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 |
| 作者 | 张娜 |
| 定价 | 38.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33545 |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
| 页码 | 108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通过区域和微宇宙模拟实验相结合,结合气土逸度来计算分析有机氯农药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分配、土壤有机质对其滞留的影响以及影响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归趋及残留比的主导因素。《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包括区域研究和微宇宙模拟实验研究。区域研究中,利用海河平原区域302个表层土壤样品滴滴涕和六六六残留浓度测定结果,分析了该区域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浓度水平、残留浓度地理空间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通过比值和气土逸度计算分析了有机氯农药残留来源以及气土交换。在微宇宙模拟实验体系(老化土壤体系和暴露土壤体系)中,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对于滴滴涕和六六六在土壤中残留的影响机制及其对农药代谢产物与母体之间的比值和气土交换的影响。 |
| 作者简介 | |
| 张娜,博士,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青年骨干教师.在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环境地球化学和能源工程地质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曾于2009年5月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球科学系做短期学术交流;2014—2015年期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系访学。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1篇被ISTP收录。获国家发明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参与编写教材1部。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在研究有机氯农药污染时的一大发现。我之前阅读过不少关于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文献,但真正深入探讨其在土壤中持久性、迁移转化及其对整个土壤生态系统长期影响的著作却相对较少。这本书的题目就直击我关注的核心问题。我想象中的内容会包含大量的实证数据,比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以及这些残留物如何通过降雨、灌溉、风等途径在土壤中扩散。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作者是如何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有机氯农药种类繁多,其在土壤中的行为也千差万别,我希望这本书能对几种典型的有机氯农药(如DDT、Dieldrin、Endrin等)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降解和转化机制进行深入的阐述。了解这些过程,对于评估土壤污染风险,制定有效的土壤修复策略,乃至改进农业生产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为我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主题“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对于我理解当前农业环境问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我对书中可能涵盖的关于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环境行为的详细描述抱有浓厚兴趣。我尤其想知道,作者张娜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土壤质地(如沙土、壤土、粘土)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有机氯农药吸附能力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和淋溶深度。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相关的分析检测技术,例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先进仪器来定量分析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对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进行细致的阐述,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过程,以及影响这些降解速率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微生物活性等。了解这些,对于评估土壤污染的持久性,制定有效的土壤修复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有机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复杂动态。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长期关注环境化学和土壤科学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极其复杂的环境挑战。它们因其稳定性高、易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特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我希望作者张娜能够梳理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其溶解度、蒸汽压、辛醇-水分配系数等,这些参数直接决定了它们在土壤中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详尽地描述不同土壤环境因素,例如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组成、土壤水分状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如何影响有机氯农药的吸附、解吸、转化和降解速率的。这种多因素交互作用的深入分析,是理解土壤中农药残留动态的关键。此外,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模型,以及它们对土壤生物(如蚯蚓、微生物)的毒性效应,那就更臻完美了,能够为土壤修复和风险评估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以及书名“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都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严谨细致的科学图景。我一直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和过程非常感兴趣,而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但又潜藏风险的化学品,其在土壤中的归宿更是我的关注点。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剖析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一生”,从其进入土壤的途径(可能是直接施用、大气沉降、灌溉水携带等),到其在土壤中的“存留”状态(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还是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再到其最终的“转化”和“消失”(例如微生物降解、光降解、挥发等)。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监测数据,来印证理论模型。这些真实的数据,对于理解不同区域环境差异对农药残留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对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长期累积效应,以及可能对后续作物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毕竟这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给我一种非常学术的感觉。书名“有机氯农药的土壤残留研究”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目了然。我最近一直在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农药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所以这本书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拿到手后,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字迹清晰,排版也很规整,这些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出版方在图书制作上的用心。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仅从外观和主题来看,我就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好奇作者张娜在研究中会采用哪些具体的实验方法,例如土壤采样、样本前处理、仪器分析(可能是GC-MS或LC-MS)以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这些技术细节对于理解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此外,我也想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切入,是侧重于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壤残留情况,还是会探讨不同类型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和半衰期,或者是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对有机氯农药吸附和迁移的影响。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有机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复杂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