044
杨柳科历史悠久046
杨属柳属的划分046
看托叶鞘识蓼科049
红蓼很漂亮049
荞麦为什么属于蓼科?054
大黄的故事055
荞麦的故事055
《红楼梦》里的蓼花055
桃花带你认蔷薇科056
豆科植物只有荚果056
十字花科花果都特殊058
棉花告诉你锦葵科059
五加科有人参060
从胡萝卜看伞形科064
桔梗科有乳汁065
桔梗代表桔梗属065
凭气味认识了党参066
沙参属不同于党参属067
菊科得“”069
葫芦科为一特殊类群071
茄科放光彩072
唇形科的唇形指的是什么073
山丹花之家—百合科074
禾本科—人类的“大恩人”075
特点鲜明的“属”印象深077
栎属、栗属078
榆属、朴属079
桑属、构树属080
木兰属、含笑属080
芸薹属、萝卜属081
溲疏属、山梅花属081
苹果属、梨属082
委陵菜属、蛇莓属082
槐属、洋槐属084
苜蓿属、草木樨属084
豌豆属、野豌豆属、香豌豆属085
黄耆属、岩黄耆属086
胡枝子属、杭子梢属086
菜豆属、扁豆属087
老鹤草属、牻牛儿苗属088
拐枣属、枣属088
葡萄属、蛇葡萄属089
昙花属、令箭荷花属090
连翘属、茉莉属090
旋花属、打碗花属091
地黄属、毛地黄属092
忍冬属、锦带花属093
狗哇花属、紫菀属093
天南星属、半夏属094
鸢尾属、射干属095
下篇 珍树奇花异草录097
木本植物“老大哥”099
顶天立地话胡杨099
像草一样的柳树101
*有名的纤细小灌木102
青檀有故事103
桑树爷的“肚皮”裂了104
树木中的“毒王”106
菩提树哪一种是真的107
无花果“”109
薜荔传奇110
榕树独木成林111
波罗蜜与菠萝不同112
桦树这个家族114
白桦—树中的美人114
棘皮桦树皮不好看115
坚桦有点像榆树115
岳桦怎么会弯“腰”呢116
雾灵山有硕桦116
榆树的家族116
榆树中的老大哥—榆树116
榆树的故事118
榔榆叶子比较小119
大果榆确实果大119
春榆有点像大果榆120
榆属中两个特殊种120
栎属举6种121
栓皮栎、麻栎121
蒙古栎、辽东栎122
槲栎、柞栎123
槭树和枫树124
鸡爪槭124
平基槭和五角枫124
枫树125
漆树与盐肤木126
两种栾树127
美国红梣与白蜡树128
为什么叫白蜡树129
五谷树的奇闻129
为什么叫雪柳130
流苏树妙在花上130
连翘与金钟花131
北京丁香与暴马丁香132
女贞与小叶女贞133
桂花香135
茉莉花名释137
金银花与金银木138
桃与杏140
樱花与日本樱花142
榆叶梅与毛樱桃143
漫话李144
海棠花与海棠果147
月季与玫瑰149
美蔷薇与山刺玫151
悬钩子与覆盆子152
锦鸡儿与红花锦鸡儿153
开心果是什么树的果155
榴莲是什么植物156
山竹果是什么果子156
优美的梧桐157
骆驼刺与骆驼蓬159
奇种南烛和它的变种160
蔓荆这种植物162
桃金娘,忘不了“你”163
沙漠玫瑰与高山玫瑰166
附生与绞杀167
马桑树你认识吗168
植物也有胎生的169
苦树,我一下即知“你”170
妹妹眼泪树171
刻贝叶经的贝叶是什么植物173
昙花是什么植物175
春花*早是迎春176
黄檗与黄连木177
两种绣球178
两种椿树不同之谜179
又一种橄榄180
山楂的故事181
话说槟榔183
饥食荔枝饱食黄皮184
柽柳为什么又称红柳185
洋丁香有故事186
草本植物后起之秀188
牡丹、芍药一起说188
名药黄连的传说191
甘草有故事192
黄耆感动了胡适193
你知道黄耆属与它们的区别吗195
野葛是个宝196
大血藤的故事197
名称神秘的仙鹤草198
植物界的青蛙—两栖蓼199
会胎生的珠芽蓼201
马齿苋的故事202
人参花果与“人参果”203
人参换野菜的趣事205
牛蒡是什么植物206
有趣的车前草208
虞美人的故事209
“母亲花”是什么花?210
益母草的故事211
这种花为什么叫“勿忘我”213
白薯的“”215
曼陀罗花的故事216
菠菜的诗意别名217
石榴的故事218
菱“住”在水中219
柳兰的神奇220
荻和芒不易区分222
荇菜是什么植物223
我认识了绞股蓝225
乌龟草绝世奇妙226
乌拉草传奇227
鸡头米是什么植物228
崖花探秘230
芦苇是好植物230
姐姐有好花,妹妹有好果232
荞麦的风度232
叶子红艳艳的草234
鸡冠花的故事235
铃兰—欧洲人的“宠儿”236
能杀狮子的植物237
电线上长草的怪事238
照吃不误238
银剑草不怕热239
野生荠菜239
奇怪的手参241
你认识天麻吗?242
刺蒺藜与沙苑蒺藜244
短命的与长命的245
一些种不易区分246
毛茛与水杨梅相似246
两种红花247
百合与朱顶红相似248
萱草不是黄花(黄花菜)249
玉簪花新奇250
菖蒲与石菖蒲不同252
三七是什么植物254
芙蓉花有两种255
催你入眠的植物256
狗尾草的传说257
怎样识别稗草和稻苗258
芸香草259
冰凉花的传说260
七叶一枝花—毒蛇毒的克星261
救了一女子的植物262
钩吻有剧毒263
寄生植物亮相265
草本寄生植物265
锁阳的故事268
草本半寄生植物269
草质藤本寄生植物270
木本半寄生植物272
桑寄生是什么样子272
槲寄生是什么样子273
檀香*奇特275
米面翁奇在果上4个苞片275
檀香科的寄生藤276
假寄生植物假在哪里276
北京大学校园植物点滴278
清华大学校园的植物拾零281
附录:植物形态术语的解释283
一、根的术语283
二、茎的术语284
三、叶的术语285
四、花序的术语289
五、花的术语291
六、果实的术语295

作者介绍


汪劲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从事植物分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获国家高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特殊津贴。担任过中国植物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撰写植物科普及专著10余种。

文摘









序言



《花草树木的秘密生活》 一本让你与自然悄然对话的入门指南 你是否曾站在一棵树下,好奇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又见证了多少岁月?你是否曾被路边一簇野花的美丽吸引,却不知它唤作何名,有何故事?你是否曾想在自家阳台或花园里种点绿意,却不知从何下手,担心它们无法茁壮成长? 《花草树木的秘密生活》正是为你而生。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植物图鉴,也不是一本高深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本充满温度、娓娓道来的植物朋友手册。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邀请你走进植物的世界,去发现它们不为人知的生命节奏,去感受它们沉默而坚韧的生存智慧。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想象一下,当你拿起这本书,就像获得了一把开启自然之门的钥匙。你将不再只是匆匆瞥过身边的绿色,而是开始真正地“看见”它们。这本书将带领你: 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你家门口随处可见的梧桐、香樟,到公园里摇曳的垂柳、挺拔的松柏,再到野地里顽强生长的小草、不起眼的小花,我们将一一为你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你会了解到它们的学名、俗名,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独特的生长习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分享它们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它们与土壤、阳光、水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奇妙联系?它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发展出了哪些令人惊叹的生存策略? 解锁植物的“语言”: 植物并非沉默无声,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交流。这本书将帮助你理解这些“语言”。例如,你会学到如何通过叶片的形状、质地、排列方式来分辨不同的植物;如何观察花朵的颜色、大小、盛开的时间来推测它们的繁殖方式;如何从树皮的纹理、枝条的生长姿态来判断它们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这些看似细微的观察,将为你打开一扇了解植物内心世界的大门。 感受自然的韵律: 植物的生命与四季的更迭息息相关。春天,它们争相发芽,吐露新绿,繁花似锦;夏天,它们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为大地带来凉爽;秋天,它们用金黄、火红的色彩装点世界,孕育着来年的希望;冬天,它们褪去华丽的外衣,静静地积蓄力量,等待春的召唤。这本书将引导你体会这种生生不息的自然韵律,让你与大自然的心跳同步。 发现身边的“宝藏”: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植物,其实都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它们是鸟儿的家园,是昆虫的乐园,是空气的净化器,更是我们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伙伴。书中将适时地提及一些植物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它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让你在欣赏它们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实用与温暖。 成为自己的“园艺师”: 如果你渴望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无论是窗台上的小盆栽,还是阳台上的迷你花园,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实用的指导。它将从选择合适的植物、配制适宜的土壤、掌握浇水和施肥的技巧,到如何应对常见的病虫害,为你提供清晰易懂的步骤和建议。让你告别“植物杀手”的称号,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绿色生活实践者。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 平实的语言,生动的讲述: 我们深知,很多读者并非专业的植物学家。因此,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植物学知识娓娓道来。阅读的过程,就像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聊天,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知识。 循序渐进,化繁为简: 对于植物知识的学习,我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形态识别,到更深层次的生态习性,再到实际的种植养护,每一个章节都构建在上一章节的基础上,让你能够轻松地构建起对植物的全面认识。 注重互动,激发兴趣: 本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更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书中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观察方法和实践活动,鼓励你在阅读的同时,走出家门,去实际观察、去亲手体验。我们相信,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而亲身的体验更能点燃你对植物的热情。 人文关怀,情景交融: 植物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它们也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和文化。书中将适时地融入一些与植物相关的诗词、典故、民间传说,让植物不再是冰冷的个体,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紧密相连。你会发现,每一棵植物背后,都可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你将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 更敏锐的观察力: 你会开始注意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不凡之处。 更深刻的生命理解: 你将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感受到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和谐。 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你会在与植物的互动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慰藉,体验到一份与自然连接的喜悦。 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你会掌握实用的植物知识和技能,将绿色带入生活,享受种植的乐趣,甚至为守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植物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它将激发你持续探索的动力,让你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一个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世界。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渴望认识自然的朋友: 无论你是都市中的上班族,还是享受田园生活的长者,只要你对身边的花草树木感到好奇,这本书就是你的理想选择。 对园艺感兴趣的初学者: 如果你梦想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或阳台,但不知从何开始,这本书将为你提供最基础、最实用的入门指导。 希望增加生活情趣的家庭: 亲子共读,带领孩子认识植物,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爱心和环保意识的绝佳方式。 寻求放松与治愈的都市人: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与植物建立连接,能帮助你缓解压力,回归内心的平静。 所有对生命充满好奇的读者: 植物是生命最基础、最广泛的体现形式之一,了解植物,就是了解生命本身。 《花草树木的秘密生活》是一次温柔的邀请,邀请你慢下来,去感受,去发现,去热爱。当你翻开这本书,你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与生命对话,在与自然共舞。准备好,让这本书成为你探索植物世界、丰富生活的新伙伴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细节的关注。很多植物,尤其是同属或同科的植物,在外形上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是辨认的难点。然而,《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这本书,通过精心的编排和细致的对比,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书中经常会针对一些易混淆的植物,进行详细的比较说明,指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例如叶片的边缘是光滑还是有锯齿,花蕊的颜色和数量,以及果实的成熟时间等。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却是辨识的关键。作者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将这些区别点一一列举出来,并配以特写图片,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深感信服。而且,它还不仅仅停留在外观识别,还涉及到植物的生态习性,比如它们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下,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我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更好地进行养护,都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园艺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升我辨识植物能力的实用书籍。《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不错,既能满足我对常见植物的认知需求,又能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每一个细节都拍摄得非常清楚,无论是叶片的脉络、花朵的结构,还是果实的形状,都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于我来说,在实际种植和辨别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作者在编写时,非常注重植物的实际应用,很多介绍都结合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比如公园里常见的树木,小区绿化带里的灌木,甚至是我们家中可能栽培的盆栽。这种贴近生活的叙述方式,让植物的认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体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活泼,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严肃刻板,读起来轻松愉快,让我能够沉浸在植物的世界里,享受学习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真正做到了“轻松”二字。很多时候,我们想要了解身边的植物,但往往被专业术语和繁琐的分类吓退。这本书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它就像一位耐心友善的植物向导,一步步地带领我们认识自然界的神奇。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植物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类比,非常生动形象,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例如,书中在介绍某种叶片形状时,可能会将其比作“小船的帆”,或者在描述花瓣颜色时,会用“如同夕阳的余晖”,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不仅让植物的形态更加立体,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情趣。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鉴,它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植物生长习性、养护小贴士,甚至还有一些关于植物的趣味知识和文化传说。这些附加的内容,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不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能够与我们分享植物故事的朋友。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让人对植物世界充满了好奇。

评分

这本《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和易读性。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而不是让他们望而却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某些百科全书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植物识别入手,逐步深入。书中的插图非常丰富,而且都是高清实拍,能够真实地反映植物的原貌。更重要的是,文字说明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直击要点。作者汪劲武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向你传授知识,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掌握要领。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植物的小故事或者民间俗语,这些内容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植物入门读物,无论你是学生、爱好者,还是仅仅对身边植物感到好奇,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柔和,插图清晰,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轻松”的特质。我一直对植物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很多植物图鉴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简单,很难找到一本既专业又易于理解的入门书籍。当我看到《轻轻松松认植物(第二版)》时,就觉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本。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发现它的排版非常用心,大量的实拍图片配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识别出常见的植物。作者汪劲武先生的专业背景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植物学知识化繁为简,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不是感到枯燥和压力。特别喜欢它将植物按照科属或者生长环境进行分类,这样在实际观察的时候,能够更系统地去认识和记忆,而不是零散地记忆一些孤立的植物名称。整本书的质感也很好,纸张厚实,印刷精美,拿在手里就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