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10月1日)
外文书名: A New Multifunctio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精装: 1110页
开本: 32
ISBN: 9787513805179
条形码: 9787513805179
商品尺寸: 21.8 x 15.4 x 4.6 cm
商品重量: 1.08 Kg
品牌: 华语教学出版社
再版前言
前言
体例说明
正文
附录
附录一 英语不规则动词表
附录二 英美英语拼法对照简表
专家编写
由奖赏专家编写,吸收英语教学的*成果,是一部具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英汉工具书
收词科学
收录词语15000余条,涵盖夫、中学教材中的全部词汇。常见词汇、核心词汇和阅读词汇兼容并蓄。
释义精准
释义精准,浅显易懂,通过大量例句使读者一目了然,融会贯通。
功能丰富
除提供词语的汉语释义外,还设置了词汇搭配、用法要点、例句、短语、词语辩异、正误解析、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复合词、小知识 、语法集等功能板块,凸显强大的学习功能。
我接触过不少号称“权威”的词典,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这本“新版”的特点就在于,它成功地捕捉到了当代汉语的发展脉络。在新词、网络流行语的收录上,它的把握非常精准和审慎。它没有盲目地追求收录所有“时髦”的表达,而是挑选了那些已经开始进入主流媒体和正式交流场合的词汇进行解释和定性。比如对于一些新兴的合成词或具有特定社会背景的表达,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的解释,还巧妙地标注了其“使用频率”和“适用场合”,这对于非母语者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交流尴尬。这种对语言活力的尊重与专业的梳理相结合的编辑理念,让这本书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僵化的参考书。
评分说实话,我被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深深吸引住了。现在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全面”,往往做得密密麻麻,眼睛看久了特别容易疲劳,但这本词典在视觉呈现上简直是一股清流。字体选择既保持了传统印刷的稳重感,又带有现代清晰的线条,对比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更厉害的是它的检索系统设计,虽然是一本印刷品,但逻辑的清晰度完全可以媲美顶尖的电子数据库。无论是按照拼音、部首还是笔画索引,查找速度都非常快,而且交叉引用做得极好。当你查到一个生词,发现它的释义中又提到了另一个你可能不熟悉的词汇时,立刻就能在旁边找到那个词条的简要说明或者直接的页码指示,这种无缝衔接的学习路径设计,极大地优化了学习的连贯性。它真的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提高查阅效率服务,而不是让使用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厚重的词典,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知识分量。初次翻开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着实令人敬畏。我原本以为,作为一本“多功能”的工具书,它或许会在深度上有所妥协,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它在基础词汇的释义上做到了极其详尽,尤其是那些在日常交流中容易混淆的近义词,提供了清晰的语境区分和例句。这些例句的编排非常精妙,不仅仅是简单的教科书式示范,更像是从真实语料库中截取出来的鲜活片段。我特别欣赏它在文化背景注释上的投入,很多词汇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果只看字面意思,是绝对无法领会的。对于一个长期接触中文,但又渴望深入理解其精髓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宝藏。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告诉你“这个词在什么情境下,应该怎样使用,以及它背后代表了什么”。这对于提升中文的“地道性”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对比学习”方面的功能设计。作为一本“英汉”双向词典,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译,而是在词汇的深层语义映射上做了大量的功夫。很多时候,一个英文概念在中文里没有完全对应的单一词汇,或者中文的表达方式在语感上与英文相去甚远。这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解析式”翻译,它会提供一组相关的中文词汇,并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帮助读者建立起更精确的跨语言思维网络。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极大地促进了我从“直译”向“意译”的过渡。它不再是简单的查单词,更像是一个资深的语言导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你理解两种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工具”,而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
评分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特别称赞。我知道,像这样内容的词典,页数肯定不会少,装帧的牢固程度直接关系到使用的持久性。我经常需要带着它在不同的地方查阅和做笔记,频繁的翻动对书脊的压力是巨大的。然而,这本书的装订技术非常扎实,即使我长时间地将它摊开放在桌面上,或者反复折叠某一页进行对比阅读,它都没有出现任何松散或脱页的迹象。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它不像某些廉价词典那样反光刺眼,而是略带哑光的质感,即便是长时间在强光下阅读,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减轻了不少。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体现了编纂者对“工具”本身的尊重——一个好的工具,首先必须是耐用且舒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