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社交心理学 |
| 作者 | 苏雨秋 |
| 定价 | 36.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ISBN | 9787518048212 |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懂心理心明眼亮,看清朋友善结益友 001 分清坦诚直言的真朋友与刻薄的损友 002 偶然遇到贵人,不要轻易错过 004 为你的朋友分个“三等” 006 知己难寻,珍惜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009 酒肉朋友,可以结交但要与之拉开距离 011 第2章 懂心理提升洞彻力,有的放矢把握人心 015 以宠物话题试探,了解对方心地 016 善用杯子技巧,探测出彼此的心理距离 018 征求建议,看对方是否真心 020 表达喜好,了解对方是否与你否志同道合 022 故意透隐私,以探出对方的忠诚度 024 第3章 懂心理观微妙细节,从举手投足间展现出交际品质 025 低调点,能力再突出也要低调行事 026 言多必失,少说话才是真智慧 028 控制你的情绪,后一刻再出手 029 等待时机,用强大的耐心获取后胜利 031 何必针锋相对,而应转移对方视线巧迎战 033 选择熟悉的环境,占尽心理优势 035 第4章 懂心理避开陷阱,巧妙地与小人展开智慧博弈 039 防备四处传播的“小喇叭”,始终维护自己的名声 040 懂得保护自己,躲开城府深的“老油条” 042 机灵一点,别因为他人的“挑唆”而说出对别人不满的话 044 说话不说满,以免被他人抓住把柄 046 一味地依赖别人,容易被人利用 048 对逆反心重的人,不如“顺势下坡” 050 第5章 懂心理把握人心,让事情更加顺利的策略 053 巧装糊涂,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 054 聪明的人往往大智若愚 056 强势点,展现你的威信让对方听从于你 058 弱势点,让对方主动伸出援手 061 装出身份品位,让对方想去接近你 063 学会适度炒作,让自己受人瞩目 065 假意出错,探出对方真实心意 067 第6章 懂心理敢于表现,迅速增加在他人心中的分量 071 首因效应:在对方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072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适度顺应对方 074 积极表达,令对方产生与你交往的欲望 076 多说不如多听,善于聆听才能迅速赢得人心 078 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说起 080 适时自嘲,让对方感到你的可爱 082 适时听从,但也要表达自己的主见 084 第7章 通晓心理策略,迅速赢得对方的信任 087 鸟笼效应:先给予,再一举拿下 088 边际效益: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出现 090 主动透儿秘密,换取对方的信任 092 反射法则:你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怎么对待你 094 同理心:通过小秘密,与对方达成共识 096 对比效应:利用对比触动对方的心 098 第8章 懂心理震慑人心,提升自身气场的策略 101 有追求有目的,做起事来才有气场 102 勇敢表达观点,让他人刮目相看 104 处变不惊,展现你的强大气场 106 话不在多,而要言简意赅 108 适度地高调让你与众不同 110 展现你的才华与能力,才能更吸引对方 113 第9章 懂心理无声语言,妙用心理暗示达成你的交际目的 115 用眼神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116 笑容的功效令你意想不到 118 小小手势能够加强表达的效果 120 双腿的姿势能够体现你的感 122 手臂的动作能够表现主导与自信 124 适时点头让对方更有意愿多说 126 0章 懂心理适时变通,遇事不慌不乱巧妙化解 129 临危不乱,遇事巧变通 130 未雨绸缪,行动之前做多手准备 132 帮对方打个圆场,令对方感激万分 134 遭遇恶意挑衅,淡然面对 136 被质疑时,要选对时机再解释 138 巧用自嘲打趣,化解各种尴尬 140 1章 懂心理拒绝要巧,否定他人又不伤人心 143 不懂拒绝,只会让你陷入被动境地 144 拒绝的话要说得有情有义,才不会令对方心生怨恨 146 巧用暗示,对方自会明白你的拒绝 147 善用“拖延时间”法拒绝小人 149 适时“抬高”他人,令对方不好再请求 151 拒绝他人后,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153 2章 懂心理化解矛盾,解开心结改善关系 155 产生矛盾后要及时化解 156 背后赞美,令关系迅速破冰 158 温情关怀,令对方心中暖意融融 160 伸出援手,真诚地帮助以消除矛盾 162 低调谦卑的态度可以消除对方的不满 164 多给予认同,让对方打消反对意见 166 3章 懂心理求人办事,让对方心甘情愿帮助你的心理博弈 169 示弱法可以巧妙地博得对方同情 170 给对方戴顶“高帽子”,让其不敢摘下来 172 展现自己的求人“利用价值”,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 174 软磨硬泡,对方终会答应 175 展开情感攻势以让对方乐意效劳 177 如果害怕被人拒绝,不妨先说个“大要求” 180 4章 懂心理朋友好处,关系再近也要善加维护 183 关系再好,也不要对朋友无所顾忌 184 无论如何也不要伤朋友的面子 186 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 188 共生效应:朋友之间好有共同的圈子 190 近因效应:不良印象要尽快消除 192 适时让他人占点儿“便宜”,会使你朋友更多 194 参考文献 197 |
| 编辑推荐 | |
| 人是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打交道,然而,人心难测,我们只有掌握社会心理策略,才能轻松驾驭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社交问题,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和相处,构建融洽的人际 关系。 《社交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从职场、商场、婚恋和家庭等角度,介绍了实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和社交技巧,从而帮助你在社交场合极大地扩展你的影响力,让你赢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收获更多的友谊与合作,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坦白讲,我入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在工作场合中提升沟通技巧,毕竟很多时候,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理解。拿到这本书后,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发现它远不止我最初设想的那么简单。从“社会化”的起源,到“认知失调”的原理,再到“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得以审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互动模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论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并不如我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更能传达真实的情感和意图。理解这些细微之处,无疑会对我们的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书中对于“权力与服从”以及“冲突的解决”等章节的安排,也为我们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本书的厚度适中,内容密度却很高,每一页都似乎蕴含着深刻的洞察,让我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然后反复琢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传递出一种专业而不失温度的感觉。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文字所吸引。本书在介绍社交心理学概念时,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使得内容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我个人比较关注“社会认知”的部分,书中对“归因理论”、“图式”等概念的阐释,让我对我们如何理解他人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产生误解。此外,对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分析,也让我对人性的善恶有了更全面的审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更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做”。通过学习书中的理论,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能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意图。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理解和 navigating 复杂社会关系的一把重要钥匙,帮助我在人际交往中做得更好。
评分当这本书被送到我手中时,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象征着其内容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深刻思想。我非常欣赏作者在开篇部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它系统地梳理了社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人际吸引”的探讨,从相似性、互补性到熟悉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对为何会与某些人产生亲近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个人一直对“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感到好奇,而本书中的相关章节,通过对“社会失范”、“群体极化”等现象的解读,为我揭示了群体动力如何影响个体行为,有时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自我探索和人际关系分析,它提供了一套精密的工具,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隐藏在社交互动背后的心理规律。我尤其期待接下来的章节,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实用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和排版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它呈现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亲和力的学术气质。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顺畅,从宏观的社会现象引入,到具体的心理学理论阐述,再到生动的案例分析,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我个人比较看重学术著作在论证过程中的严谨性,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每一项理论的提出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支持,阅读起来让人信服。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案例,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使得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我特别留意到关于“群体决策”和“刻板印象”的章节,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它鼓励我们去思考,去质疑,去探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吸引力,采用了柔和的色彩和简约的排版,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专业性和深度。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言来看,这本书涵盖了社交心理学的诸多重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际吸引、沟通模式、群体动力、社会认知、偏见与歧视等等。作者在序言中提到,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提供实用的方法来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交效率。我特别期待关于“从众效应”和“社会认同”的章节,因为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深入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分析社会现象,避免被群体情绪裹挟。同时,作者在案例分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铺垫,预示着本书的内容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人入胜,并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指南,指引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地生存和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