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李丹阳/主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书号 :9787559607409
开本/尺寸:16开,165mm*235mm
印张/页数25.5印张,408P
定 价59.90元
装帧方式:平装;全彩印刷
名:*金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29.00元
作者:静涛,凤莲 编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1
ISBN:9787510423086
字数:520000
页码:3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
............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色彩明快,那种温馨又有点知识性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怎么跟我家那小子好好沟通,特别是他青春期前夕,脾气越来越大,我说话他也听不进去,简直像鸡同鸭讲。我本来以为这套书可能就是老生常谈,无非就是“多鼓励,少批评”那一套,但翻开第一本的时候,我就发现它里面有很多很具体、很实操的建议,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比如,它提到了一个“倾听三步法”,具体到连什么时候该点头,什么时候该看着孩子的眼睛,都有细致的描述,这一点我特别喜欢。我试着在昨天他跟我抱怨学校里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时用了其中一个技巧,效果立竿见影,他竟然真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跟我说了,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丢下一句“没什么”就回房了。这让我感觉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不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和连接。当然,书里也承认育儿没有万能钥匙,关键还是在于父母自身的调整,光看书是不够的,得真正用心去实践,才能看到改变。整体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让我这个焦虑的妈妈能找到一些具体的落地方案来应对日常的育儿挑战,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空想。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的时候主要看中了“不打不骂”这几个字,因为我一直很抗拒体罚,但又常常因为情绪失控而忍不住吼孩子,事后又后悔得不行。这套书的第三本,也就是那本《轻松育儿百科》,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它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很多真实案例来剖析父母“为什么会失控”。我看到其中一章专门讲“疲劳育儿陷阱”,简直像照镜子一样,我发现我很多时候的爆发,真的是因为自己太累了,睡眠不足,精神紧绷。书里针对这种情况给出的建议非常接地气,比如建议每天给自己留出15分钟的“无效时间”,就是纯粹放空,什么都不想,听听音乐也好,发发呆也好,把这个时间视作“育儿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这对我这个把所有时间都塞满了家务和工作的妈妈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以前总觉得休息是偷懒,看了这本书后,我意识到,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比一个啥都做完美的妈妈重要得多。而且,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孩子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的科普知识,让我明白,孩子某些看似“捣乱”的行为,其实是其发展阶段的正常表现,而不是故意跟我作对,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内心的烦躁感。
评分我对这套书里关于“沟通技巧”的部分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内在想法的那一部分。我家孩子现在正处于一个极力想证明自己独立、却又缺乏足够语言能力来表达复杂情感的阶段。他经常会用摔东西或者沉默来表达他的不满,让我完全摸不着头脑。这套书里提到的“描述性反馈”练习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比如,书上建议,当孩子表现出负面行为时,不要直接问“你怎么了?”,而是先描述你观察到的事实和他的可能感受,像“我看到你把积木推倒了,你是不是因为搭不起来所以有点生气?”。这个转变让我意识到,原来倾听不光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解读那些肢体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我第一次尝试这样做的时候,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慢慢地开始解释他为什么生气,而不是直接否认或逃避。这种细微的转变,让我感觉我们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开始松动了。这套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要沟通”,而是告诉你“怎么才能有效地建立沟通的桥梁”,提供的都是可以直接复制到生活中的句式和方法论。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套书的标题看起来有点像市面上那些泛滥的“育儿秘籍”,一开始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但读完《年糕妈妈轻松育儿百科》这部分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它不像某些育儿书那样,只盯着某一两个方面死磕,而是像一本工具集,涵盖了从作息调整到处理冲突,再到如何培养阅读习惯等方方面面。我最欣赏它对“日常小细节”的关注。比如,它提到一个关于奖励机制的建议,不是用物质奖励来强化好行为,而是用“高质量的陪伴时间”作为奖励,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惯用的“做完作业就给零食”的做法。这本书强调了亲子关系的基石作用,认为所有教育的成功都建立在安全依恋和相互尊重之上。它用很多对比鲜明的案例说明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互动,比如睡前聊天时一个真诚的拥抱,一次对孩子努力的肯定(而不是只看结果的夸奖),才是塑造孩子自信和内在驱动力的关键。它让我明白,育儿是一场马拉松,更重要的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能跑得稳、跑得有质量。
评分这套书的整体节奏和逻辑感非常强,特别是关于如何引导男孩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部分,对我这个有点“包办型”的妈妈来说,是强心剂也是警钟。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过度保护”对男孩未来自主性发展的潜在危害。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如何设置“合理的挫折”,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以往,我总想替孩子扫清一切障碍,结果反而让他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书里明确指出,父母的职责不是成为孩子的“铲屎官”,而是成为他们的“安全绳索”,在他们攀爬时提供必要的保护,但绝不代替他们攀爬。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孩子自己尝试完成一件他觉得很难的事情时,我只是站在旁边,耐心地等待,即便他失败了,我也鼓励他自己总结原因。这个过程虽然煎熬,但当他最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言语夸赞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退一步,把成长的空间和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一个“赋能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