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大氣氮沉降對內濛古草甸草原主要碳氮過程的影響
定價:60.00元
售價:45.6元,便宜14.4元,摺扣76
作者:劉杏認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16320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介紹瞭模擬氮沉降對我濛古草甸草原主要碳氮過程的影響。以我濛古東北部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呼倫貝爾草原圍封的貝加爾針茅草地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瞭為期兩年的氮沉降模擬實驗,定量研究瞭不同的氮輸入水平(0kgNha-1yr-1,CK;10kgNha-1yr-1,N10;20kgNha-1yr-1,N20)與不同形態氮(NH4、NO3-)輸入對貝加爾針茅草地對貝加爾針茅草地主要碳氮過程的影響,主要包括氮沉降對溫室氣體(CO2、CH4、N2O)通量、土壤有機碳、無機碳以及土壤礦質氮含量的影響,探討草地生態係統主要碳過程對外源氮輸入的綜閤響應機製。全書共分7章,內容包括氮沉降對陸地生態係統碳氮循環的影響,研究區域概況和研究內容,氮沉降對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影響,氮沉降對草甸草原土壤N2O排放的影響,氮沉降對草甸草原土壤CH4吸收的影響,氮沉降對草甸草原土壤碳庫、氮庫的影響,結論與展望。為瞭全麵反映氮素輸入對碳氮循環影響的*研究成果,本書參考或引用瞭大量相關文獻,其中大多數已在書中注明齣處,但難免有所疏漏。在此,嚮有關作者和專傢錶示感謝,並對沒有標明齣處的作者錶示歉意。
目錄
作者介紹
劉杏認,女,1976年10月生,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200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農業生態係統碳氮循環及溫室氣體排放機理的研究。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1項、水專項課題1項,在陸地生態係統碳氮循環領域做瞭大量科研工作,已發錶論文30餘篇,SCI論文10篇。
文摘
序言
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的部分。作者似乎采用瞭多種手段來探究氮沉降的影響,我猜測其中一定包含瞭實地采樣、環境監測,甚至可能是溫室實驗。當我讀到描述研究人員如何在不同地點設立對照組,又如何監測不同氮濃度下的土壤呼吸速率、植物生物量變化以及氮素轉化速率時,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置身於那片草原,與他們一同見證著數據的産生。書中對統計方法的闡述,雖然我不是數據分析的專傢,但也能感受到其中嚴謹的邏輯和對結果準確性的追求。作者可能引用瞭大量的圖錶和統計數據來支撐其論點,比如不同處理組下的碳儲量變化麯綫,或者微生物群落結構隨氮添加量變化的雷達圖。這些細節的呈現,無疑增加瞭這本書的科學性和說服力,讓我覺得書中提齣的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科學證據之上。
評分這本書的序言部分,我個人感覺非常具有引導性,作者似乎是在試圖為讀者構建一個宏大的生態背景。從介紹內濛古草甸草原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到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生態係統中的重要性,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鋪墊。這種寫法讓我感覺作者並非隻是在羅列數據,而是試圖讓我們理解研究的齣發點和意義。特彆是關於“大氣氮沉降”這一概念的引入,作者用瞭比較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它的來源和可能造成的後果,盡管我對此前的認知有限,但通過這部分的闡述,我大概瞭解瞭空氣中的氮化閤物會以何種方式落到草原上,以及它對植物生長的潛在影響。這種對科學概念的耐心解讀,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定心丸,讓我覺得即便是沒有深厚的生態學背景,也能比較順暢地進入書中探討的核心問題。我期待書中後續章節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嚴謹又不失可讀性的風格,將復雜的科學問題講得深入淺齣,讓我們領略到科學研究的魅力。
評分閤上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僅僅是枯燥的科學數據,而是一幅幅關於內濛古草原的生態畫捲。作者通過對大氣氮沉降這一關鍵因素的深入剖析,為我們揭示瞭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書中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結果,更是一種對自然敬畏的體現。它提醒著我們,即使是最微小的環境變化,也可能在龐大的生態係統中引發連鎖反應。我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為生態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瞭寶貴的研究參考,也為我們這些普通讀者打開瞭一扇瞭解草原生態係統秘密的窗戶。它讓我思考,作為人類,我們對環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又該如何以更負責任的態度去對待這些脆弱而又至關重要的生態係統。這本書的意義,已經超越瞭書本本身,引發瞭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它所揭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科學發現。例如,在閱讀有關植物群落組成變化的部分時,我感到有些驚訝。我原以為氮素的增加隻會促進植物的生長,但書中似乎指齣,過量的氮沉降反而可能導緻某些物種的衰退,同時另一些適應性更強的物種開始占據主導地位。這就像是一個生態係統內部的“洗牌”過程,而氮沉降就是那個催化劑。此外,關於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書中可能也描繪瞭一幅復雜的圖景。我們都知道微生物在碳氮循環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氮沉降是否會改變它們之間的平衡,甚至引發新的生態鏈反應,這一點讓我頗感好奇。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令人警醒的負麵效應,比如土壤酸化、養分淋失,甚至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這些都讓我對草原生態係統的未來充滿瞭思索。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封麵上流動的綠色草地和朦朧的遠山,仿佛在訴說著內濛古草原的廣袤與寜靜。我一直對草原生態係統充滿好奇,尤其是它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這本書的標題“大氣氮沉降對內濛古草甸草原主要碳氮過程的影響”雖然聽起來有些專業,但它直接點明瞭研究的核心,讓我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科學發現充滿瞭期待。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研究方法能夠揭示大氣中微小的氮元素變化,如何在廣闊的草原上引發如此深刻的碳氮循環連鎖反應?書中是否會呈現那些肉眼看不見但至關重要的生態過程,比如植物如何吸收氮,微生物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又如何反過來影響著土壤固碳的能力?我甚至在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茫茫的草原上進行實地考察的,那些可能是在荒蕪的風沙中,又可能是在烈日下,研究人員付齣的辛勤汗水,能否在書中化為生動的文字和詳實的圖錶?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對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之一的深入探索,希望能從中讀到關於草原生態係統韌性與脆弱性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