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恋爱信开始——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散文随笔新作书系 刘庆邦 9787801732323

从写恋爱信开始——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散文随笔新作书系 刘庆邦 978780173232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庆邦 著
图书标签:
  • 散文
  • 随笔
  • 刘庆邦
  • 文学奖
  • 老舍文学奖
  • 情感
  • 爱情
  • 生活
  • 写作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801732323
商品编码:293755698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从写恋爱信开始——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散文随笔新作书系

定价:18.00元

作者:刘庆邦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732323

字数:177000

页码:2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老舍文学奖获奖者刘庆邦的散文随笔集。
作者著有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10余种。获各种文学奖项20余次,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学出版。
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2002年老舍文学奖后,由导演李杨改编为电影《盲井》,在2003年柏林电影节上获艺术贡献银熊奖:并先后在亚洲以及美国、荷兰、香港等电影艺术节上获“*故事片”奖。

目录


一 记忆
儿子是什么
妹妹
陪护母亲
虎头山上的森林公园
都是因为没了水
房子和稿子
没电视的日子
爬山
二 印象
记王安忆
谭谈?我认识
刘恒在灵境
少山,大山
建功,哥们儿
有关徐坤的几个片断
三 随感
人人都有生存压力
生命的缰绳
生命之树常青
强大的是时间
都是从青年过来的
关于女孩子
保持心案
哈尔滨不会忘记
四 谈片
短篇小说之美
短篇小说的种子
生长的短篇小说
得地独厚
老老实实地写
痛快一回
让人走神儿
一段隐痛
从写恋爱信开始
给人心一点希望
凭良心
把美好写在书里
改善人心
……
五 留念
六 纪实

作者介绍


刘庆邦,出生于1951年,河南沈丘县人,1978年发表作品,现供职于《中国煤炭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断层》、《高高的河堤》、《落英》,短篇小说集《走窑汉》、《心疼初恋》等。 著有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10余种。获各种文学奖项20余次,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

文摘


序言



沉思的足迹:当代散文的多元探索 本选集汇集了当代文坛上几位重量级作家的最新散文佳作,风格迥异,主题深刻,展现了当下散文创作的广阔视野与丰富肌理。它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叙事模式或情感基调,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多声部、多维度的思想景观,邀请读者跟随这些文字的引导,深入探索人与自然、历史、自我以及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 一、 时代的切片与历史的对话 选集中的部分篇章,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切入了当代生活的细微之处。这些作者深谙“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他们笔下的日常场景——或许是一次城市漫步,一次老旧物件的把玩,或是一次偶然的街头邂逅——都被赋予了超越表象的意义。他们不回避时代的变迁带来的阵痛与迷惘,但更着力于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坚韧与温情。 其中几位作家,尤为擅长在叙事中穿插对历史的反思。他们不满足于对既往事件的简单回顾,而是力图挖掘历史记忆在当代语境下的重塑与失真。通过对家族史的梳理、对特定地域文化符号的考察,他们试图厘清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以及过去如何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当下选择和未来期许。这些文章往往结构精巧,信息密度高,需要读者进行耐心的解读,以期领会其深层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担当。例如,有作者通过对故乡的描摹,展现了传统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冲击下的消融,其笔触既有对逝去美好的眷恋,更有对未来去向的冷静审视。文字中流淌着一种既怀旧又前瞻的复杂情愫。 二、 自我探寻与精神的栖居 本书的另一核心板块,聚焦于个体经验的深度挖掘与精神世界的构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内在的完整性成为一个迫切的命题。这些散文家们以极其坦诚和内省的姿态,剖析了焦虑、孤独、创造的冲动以及对“意义”的追寻。 有几篇作品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作者们将个人生活中的困惑放置于更宏大的哲学框架下进行审视。他们探讨了“在场”与“缺席”的辩证关系,思考艺术创作与生命体验之间的张力。这些文字往往采用意识流的片段拼接手法,模拟思维的跳跃性,使得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与作者共同建构思想的历程。 此外,对“身体经验”的书写也占据了相当的篇幅。这并非简单的生理记录,而是将身体视为感知世界、承载记忆的载体。通过对身体的细微感受——疾病的折磨、劳作的疲惫、感官的愉悦——作者得以触及情感最原始的源头,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探问。这种对身体的尊重与书写,体现了当代散文摆脱虚浮,回归厚重、坚实经验的趋势。 三、 自然的启示与哲思的蔓延 本书中不可或缺的,是对自然世界的细致描摹与感悟。这些作品超越了传统的自然抒情,将自然视为一种充满智慧的导师,一种映照人性的场所。 一些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地理空间,无论是北方的荒原,还是南方的密林,他们笔下的自然不再是人类情感的投射背景,而是拥有独立生命力的存在。他们对动植物的习性、地质的演变、气候的规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提炼出关于秩序、变动与永恒的朴素哲理。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使文章充满了沉静而有力的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位作家的笔法,细腻到近乎科学观察者的严谨,但其最终落脚点仍是人文关怀。他们通过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一只鸟的迁徙,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提倡一种更具谦卑和共存意识的生态伦理观。阅读这些篇章,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静修”,让被都市生活过度刺激的心灵得以休憩与重置。 四、 文学现场的摹写与艺术的反思 选集的最后部分,则将目光投向了文学本身和艺术创作的内在机制。这些文章并非刻板的理论分析,而是充满温度的“在场记录”。 作者们回忆了与同辈作家的交往片段,对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了个人化的侧写,揭示了创作环境对作品形成的影响。他们坦诚地讨论了写作的艰难,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以及面对读者期待时的挣扎与抉择。这些关于“写作这件事”的反思,为渴望了解文学生成过程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内部视角。 整体而言,这部作品集以其海纳百川的姿态,拒绝了单一的标签化叙事,它在书写个体经验的同时,搭建起了与时代、历史、自然和艺术哲思之间的多重对话通路。它是一次对当代中文散文创作活力的全面检阅,风格的多元化与思想的深邃性,构成了其最显著的特征。读者将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次对复杂世界进行深度理解与自我定位的契机。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写信恋爱开始》这个书名,本身就自带一种怀旧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刘庆邦老师的名字,在我看来,就是品质的保证,他写的故事总是那么有温度,有深度,而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老舍文学奖的加持,更是让这本书的期待值瞬间拉满。作为一本散文随笔集,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轻松而又富有启发的阅读体验。也许,他会从写信这个行为本身,延伸出关于时间、记忆、情感的种种体悟。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写一封信,变成了一件多么奢侈而又充满仪式感的事情。我好奇刘庆邦老师会如何在这个背景下,去描绘那些写信的人,那些收信的人,以及那些信件背后承载的故事。是关于青春的悸动,还是关于岁月的沉淀?是关于思念的煎熬,还是关于承诺的坚定?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重新找回那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感受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它会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评分

《从写恋爱信开始》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情感的起源,一种关系的萌芽,一种爱的探索。刘庆邦老师作为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他的文字功底自然不必多说,而老舍文学奖的肯定,更是说明了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的分量。我一直觉得,写信,尤其是恋爱信,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沟通方式,它需要极大的耐心、细腻的情感和真挚的表达。这是一种慢下来的艺术,一种用心去感受和传递的方式。我想,刘庆邦老师大概会通过他的笔触,去探讨这种古老而美好的沟通方式,去挖掘它背后所承载的时代记忆、情感变迁,以及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连接。也许在书里,我们会看到不同年代的人们,如何用文字表达爱意,如何在字里行间传递思念。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关于恋爱信本身,更是一种对情感的追溯,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它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各种速食的交流方式,反思情感的本质,以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内心的纯粹和真诚。

评分

第一眼看到《从写恋爱信开始》这个书名,就觉得一股温暖又细腻的情感扑面而来。刘庆邦这个名字,在文学圈早已是响当当的招牌,他笔下的故事总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充满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洞察。这次是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而且还是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新作书系的一员,这本身就足以让人期待。我想,这本书大概会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漾开层层涟漪,带来久久的回味。我尤其好奇“写恋爱信”这个意象,它承载了多少时代的记忆,多少青涩的悸动,多少深沉的爱恋?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即时通讯盛行的年代,还能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用笔尖描绘那份小心翼翼又热烈的情感?我想,刘庆邦老师定然能从这看似简单的行为中,挖掘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将那些被时光冲淡的情感重新唤醒,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久违的感动和共鸣。书名本身就有一种复古的诗意,仿佛能带我们穿越回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挚而淳朴的情感交流。

评分

拿到这本《从写恋爱信开始》,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种更加日常、更加贴近生活的叙事。刘庆邦老师的作品,总有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他不会刻意去渲染戏剧性,而是将生活的细节放大,让读者在平凡中读出不凡。我想,这本书的随笔,大概会像他以往的作品一样,从某个具体的场景、某个熟悉的人物,或是某个触动心弦的瞬间出发,娓娓道来。也许是关于家庭的温情,也许是关于故乡的眷恋,也许是关于岁月的流逝,也许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考。那些看似琐碎的点滴,在他的笔下都会变得生动而鲜活,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没有矫揉造作,只有真诚的分享和深入的交流。他总是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触碰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读者来说,他的散文,无疑是一种绝佳的精神食粮,能安抚焦躁的内心,滋养干涸的灵魂。

评分

我之所以会对《从写恋爱信开始》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庆邦这个名字,以及“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新作书系”的标签。这两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已经足以勾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望。我对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鲜活,那么有生命力,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次选择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来呈现,并且将主题定为“写恋爱信”,这让我感到非常新颖。我猜想,他大概不会仅仅停留在描述写信的过程,而是会借由这个引子,去深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去捕捉那些发生在生活中的细腻瞬间。也许,他会从某个具体的“恋爱信”故事出发,延展到对亲情、友情、乡情,甚至是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的思考。他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质朴的力量,不张扬,却能直抵人心。我相信,这本书会是一次关于爱与生活的美好探索,它可能会让我们回想起自己青涩的年代,那些写下第一封情书时的忐忑与激动,也会让我们在当下,重新体会到情感的珍贵与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