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来自男人,来自女人: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真正原因 |
| 作者 | (美)库尔克 ,张荣建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ISBN | 9787229008345 |
| 出版日期 | 2009-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81Kg |
| 内容简介 | |
| 高雅而又世俗,理智而又有点疯癫,男女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人类彼此为对方而生! 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有整架整架的图书,有数百万的互联网址,我们自己的父母也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 任何人过了的年纪都可以告诉你男女是如何不同的。 可你知道我们不一样的原因吗? 在《来自男人,来自女人》一书中,读者可以通过社会学、生物学、人类学的透镜来关注具有种种联系的问题,以及使人非常惊奇的某些时期。在此过程中,作者乔·库尔克提出和回答了这些萦绕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 本书讲述隐藏在自然界中两性复杂关系的精彩戏剧背后的生物学和人类学秘密。人是社会动物和万物之灵。与动物相比,人类有天赐的优势——自由的意志和极为精密的智力结构。进化早已使人类处于自然界中生物食物链的高层,但是,进化论却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只是灵长类动物中进化程度高的一种,就是说,无论人类的智力和精神多么优越,其自然属性迄今无法动物,其生理本能和生老病死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对于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人类来说,深入了解我们自身,特别是人性中重要的方面——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真正原因,是不无裨益的。 |
| 作者简介 | |
| 乔·库尔克:“毕业时,我在班上的成绩是倒数第十名。后来我读了一年的法学院,所以我只丧失了三分之一的灵魂,而这在美国社会中刚好够用。我把近七年写小说所得的稿费花来研读进化生理学方面的书,完全离职。现在我终于觉得自己可以跟女人约会了。” |
| 目录 | |
| 译者序 1.与的麻烦 2.更新世的生理遗产 3.女人想要什么 4.身体和简历:我们为何好色 5.为何男性害怕承诺,女性关心结局 6.自己动手的家庭实验 7.男性如何得到性满足 8.好斗的基因 9.古怪的基因 10.造园鸟告诉我们艺术如何通过演变而达到终目的 11.男性的决定你的身高 12.为什么女性会卖弄风情,男性则无能 13.你为何如此好色 14.达尔文学说:性感者生存 15.为何善意变成了性感 16.我们为何抱怨不休 17.我们为何肥胖 18.水生猿类:进化的缺环? 19.为何你喜欢斯皮尔伯格更甚于T.S.艾略特 20.面对它 21.爱情会发臭 22.伪装的高潮欺男人,真正的高潮迷惑女人 23.你没有获得性高潮;性高潮获得了你 24.为什么你的阴蒂难以找到 25.企鹅的生存策略 26.性自由引发战争 27.我们妒忌的原因 28.为何你受到折磨 29.为性而死 30.没有足够的地盘 31.宽臀,大屁股;宽肩,说大话 32.为什么你的阴茎容易发现 33.两种同性恋者的两种基因 34.动物的同性恋父母 35.鲣鸟 36.同性恋智人 37.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实际上并不存在 38.为什么男人有乳头 39.和的解决方案 40.堕入爱河 后记 注释 万一你认为我天上和一半地上全知的话:参考文献 值得感谢但没有报酬的人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购买这本书时,抱着一种“看看到底有多神奇”的心态,毕竟关于两性差异的讨论,市场上已经太多,我很难相信它能带来什么真正的突破。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鸡汤文,也不是那种教你如何“驯服”异性的秘籍。相反,它更像是一堂关于人类本质的启蒙课,让我们从更深层的角度去理解“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所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逻辑。他会从最基本的人类生理差异出发,然后逐步引申到心理、情感、社交等各个层面,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特质,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什么具体的技巧,而是获得了一种“洞察力”。我开始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在日常的交流和互动中,那些隐藏在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这种洞察力,让我不再轻易地将某些行为解读为恶意或不在乎,而是能够看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我们从未察觉的“不同”。这是一种解放,让我们能够卸下许多不必要的偏见和期待,以一种更平和、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是阻碍真正理解和尊重的最大障碍。我们从小被灌输“男儿有泪不 रासायनिक”、“女人就该温柔贤惠”之类的观念,这些标签如同无形的枷锁,限制了我们展现真实的自我,也让我们难以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对这些陈规陋习的温柔却有力的挑战。它不回避差异,而是试图去解析这些差异的根源,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去揭示那些让男人和女人如此不同的“真相”。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带批判的态度,他不是在宣扬哪种性别优越,也不是在指责哪种性别有问题,而是在进行一种近乎学术的探讨,试图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到更清晰、更本质的图景。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很多我们视为“怪异”或“难以理解”的行为,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原因。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不再轻易地用固有的框架去衡量和评价异性,而是多了一份好奇和耐心,去尝试理解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这种理解,并非意味着完全接纳或模仿,而是建立在一种更深的共情之上,让我们在与异性的互动中,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增进真正的连接。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对两性关系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总觉得男人和女人之间那些似乎天生存在的隔阂,不过是社会文化强加的标签,是沟通不畅的借口。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开始认真思考其中的一些论点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差异如此根深蒂固,而且并非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我至今还记得,书里有段文字描述了男性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独处思考”,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寻求倾诉”。这个细微之处,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过去无数次的困惑和误解。有多少次,我试图分享我的烦恼,结果却只得到一连串的“你可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的建议,让我感到更加沮丧,而不是被理解;又有多少次,当我的伴侣眉头紧锁,我以为他只是在生闷气,主动上前关心,却换来一句“我没事,你别管”的冷漠,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本书没有直接给我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审视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理解那份“独处”的需要,也理解那份“倾诉”的渴望。这就像是突然获得了一本两性沟通的“天书”,虽然还在探索之中,但至少,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着一座难以逾越的壁垒,只能徒劳地叹息。
评分说实话,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男人和女人为什么不同”这个命题,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我总觉得,这不过是又一本泛泛而谈的心理学或者情感类书籍,充其量不过是一些零散的观点堆砌,很难有什么真正打动我的地方。但事实证明,我的预判是错误的。这本书给我的冲击,远超我的想象。它不是那种简单的“10招让你读懂男人/女人”的速成指南,而是一种更深刻、更系统的梳理。作者用一种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将那些隐藏在两性互动中的微妙差异,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记得其中有一次,我读到关于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冲突时的不同策略,男性倾向于“冷处理”,而女性倾向于“当面沟通”,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和伴侣之间几次激烈的争吵,每一次都以冷战收场,让我无比痛苦。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但它却让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循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彼此的反应模式缺乏理解。这种理解,虽然不能立刻消除冲突,但却能让我们在下一次争吵来临时,多一份冷静和反思,少一份无谓的指责和怨恨,朝着更健康、更成熟的关系迈进。
评分我一直觉得,在两性关系里,沟通是关键,但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沟通”只是在原地打转。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却似乎永远无法抵达对方的心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这种沟通困境的新认知。它没有告诉我应该说些什么话,做什么事,但它深刻地揭示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说的话,对方听不懂;对方听懂了,却无法理解。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理论分析,让我看到了男人和女人在感知世界、处理信息、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源于好恶,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物性和心理结构。我曾一度认为,我的伴侣之所以对我冷淡,是因为他不爱我了,或者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一直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而忽略了他表达爱意和关心的方式?是不是我所期待的“感同身受”,恰恰是他不擅长,或者根本不具备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我”的视角,拓展到了一个“我们”的视角,让我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那些我曾经无法理解的行为。这是一种缓慢但却极其宝贵的成长,它让我在面对两性差异时,不再感到挫败和愤怒,而是多了一份包容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