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
定价:25.80元
作者:王婧雯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31878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科普文章集,作者毕业于美国名校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师从的情感心理学教授。她在这本科普小书里,围绕着探索两性之间的心理差异,展开一个个生活小场景,希望运用正统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困惑的年轻人打破情感误区,并告诉读者如何更好地与亲爱的人相处,找到并保有住幸福。
 本书的特点是文字都以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作为基础,同时又轻松易读,兼具有趣和有用。
内容提要
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心理学研究是怎样在进行的?爱情心理学可靠吗?
 这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科普文章集,作者毕业于美国名校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师从的情感心理学教授。她在这本科普小书里,围绕着探索两性之间的心理差异,展开一个个生活小场景,希望运用正统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年轻人打破情感误区,并告诉读者如何更好地与亲爱的人相处,找到并保有住幸福。
 本书的特点是文字都以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作为基础,同时又轻松易读,兼具有趣和有用。
目录
前言 爱情心理学可靠吗?
0.1 心理研究可信吗 
0.2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有哪些 
0.3 心理学的研究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0.4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读者,看透心理实验结果的真伪 
0.5 为什么这种错误研究会被发表呢
章 初到海里的淡水鱼
一 我们为什么要在一起
1.1 从进化心理学来看男女择偶差异 
1.1.1 为什么说男人是视觉动物,而女人太现实 
1.1.2 为什么男人普遍喜欢比自己小的女人,而女人喜欢比自己大的男人 
1.1.3 为什么酒后特别容易一见钟情 
1.1.4 到底什么样的生理反应才会引起一见钟情 
1.1.5 如何预防“情绪归属错觉”产生的误区 
◆生活小建议
1.2 虽说男追女,可事实上却是女人先发出信号 
1.2.1 如何通过小动作和暗示传达兴趣 
1.2.2 其他可以增强心仪对象好感的小心机 
1.2.3 对男人来说,直接的暗示往往比浪漫有效,而对女人而言却是相反 
1.2.4 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礼貌地拒方
1.3 哪几种男人不能交往下去
1.4 如何判断追求你的男士靠不靠谱 
1.4.1 种判断法:看他是不是在了解了你以后再表白 
1.4.2 第二种判断法:多打听打听他的事情 
1.4.3 第三种判断法:了解他和前女友分手的原因 
第
二 我“鱼”到了对的你吗
章
我们合适吗
2.1 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算合适呢 
2.1.1 男女方家境差距总会产生问题 
 ◎嫁进豪门真的幸福吗 
 ◎女生下嫁也矛盾多多 
2.1.2 合适不只是家境相当,还有生活习惯 
2.1.3 虽然都是中国人,南北方差异却很大 
2.1.4 生活习惯的不同平时很难发现,婚前同居说不定是个好办法 
2.1.5 有趣的心理研究结果(指婚) 
◆生活小建议
2.2 从一个男人的母亲身上可以看出他会选择什么样的女子 
2.2.1 爱讲话与不爱讲话 
2.2.2 爱买东西与不爱买东西
2.3 从男孩如何对待他的母亲来挑选优质男人 
2.3.1“妈宝”的男人为什么很麻烦 
2.3.2 被宠坏的男人,不会为妈妈着想,又如何为别人着想 
2.3.3 只愿用钱照顾爸男人 
2.3.4 报喜不报忧的男人 
2.3.5 说话态度很差的男人 
◆生活小建议
你跟我一样也是淡水鱼吗
第
三 要学会放弃错的人 
章
3.1 男人为什么会选择分手?分手公式又是怎样的呢
3.2 什么时候选择分手好
3.3 分手背后的谎言
3.4 分手后在社交网站上的各种表现
3.5 分手后如何快减轻伤痛
3.6 为什么在一起久了会觉得伴侣变了 
 ◆心理小建议
3.7 以前吸引你的地方不再吸引你了 
 ◆心理小建议
3.8 情人眼里出西施 
 ◆马后炮 
 ◎真的是患难见真情吗 
 ◎患重病 
 ◎经济危机 
 ◎问题儿童 
终我也变成了海水鱼
四 选择了你之后呢? 
章
4.1 爱情和婚姻到底是不是一种交易
4.2 感情和东西一样,坏了要修而不是换
作者介绍
王婧雯:美国UCLA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习两性心理学的上海女孩儿。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和求学的的关系,20多年来穿梭于中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浸润。4年前她选择到美国名校学习心理学,有幸认识了很多心理学领域的杰出人士,例如以两研究出名的Benjamin Karney教授和在幼儿教育上颇有成就的Patricia Greenfield教授,令她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在亲子教育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心得。
文摘
序言
《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这个名字像一首温柔的诗,又像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命题。在我眼中,它描绘的不仅仅是爱情的浪漫,更多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在面对未知和改变时的普遍感受。一条淡水鱼,它的世界是有限的,是它所熟悉和依赖的。而爱情的“海”,则是广阔的、充满未知数的。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在讲述,当一个习惯了安稳、熟悉生活的人,突然闯入了一段复杂、多变的爱情时,内心的种种纠结、挣扎与成长。 王婧雯,这位作者,或许借用这个鲜明的意象,想要触及爱情中那些微妙而深刻的议题:比如,我们在关系中如何保持自我,又如何与伴侣的“世界”融为一体?它是否探讨了那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在爱情这条“大河”的下游汇合时,所面临的挑战与磨合?这本书,可能是一次对“适应”与“改变”的深刻剖析,是对如何在不属于自己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地”的探索。
评分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名字叫《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温柔的忧伤感,仿佛置身于一片辽阔却又充满未知的大海,而自己却只是一条习惯了平静淡水的小鱼,渴望着探索,又带着天然的胆怯。这样的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感情中小心翼翼、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未知环境的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讲故事的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爱情的海洋里,那些挣扎、迷茫、期待又害怕的心情。 想象一下,当一个在熟悉的小溪里游得自在的淡水鱼,突然被卷入了浩瀚无垠的海洋,它会是怎样的感受?是惊慌失措,还是被新奇事物深深吸引?这本书的作者,王婧雯,通过这个隐喻,或许在试图讲述一些关于成长、关于勇敢、关于融入的故事。也许,它描绘的是一段从不被看好的感情,从不被看好的起点,最终却绽放出耀眼光芒的历程。也可能,它探讨的是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如何在爱情这个巨大的、充满挑战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相处之道,最终实现彼此的融合与成长。
评分这本《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听名字就觉得有种治愈的力量。在爱情这条“海”里,有风平浪静的温馨时刻,也会有惊涛骇浪的挑战。而“淡水鱼”的比喻,恰恰点出了在感情中,我们可能存在的某种“不适应”或者“脆弱”。也许这本书会讲述那些关于如何在不属于自己的环境里,努力适应、学习、甚至改变自己的故事。它不一定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可能是细水长流,在平凡日子里,关于理解、包容和妥协的深刻描绘。 王婧雯似乎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海洋化”,但在爱情里,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甚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浅滩”,在那里,我们可以安心栖息,也可以积蓄力量,去勇敢地拥抱更广阔的“海”。它或许也暗含着一种观点:真正的爱情,不是让一个人变成另一条鱼,而是让两条不同“水域”的生命,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共同的航道。
评分“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关于爱情,更像是一种对自身状态的比喻。淡水鱼,象征着熟悉、安逸、受限的环境。而“爱情的海”,则代表着未知、辽阔、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广阔天地。这本书,在我看来,讲述的可能是一个主人公,在爱情这条看似无边无际的“海”中,努力寻找自己位置的故事。 也许,作者王婧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探讨个人在感情中的成长弧线。主人公可能一开始充满了对大海的恐惧和不安,但随着情节的展开,她(他)会逐渐学会如何利用自己“淡水鱼”的特质,找到与“海水”共存的方式,甚至发现自己独特的能力。这会是一个关于勇气、关于适应、关于自我发现的过程,最终,也许会领悟到,即使是“淡水鱼”,也能在“爱情的海”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港湾。
评分“在爱情的海里,我是一条淡水鱼”,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让人心生联想。它仿佛在诉说一种状态,一种在面对感情的辽阔与深邃时,内心的不安与彷徨。淡水鱼,代表着熟悉、安全,却也可能意味着局限。而“爱情的海”,则象征着未知、挑战,或许也隐藏着无尽的可能。这本书,很可能是一段关于成长与蜕变的旅程,讲述着一个人如何从一个在熟悉环境中游弋的“淡水鱼”,逐渐学会适应,甚至拥抱那片它曾畏惧的“海洋”。 王婧雯,通过这个充满画面感的书名,或许在探讨着个人在爱情关系中的定位与挣扎。它可能描绘了一个人在感情中,如何努力理解对方的世界,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如何放下一些固有的习惯,去迎接新的可能性。这并非仅仅是爱情的浪漫史,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关于探索、关于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依靠的内心独白。它可能想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够“属于”那个广阔的爱情世界,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爱,去被爱,去在这个“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安全的“港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