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婚嫁典故辞典 田崇光 9787503422676

情爱婚嫁典故辞典 田崇光 978750342267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崇光 著
图书标签:
  • 性文化
  • 婚嫁习俗
  • 民间故事
  • 中国文化
  • 传统文化
  • 风俗学
  • 田崇光
  • 典故
  • 情爱
  • 婚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22676
商品编码:2933712687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情爱婚嫁典故辞典
作者 田崇光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503422676
出版日期 2009-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681Kg

   内容简介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书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之社会生活的变革和语言文字的变化,客观上也为今人理解和掌握这些情爱婚嫁典故的内容、意义带来了不少困难。笔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集数年阅读之力,把散见于多种古书中的情爱婚嫁典故汇集成册,加以简单注释(对一些源于古代小说、戏剧、叙事诗歌等的典故,编写故事梗概),并列出例句。希望能对广大读者阅读、理解我国古代爱情文学作品有所帮助,对社会学者研究我国古代的婚嫁风俗和婚姻家庭生活有所裨益。
另外,有些情爱婚嫁典故(较生僻的语典)还源于一些古代爱情诗文。读者如对这些诗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便能很好地理解典故的含义。因检索这些语典的典源较为麻烦,本辞典把这些语典作为“参考词目”附于正文之后,供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部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情爱、婚姻、婚嫁习俗相关的典故、故事、成语及相关文化现象的专著。本书的编纂团队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详尽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参考工具。 《情爱婚嫁典故辞典》:穿梭古今的婚姻文化图景 引言:情之所钟,婚之所系 自古以来,情爱与婚姻便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与繁衍,更是维系宗法社会结构、传承文化习俗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的故事,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情理交织的婚恋文化景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许多与情爱、婚嫁相关的典故、习俗、礼仪的源流和深层文化内涵,已逐渐被现代生活所遮蔽,亟需整理、阐释与重现。 本书结构与特色 本书汇集了上千条与“情”、“爱”、“婚”、“嫁”紧密相关的典故、成语、俗语、传说及重要历史事件。其结构设计力求科学严谨、检索方便,旨在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民俗学、文学史及性别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第一部分:情爱缘起——古典语境中的“爱” 本部分重点梳理了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中对“情”的界定与描绘。 情之源流: 探讨先秦时期“情”字的哲学含义,如《道德经》中的“五情”辨析,以及儒家“情”与“礼”的关系。 诗词咏叹: 详尽解析《诗经》中描写爱情的篇章,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文化语境。魏晋南北朝的“伤逝”与“恋别”主题,以及唐诗宋词中对相思、痴情、悼亡的精妙表达。例如,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类千古绝唱的典故背景考证。 著名恋人典故: 集中梳理如“梁祝化蝶”、“牛郎织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国对应版本,如西厢记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等。对这些故事的发生地、版本流变、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婚恋观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第二部分:婚嫁仪式——礼制与民俗的交织 婚姻在传统社会是一个极其严肃的“国之大事”。本部分聚焦于婚嫁过程中的各项仪轨,从提亲到圆房的每一步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密码。 “六礼”的演变与解析: 详细阐释周代确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的沿革。着重分析在不同朝代和地域,这些礼仪如何被简化、发展或与地方习俗融合。例如,对“小定”、“大聘”、“下马酒”等具体环节的词源考证。 婚仪用品的象征意义: 对嫁妆、聘礼中的关键物品进行专门解读。如喜帕、合卺酒、子孙饽饽、早生贵子用的枣花生桂圆等,阐释其背后对子嗣繁衍和家族兴旺的美好期许。 婚俗中的禁忌与禳灾: 整理了传统婚礼中常见的避讳、冲煞、回门等习俗,并追溯其宗教或巫术背景,帮助读者理解古人对婚姻“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 第三部分:婚姻关系与伦理——维系家庭的社会规范 传统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本部分侧重于婚姻确立后,夫妻双方的社会角色与伦理规范。 贤妻良母的典范: 梳理历史上被推崇的女性典范,如“孟母三迁”、“画荻教子”、“才女”的形象。同时,也收录了对传统“三从四德”的批判性解读,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对女性角色的多元期待。 休妻与和离: 探讨古代法律和习俗中关于解除婚姻关系的规定,如“七出”的典故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应用,以及“和离”的可能性与社会影响。 续弦与再嫁: 分析寡妇再嫁在不同阶层和社会环境下的接受度变化,以及“贞节牌坊”设立的文化驱动力。 第四部分:典故的文学与俗语应用 本书收录了大量常用于描述婚恋情景的成语和俗语,并追溯其出处和语境。 婚恋成语精析: 如“一见钟情”、“白头偕老”、“破镜重圆”、“藕断丝连”、“举案齐眉”等。对每个词语的字面意义、引申含义、最早出处以及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进行精确标注。 俗语与谚语: 收集了民间流传的关于婚姻美满、婆媳关系、生育观念的谚语,如“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背后的社会逻辑。 结语:千年情缘的当代回响 《情爱婚嫁典故辞典》并非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婚恋观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古代典故的梳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在情感表达、婚姻制度、家庭构建上的历史脉络。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视角,帮助现代人理解传统礼仪的精髓,辨析文化符号的演变,从而更好地处理当代的情感与婚姻关系。本书内容详实,考证严谨,是文化爱好者、民俗研究者、文学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一本能够提供丰富文化内涵的书籍总是极具吸引力的。而《情爱婚嫁典故辞典》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中那些与爱情和婚姻相关的典故感到好奇,但常常因为缺乏系统的了解而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知识空白。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梳理了与情爱婚嫁相关的各种典故,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鸳鸯”、“凤凰于飞”等意象的阐释,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象征,更是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极致想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化殿堂的大门,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纯粹、对婚姻的庄重以及对家庭的重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呈现,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日后的阅读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评分

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参考书,充斥着冷冰冰的解释和生涩难懂的古文。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细腻的笔触和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爱情、婚姻的古老传说。我特别喜欢书里对那些经典典故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典故,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故事背后的情感纠葛、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心路历程。读到“梁祝化蝶”时,我仿佛看到了两位有情人最终化作比翼双飞的蝴蝶,那种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穿透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触动人心。书中对“牛郎织女”的描述,也让我重新思考了爱情中的坚守与付出。每一个典故都像一幅画,色彩斑斓,故事生动,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原本以为自己对这些古老的爱情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这本书却让我发现了许多我从未注意过的细节和更深层次的含义,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份量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翻开书页,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原本只是想随意翻阅一下,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概况,没想到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对“破镜重圆”、“白头偕老”等典故的解读,都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一个个看似遥远古老的典故,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爱情悲剧的叙述,它们不仅仅是悲伤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反思和对人性的洞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爱情的伟大,也看到了爱情的脆弱,更让我明白了婚姻的神圣与不易。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人生、对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常常会把书中读到的典故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感悟,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情的追求。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探究的心态,想看看这本《情爱婚嫁典故辞典》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惊喜。我尤其对那些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却又常常被略过的典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阅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对“秦晋之好”、“钟鼓之乐”等典故的阐述,都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它不仅仅解释了词语的起源,更揭示了这些词语背后所蕴含的婚姻观念、社会习俗以及人们对美好姻缘的期盼。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叙述方式,语言流畅,夹叙夹议,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完某个典故,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能启迪我们当代的婚恋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情和婚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但其中那些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对美满家庭的向往,却是永恒不变的。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充满古老韵味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情爱婚嫁典故辞典》正好符合我这样的口味。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所深深打动。它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情感的百科全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红线女”、“结发夫妻”等典故的解析,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解释,更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通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对婚姻的珍视,以及在面对爱情与现实时的种种挣扎和抉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那些关于情感的普世价值依然没有改变。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情感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我常常在读完某个典故后,会停下来反复回味,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