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种子加工原理与设备
定价:58.00元
作者:付威,李景彬,黄勇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16302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的论述了种子物理机械特性与分选原理、种子的初清与精选分级机械、种子干燥机械设备、种子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种子输送设备、种子计量、包装与仓贮以及种子加工厂。全书内容翔实,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与一体。该书理论扎实,内容新颖,设备操作过程表述详细、准确,不仅可供种子生产单位加工技术人员使用,还可作为农业院校师生、育种者及种子加工技术研究单位人员参考书籍。
目录
章绪论(1)
第二章种子物料物理机械特性与分离分选原理(9)
节物料的基本特性(9)
第二节物料的物理特性与分离分选原理(10)
第三节物料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与分离方法(37)
第四节物料的力学特性与分离分选原理(40)
第五节物料的光、电特性与分离分选原理(47)
第六节种子清选新技术(52)
思考与习题(53)
第三章种子的初清与精选分级机械(55)
节种子初清机械(55)
第二节种子精选分级机械(58)
第三节评价分选效果的指标(95)
思考与习题(100)
第四章种子干燥机械与设备(103)
节种子干燥的基本知识(103)
第二节种子干燥原理及干燥工艺(115)
第三节典型种子干燥机械(126)
第四节干燥机的供热装置(145)
第五节对流干燥设备的衡算和热效率(159)
思考与习题(163)
第五章种子加工处理机械设备(166)
节种子药物处理机(亦称种子消毒机)(167)
第二节物理法处理种子的机械设备(171)
第三节棉籽脱绒机械设备(173)
第四节多粒种球(复果)的剥裂(181)
第五节种子包膜和丸粒化技术(186)
思考与习题(192)
第六章种子输送设备(194)
节斗式升运器(194)
第二节带式输送机(201)
第三节螺旋输送机(206)
第四节自流式输送设备(210)
第五节气力式输送装置(212)
第六节风机(225)
思考与习题(233)
第七章种子计量、包装与仓储(235)
节种子计量(235)
第二节种子包装(240)
第三节种子的仓储设备(248)
思考与习题(257)
第八章种子加工厂(259)
节种子加工厂设计基础知识(259)
第二节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263)
第三节典型的种子加工工艺流程与成套设备(264)
思考与习题(286)
作者介绍
付威,男,工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获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石河子大学“3152”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新疆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近年来在及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EI收录6篇;主持及参加国家、自治区、校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兵团级课题2项、自治区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获石河子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排名);第七届“创业杯”兵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申报国家技术10余项;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文摘
序言
最近,我沉浸在一本关于分子美食学的科普读物中,它将科学原理与烹饪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许多传统烹饪方法的认知,用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食物的本质。作者详细介绍了分子料理中的各种技术,例如使用海藻酸钠制作“分子鱼子酱”,利用氮气制作“速冻泡沫”,以及运用超低温烹饪来保留食材的原味和口感。书中不仅解释了这些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乳化、胶凝、凝固等,还提供了许多在家就能尝试的食谱和技巧。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味觉科学”的章节所吸引,它解释了我们大脑如何感知味道,以及如何通过改变食物的质地、香气和视觉呈现,来创造出令人惊艳的味觉体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烹饪不仅仅是简单的食材加工,更是一门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艺术。它激发了我对厨房的好奇心,也让我对未来的餐饮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是《种子加工原理与设备》,但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有机农场管理的书籍,它详细介绍了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农耕生态系统。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堆肥的制作和应用,包括不同有机废料的堆肥配比、发酵过程的控制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此外,对于轮作、间作、覆盖作物等提高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策略也有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蚯蚓养殖的部分,它不仅能处理有机废弃物,还能产生富含营养的蚯蚓粪,是绝佳的天然肥料。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规模的有机农场如何应对实际挑战,并取得了成功。对于我这样想要在家中实践可持续种植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它让我对“自然农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发展有机种植的决心。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让我看到了农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著作,它犹如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地球漫长而壮丽的生命演化史。该书不仅介绍了各种恐龙、史前哺乳动物以及海洋生物的发现与研究,更将这些生命体置于它们所处的地质环境中进行解读。作者详细阐述了地层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关键地质学方法如何帮助我们确定化石的年代和所处的地质时期。书中特别令人震撼的是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探讨,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白垩纪恐龙灭绝,书中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假说,并结合最新的地质证据,如撞击事件、火山活动、气候变化等,来解释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成因。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生物演化驱动地质变迁,地质变迁反哺生物演化”的论述所吸引,它揭示了生命与地球环境之间复杂而动态的相互作用。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史前生物的猎奇心,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地球生命史的宏大叙事,以及人类在其中所处的微小位置。
评分近期有幸读到了一部关于古籍修复的学术专著,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钦佩。该书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梳理了中国古籍纸张的演变、墨迹的特性以及装帧工艺的发展。作者引用了大量一手史料,结合对现存古籍的实物考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古籍的损毁原因和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揭裱”技术的章节,作者详细解释了揭裱的原理、步骤,以及在不同材质古籍上应用的差异。书中还探讨了修复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例如如何平衡“保持原貌”与“使其可读”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修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否会对古籍造成二次损害等问题。书中附带了许多精美的插图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修复前后的对比效果,让人惊叹于修复师的技艺。这本书不仅为我普及了古籍修复的知识,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载体的保护有了更深的敬意。它所传达的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评分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著作,内容涉及城市设计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作者以全球化的视野,分析了不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社会不平等。书中重点探讨了“紧凑型城市”和“智慧城市”等概念,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绿色交通、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效益。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韧性城市”的章节,作者介绍了如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促进社区的社会凝聚力,来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只有充分听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需求、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发展方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对城市的发展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