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
定价:58.0元
作者:黄桂秋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11281029
字数:40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岭西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源于唐代在广西设立的岭南西道。岭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至今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居住。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比较研究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在扎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岭西族群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天琴信仰、花婆信仰、师公信仰、刘三娘信仰、龙母信仰、伏波庙会、绿珠信仰、寒山庙会等专题,进行宏观审视和微观探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全书视野开阔,案例经典,理论方法新锐,观点创新独到,是作者在民族民间信仰领域长期积累、辛勤耕耘、潜心研究的新成果。
目录
作者介绍
黄桂秋 男,壮族,广西武鸣人。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俗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社科课题多项,著作先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奖2项,自治区人民铜鼓奖1项、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
文摘
岭西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源于唐代在广西设立的岭南西道。岭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至今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居住。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比较研究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在扎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岭西族群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天琴信仰、花婆信仰、师公信仰、刘三娘信仰、龙母信仰、伏波庙会、绿珠信仰、寒山庙会等专题,进行宏观审视和微观探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全书视野开阔,案例经典,理论方法新锐,观点创新独到,是作者在民族民间信仰领域长期积累、辛勤耕耘、潜心研究的新成果。
……
序言
这本《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绝对是一本让人惊艳的学术著作,它以一种近乎考古挖掘的方式,层层剥离了岭西地区那些深藏于民间、代代相传的信仰体系。我一直对那些鲜为人知却又影响着当地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传统习俗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深度,又不失文学的温度与细腻。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岭西的某个古老村落,在昏黄的油灯下,听着老人们娓娓道来关于山神、水鬼、祖先灵、以及各种节庆祭祀的传说与仪式。书中对不同族群的信仰进行区分和比较,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这一点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学术理论堆砌,更像是历史的回响,是人类心灵深处对未知与神秘的探求。每读一章,都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对人文历史的敬畏之情也油然而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感兴趣的朋友,以及任何渴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精神世界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会让你收获满满,并且激发出更多的思考。
评分初次接触《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我被它扑面而来的浓厚地域文化气息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些神灵鬼怪的简单罗列,而是将这些信仰置于岭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和社会结构之中,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审视。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人文关怀,他没有站在高高在上的学究立场,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理解和诠释那些在普通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信仰。书中关于不同族群在面对自然灾害、人生变故时,如何通过宗教仪式寻求慰藉和力量的描写,尤其打动我。它让我们看到,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连接社群、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此外,书中对一些逐渐消失的古老仪式和传说进行了抢救性的记录,这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岭西的人们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敬畏与希望。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族群的信仰,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视。
评分《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著,它以一种极其全面和深入的方式,将岭西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显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不仅搜集了海量的史料,更深入到基层,与当地的族群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观察。书中涉及的信仰内容之广泛,从最基本的祭祀习俗、神灵谱系,到各种节庆活动、禁忌传说,无一不包含其中。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而是对这些信仰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族群信仰之间相互影响、融合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毋庸置疑,它为研究岭西地区乃至更广阔范围内的民间信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深刻的见解。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学者、学生,或者仅仅是渴望了解不同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都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佳作。
评分《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书,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岭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画面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一些具体祭祀场景的描写,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那种虔诚和热闹的氛围。书中对于不同族群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梳理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了解这些族群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作者能够如此深入地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一些祭祀仪式的具体步骤、禁忌事项,以及这些信仰是如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的。这本书让我对岭西地区的人文景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民间信仰在维护社会稳定、传承文化基因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像是一次温暖而深刻的文化体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我最近读了《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不得不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信仰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民间信仰是陈旧落后的象征,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其描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演变的动态系统。作者在书中对岭西地区不同族群的信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梳理,从最初的自然崇拜,到后来的融合了宗教元素,再到如今与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的微妙互动,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将这些信仰简单地标签化,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社会结构、伦理道德、以及个体心理层面的作用。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岭西,一个在信仰的滋养下,不断寻求意义和归属的社区。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也很独特,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论文那样生硬,反而带有一种故事性和感染力,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进去。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到,民间信仰绝非简单的迷信,而是承载着一个族群的集体记忆、价值观念和生命智慧的宝贵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