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动画运动规律
定价:28.00元
作者:黄大为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040330571
字数:170000
页码:1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480kg
编辑推荐
《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规划教材:动画运动规律》特色:
的编写依据
“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项目”建设成果,按照《动画本科专业规范》和《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规范》要求编写
强大的作者阵容
由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外动漫类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精英联合编著。
的教材内容
从外动漫产业的工程实践中提炼和建设,满足我国高校对动漫
人才培养的需要。
内容提要
《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规划教材:动画运动规律》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述,结合创作实践及参考外大量相关动画资料和图片分析,帮助读者系统深入理解和掌握动画创作中一般运动规律和关键技能,在讲解一般动画运动规律外,《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规划教材:动画运动规律》还着重加强对角色动作行为规律的总结和归纳,让读者了解并掌握动画的核心——动作分析、角色运动和时间掌握的知识,尤其注重其在二三维动画创作实践中具体的运用,是一本适合高等学校动画艺术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广大动漫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目录
作者介绍
黄大为,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动画系教师,浙江省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2年,任浙江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浙江影视传播公司美术设计师、浙江天元影视集团公司美术设计师。
2005年,创作动画短片《小放牛》,获第三届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动画短片提名奖,获2007年度浙江省广电局年度动画“创新奖”,2007年度国家广电总局国产动画片,获2008年浙江省第十八届电视“牡丹奖”动画短片一等奖和*编导奖。
2010年,导演动画短片《乐乐生日快乐》获第六届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中国动画短片提名奖。
文摘
序言
这本《动画运动规律》简直是给所有热爱动画、想要深入了解动画制作的同学量身打造的宝典!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厚实的页数所震撼,一看就知道里面绝对干货满满。书的开篇就非常直观地引入了动画运动最核心的概念,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物体会以特定的方式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如何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经典动画片段截图,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细致的剖析,让你不仅仅是“看”懂,更是“悟”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惯性”和“反作用力”的讲解,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比如角色跳跃落地后的缓冲、甩动四肢带来的惯性轨迹,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这些物理定律在动画中是如何被巧妙运用,从而赋予角色生命力的。而且,书里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像是角色奔跑、跳跃、甚至是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每一种运动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技巧。我感觉自己看完之后,再看任何动画片,都会不自觉地分析里面的动作设计,这绝对是一种质的飞跃。对于想要提升自己动画制作能力,或者只是单纯想成为一个更懂动画的观众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启蒙读物。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以为动画里的“动”就是凭感觉乱画,直到我翻开这本《动画运动规律》,才明白其中的奥秘远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得多。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是它对“节奏感”的细致解读。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了动作的快慢、轻重,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通过运动的节奏来传达角色的情绪、性格,甚至是故事的张力。比如,一个角色慌乱逃跑时的动作,它不是简单地加快速度,而是通过急促的步点、不规则的身体晃动、甚至视觉上的残影来营造出那种紧张和不安。书中对“缓和”和“延时”的运用也讲得非常到位,这就像是给动画表演注入了灵魂,让每一个动作都有了呼吸和思考的过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预示”的章节,它讲解了如何在动作发生之前,通过一些细小的预备动作,给观众一个清晰的心理预期,从而让接下来的大动作更加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这本书就像一本动画表演的教科书,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创造那些令人难忘的动画瞬间。从这本书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更是如何用“动”来“讲故事”。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动画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突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无限可能。而《动画运动规律》这本书,恰恰为我打开了通往这种无限可能的大门。它在讲解“夸张”和“变形”的运动规律时,简直是艺术家的福音。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怎么画得不像”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何要夸张,夸张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以及夸张如何服务于动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书中有很多关于角色在非现实情境下的运动示例,比如瞬间移动、超能力爆发时的视觉效果,这些都通过严谨的物理学原理进行推导,让人在惊叹其想象力的同时,也为之所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视觉吸引力”的论述,它讲解了如何通过独特的运动轨迹、流畅的衔接、以及充满张力的姿态来创造出令观众过目不忘的画面。这本书让我明白,动画中的“奇幻”和“不真实”,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真实运动规律深刻理解之上的艺术再创造。它鼓励我去大胆尝试,去探索动画表现力的极限。
评分这本书《动画运动规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动画艺术的全新认知。它对“细节”的重视程度,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运动,比如角色眨眼、呼吸、甚至是手指的轻微颤动,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动画叙事的宏观框架中进行讲解,并分析这些细节如何能够极大地增强角色的真实感和生命力。书中关于“角色反馈”的章节,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其合理的回应,无论是身体的重心变化,还是服装的飘动,这些细节的准确描绘,能够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动画的世界中。我之前总是忽略这些细节,导致画面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动画运动规律》通过大量的实例,告诉我如何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精准捕捉和表现,来让我的动画作品更加细腻、更加引人入胜。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动画大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打磨每一个像素,如何让每一个帧都充满生命力。这本书绝对是我未来动画创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对动画表演有着执着追求的独立动画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指导我如何让角色“活”起来的书。《动画运动规律》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书中不仅有详尽的原理讲解,更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动画镜头。尤其是在“角色心理与动作的关联”这个部分,我感觉自己醍醐灌顶。作者通过对不同心理状态下角色的肢体语言进行剖析,比如愤怒时的身体紧绷,悲伤时的重心下移,甚至是犹豫时的细微停顿,都让我深刻理解到,动作不仅仅是物理的位移,更是角色的内心独白。书中还引入了“戏剧性”的概念,是如何通过夸张和变形的运动来增强动画的表现力,这一点对于我创作风格化的角色非常有启发。我之前总是觉得自己的角色动作有点僵硬,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承载着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