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捕捉儿童敏感期(全新增订第二版)
定价:29.80元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20382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更多亲子教育,名人家教,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经典家庭教育智慧套装全三册(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哈佛家训【黄金典藏版】:超值精装家教励志经典套装,给孩子的未来储备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正能量。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捕捉儿童敏感期同类书★★★★★推荐跨越三个世纪,畅销全世界的育子经典——尽在卡尔威特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畅销版本)(*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把*好的给你*爱的人!!!一本好书不仅要具备道德情感的力量,更要具备思想智慧的力量。)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3194043
内容提要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执拗……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学习——内在驱动的对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你是帮助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自2004年版出版以来,《捕捉儿童敏感期》成为千千万万个父母养育孩子的必读书。5年来,孙瑞雪教育机构在儿童敏感期方面取得更加深入、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成果。
目录
第二版 序
版 序
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第2章 0岁~2岁半
视觉
口
手
走
空间
细小事物
秩序
模仿
自我意识
审美
分享成长
第3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自我意识产生
秩序
分享成长
第4章 3岁~4岁
执拗
垒高
色彩
语言
诅咒
追求
剪、贴、涂
藏、占有欲
逻辑思维
绘
延续秩序
人际关系
分享成长
第5章 04~5岁
出生
情感
人际关系
婚姻
审美
数学概念
身份确认
性别
音乐
绘画
符号
分享成长
第6章 5~6岁
婚姻
书写
数学逻辑
社会性兴趣
动植物、实验、收集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
分享成长
第7章 6岁以上
第8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我要感谢
作者介绍
孙瑞雪 中国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毕竟是增订第二版,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纸张的触感温润,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作者在逻辑推演上的功力深厚,从宏观的儿童发展理论到微观的日常育儿场景,过渡得极为自然顺畅,没有丝毫的跳跃感。我以前在看其他书籍时,常常会因为某个概念没理解透彻而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吸收,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性极强,每一个新的观点都建立在前文已阐述的基础上,使得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关于“秩序敏感期”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孩子对规则建立的内在需求,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会为了玩具摆放的位置而大动干戈。读完这部分,我回家后立刻调整了家里的收纳习惯,孩子果然表现出了明显的平静和满足感,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衡量一本育儿书价值的最好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虽然可观,但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因为它充满了让人想要探索下去的魅力。作者似乎对每一个敏感期的“黄金时间”把握得极为精准,比如关于自我意识萌芽期的描述,那种对“我”的概念建立过程的描绘,细腻到让我怀疑作者是否曾在我家进行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它们不是刻意的案例堆砌,而是作为理论的最佳注脚,让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这些故事往往直击人心,让我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反思——有多少次,我因为自己的焦虑或不耐烦,错过了本该被珍视和保护的成长瞬间?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让你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而在于让你成为一个“有意识”的父母。它的语言风格时而幽默,时而深沉,但始终保持着对儿童生命力的无限敬畏,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内心的平静与笃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引人注目,色彩搭配既活泼又不失专业感,一看就知道是育儿领域的力作。我一直对如何把握孩子成长中的关键窗口期非常好奇,所以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全新增订第二版”。光是“增订”二字,就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严谨和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初翻阅时,我发现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自然,没有那种刻板的说教味道,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者在亲切交谈。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脉络描绘得入木三分,那种细腻的观察力,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关于语言爆发期的描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多和孩子说话”这种宽泛的建议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大脑中特定区域的激活机制,让我这个做家长的茅塞顿开,真正明白了“时机”的重要性。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强调“尊重天性”的育儿理念,不强迫、不揠苗助长,而是引导和顺应,这一点与我一直以来对科学育儿的理解不谋而合。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气场强大,内容扎实,光是目录和前言部分就已经值回票价,让人对后续章节充满期待。
评分从一个资深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坚实桥梁。它没有陷入故弄玄虚的学术术语泥沼,而是用一种极为平易近人的语言,将复杂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家长手中可用的工具。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每一个敏感期时,都会附带提供“如何保护”和“如何引导”两个维度的策略,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非常周到,避免了家长在面对孩子特定行为时手足无措的窘境。阅读体验中,我最受启发的是关于“专注力敏感期”的探讨。书中提出,我们常常误以为孩子“不听话”,实际上是我们的指令不符合他们当时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这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学着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而不是简单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这本书的文字中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它不是提供速效药方,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敏锐、更有耐心的观察者和陪伴者。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市面上关于儿童发展的书籍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翻来覆去地讲那几套理论,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和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采取了一种非常实用的“问题导向”叙事方式,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在经历一场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过程。举个例子,书中关于精细动作发展的那一章节,它不仅仅罗列了哪些年龄段该学会系鞋带或者扣纽扣,而是非常系统地解释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所连接的神经通路和认知发展,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宝藏。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敏感期”冲突时的处理建议,不再是简单的“惩罚”或“奖励”,而是提供了一套基于情境分析的、具有高度操作性的干预流程。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自己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比对和思考,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个性化成长指南”,而不是一本标准化的教科书。那些引用和案例都非常贴合现实生活,没有脱离烟火气,让理论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