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格障碍与调适
定价:25.00元
作者:(美)拉森,(美)巴斯,郭永玉,刘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5294746
字数:100000
页码:1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1、人格障碍与调适运用特质研究取向来理解人格障碍,十分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格障碍的本质。
2、人格障碍与调适在写作风格上,作者将理论和实践、科学和经验相结合,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人格。
3、人格障碍与调适节选自《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由我国心理学家郭永玉教授翻译推荐,他在人格领域内从事研究已多年,对人格的发展形成了深刻的认识,确保了本书的科学价值和翻译质量,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人格障碍与调适的作者兰迪拉森和戴维巴斯是当今人格心理学界的人物,他们的《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是市面上*好的一本当代人格心理学教材,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本特别易懂和有趣的教材,还表达了自己对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独到见解。
5、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人格障碍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内容提要
人格障碍与调适改编自《人格心理学——人性的探索》(PersonalityPsychology,2e),主要探讨人格如何帮助我们以的方式来适应生活的挑战和要求。人格障碍与调适主要包括人格心理学概观、调适与健康以及人格障碍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作者以实际案例作为引子,解释和分析心理调适与人格,极具趣味性和知识性。人格障碍与调适适合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希望解读个人内心的普通大众。
目录
作者介绍
兰迪·拉森(Randy J. Laresen)目前,拉森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系主任、人类价值与道德系的William R.Stuckenberg教授,教授人格心理学及其他课程。1987年获得心理健康国家研究院颁发的科学研究发展奖;1992年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人格心理学学术新人杰出科学成就奖。拉森是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数个科学评审小组的成,他对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得到了心理健康国家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认知神经科学的McDonnell基金以及SolonSummerfield基金的资助。2000年,他当选为美国中西部心理学会主席。
戴维·巴斯(David M. Buss)于1981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就职于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1996年开始执教于奥斯汀德州大学。198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人格心理学学术新人杰出科学成就奖,1990年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G. StanleyHall奖,2001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教授奖。巴斯的著作包括:《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修订版),该书被译为10种语言;《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四版),该书获得RobertW. Hamilton图书奖;《危险的激情:为什么嫉妒与爱和性一样是必需的》,该书被译为13种语言。
译者简介:
郭永玉,心理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等期刊编委。美国Institute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ITP)访问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ofLeicester访问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及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或教材10余部,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全国教育图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教师、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刚读完这本《人格障碍与调适》,总体感觉非常受启发。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像很多心理学书籍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人格特质和潜在的心理困扰解释得明明白白。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自我觉察”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行为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并且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刻意去观察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或者在与朋友交流时,试着去理解对方言语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虽然有些练习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更能有效地处理一些棘手的人际关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而了解和接纳这些模式,是通往更健康心理状态的第一步。
评分我拿到《人格障碍与调适》这本书时,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因为我读过的很多心理学书籍,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太鸡汤。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温和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探讨了人格这个复杂的主题。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关于“障碍”本身,更是关于“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是我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缩影。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再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而是试图去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鼓励我们去“治愈”或“改变”他人,而是引导我们去关注“调适”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更加尊重个体差异、更加强调自我成长的理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对很多事情也看得更开了。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人格障碍与调适》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诊断”的好奇心,希望能借此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身上那些“不对劲”的地方。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远不止于此。它提供了一个宏大的框架,让我们去审视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潜在驱动力,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调适”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态度。书中对于不同人格模式的描述,没有带有任何道德评判,而是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呈现。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些行为的负面评价,恰恰是缺乏理解的表现。这本书教会我,与其去贴标签,不如去尝试理解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沟通和相处之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弹性”的讨论,它说明了即使存在某些固定的模式,我们仍然有能力去学习和改变。
评分我个人对心理学领域一直抱有浓厚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微妙互动的书籍。《人格障碍与调适》这本书,我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停下来进行思考和记录。它所提供的视角非常独特,不同于市面上许多泛泛而谈的书籍,这本书似乎更加深入地挖掘了人格形成的根源,以及这些根源如何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防御机制”的论述感到震撼,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解释了我们如何在无意识中保护自己,同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困扰。读完这一部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很多时候的某些反应,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潜意识在作祟。这本书让我对“理解”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仅仅是知道,更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被书名深深吸引。“人格障碍与调适”,听起来就觉得很有深度,而且似乎能解答很多我一直以来对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上的困惑。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或者身边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复杂心理问题的线索。书中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教条。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就是这样的人”,而是通过描述各种可能的人格特质,让我们去对照、去反思。我尤其喜欢作者在阐述不同“障碍”时所使用的那些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并非遥不可及的医学奇闻,而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境,让我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我曾试图将书中提及的一些观点应用到我与家人的沟通中,虽然过程有些磕磕绊绊,但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微妙的积极变化。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将“障碍”妖魔化,而是强调了“调适”的可能性,这给了我很大的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