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
定价:69.00元
作者:不可说(杜小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5442772
字数:
页码:2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是一次古与美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动与静的激烈碰撞。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一个独特的摄影门类,以包容的心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唯美人像摄影艺术相结合,用唯美人像摄影的纯美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当你翻开本书时,当你心领神会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才情时,你会看到一个完整的生命,那是中国风唯美人像艺术的生命。n
本书明确阐述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特点,为想要轻松了解和系统掌握该门类摄影的读者提供了便利。在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中,仅仅追求其华丽的外表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引人深思、制造共鸣的精神内涵。本书并不只着墨于摄影与后期处理中常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还强调作品的内涵提炼,而这也正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精髓所在。
内容提要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共有八章,分别为认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学摄影从器材选择开始、无构图不唯美、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战、中国风唯美人像之色彩调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后期技巧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例全解。本书明确阐述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特点,为想要轻松了解和系统掌握该门类摄影的读者提供了便利。本书将镜头透视原理融入摄影构图之中,结合了作者多年来的摄影经验和对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独特见解,内容丰富,讲解系统而全面,逻辑性强,配图精美。n
本书并不只着墨于摄影与后期处理中常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还强调作品的内涵提炼,而这也正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精髓所在。在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中,仅仅追求其华丽的外表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引人深思、制造共鸣的精神内涵。n
本书适合想要系统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的摄影初学者学习和使用,也适合有摄影经验的影友参考阅读。
目录
章 认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 /013n
1.1 追根溯源,厘清唯美人像的历史脉络 /014n
1.1.1 “唯美”的起源 /014n
1.1.2 “唯美”的关键词 /014n
1.1.3 唯美人像摄影的血统 /017n
1.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唯美人像摄影的结合 /018n
1.2 中国风唯美人像的特点 /019n
1.2.1 画面安静 /019n
1.2.2 空灵与大气 /019n
1.2.3 细腻与柔和 /020n
1.2.4 色彩淡雅 /020n
1.2.5 与大自然的结合 /021n
1.2.6 思想与情感的融入 /022n
1.3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四大要素 /023n
1.3.1 服饰 /023n
1.3.2 道具 /024n
1.3.3 场景 /025n
1.3.4 主题 /026n
1.4 关于唯美人像艺术的审美 /028n
1.5 对“艺术真实”的理解 /029n
n
第二章 学摄影从器材选择开始 /031n
2.1 机身的选择 /032n
2.1.1 品牌的选择 /032n
2.1.2 画幅的选择 /032n
2.1.3 对焦系统的选择 /033n
2.2 镜头的配置 /034n
2.2.1 广角镜头 /034n
2.2.2 长焦镜头 /036n
2.2.3 中焦镜头 /040n
2.3 辅助设备的选择 /047n
2.3.1 UV镜 /047n
2.3.2 存储设备 /047n
n
第三章 无构图不唯美 /049n
3.1 构图中的常见问题 /050n
3.1.1 常见构图问题1——失衡 /050n
3.1.2 常见构图问题2——直白 /050n
3.1.3 常见构图问题3——元素杂乱 /051n
3.1.4 常见构图问题4——人物和环境相分离 /051n
3.1.5 常见构图问题5——框架构图不完整 /052n
3.2 唯美人像构图五部曲 /053n
3.3 唯美人像中常见的构图方式 /054n
3.3.1 三分构图法 /054n
3.3.2 黄金分割构图法 /055n
3.3.3 井字形构图法 /058n
3.3.4 对角线构图法 /059n
3.3.5 框架构图法 /063n
3.3.6 对称构图法 /065n
3.3.7 三角形构图法 /068n
3.4 唯美人像中的其他构图方式 /071n
3.4.1 透视构图法 /071n
3.4.2 夸张景深构图法 /072n
3.4.3 色彩差异构图法 /072n
3.4.4 光影构图法 /074n
3.4.5 前景构图法 /075n
3.5 构图法之Logo字幕调和构图 /077n
3.6 构图法之点线面综合构图 /083n
3.6.1 点线面构图之点构图 /084n
3.6.2 点线面构图之线构图 /085n
3.6.3 点线面构图之面构图 /094n
3.6.4 合理安排环境元素中的点、线、面 /096n
3.7 构图法之多重构图法的运用 /100n
n
第四章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 /103n
4.1 自然光与人造光 /104n
4.2 晴天天气情况下的拍摄 /106n
4.2.1 顶光情形下的用光方法 /108n
4.2.2 顺光情形下的用光方法 /110n
4.2.3 侧光情形下的常见用光 /112n
4.2.4 逆光情形下的常见用光 /114n
4.2.5 光团、光束情形下的常见用光 /118n
4.3 阴天天气情况下的拍摄 /120n
4.4 雨雪天气情况下的拍摄 /122n
n
第五章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战 /125n
5.1 主题的提炼 /126n
5.1.1 主题灵感的来源 /126n
5.1.2 主题提炼与摄影师修养之间的关系 /129n
5.1.3 拍摄主题的确定 /130n
5.2 拍摄提纲表的制作 /135n
5.3 模特的选择与沟通 /135n
5.3.1 模特的来源 /135n
5.3.2 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模特 /138n
5.3.3 与模特的沟通方法 /139n
5.4 服装的选择与搭配 /142n
5.4.1 拍摄所需服装的来源 /142n
5.4.2 主题对服装选择的重要性 /147n
5.4.3 中国风唯美人像的服装分类与选择 /148n
5.5 拍摄场地的考察与选择 /158n
5.5.1 关于场地的了解 /158n
5.5.2 场地的分类与选择 /159n
5.5.3 因地制宜灵活选景 /164n
5.6 道具的选择与使用 /168n
5.7 化妆与造型的选择与搭配 /172n
5.7.1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妆面要求 /172n
5.7.2 化妆与造型的实现方式与选择 /173n
5.8 拍摄的走位要点与技巧 /176n
n
第六章 中国风唯美人像之色彩调和 /181n
6.1 色彩知多少 /182n
6.1.1 色彩三要素 /182n
6.1.2 从色环中理解色彩 /182n
6.1.3 色彩的情感暗示 /184n
6.2 色彩与距离感之间的变化关系 /184n
6.3 传统的色彩调和形式 /185n
6.3.1 不强烈的色彩调和 /185n
6.3.2 排列有序的色彩调和 /186n
6.3.3 与主题相融的色彩调和 /186n
6.3.4 互补感受的色彩调和 /187n
6.4 传统的色彩调和方法 /187n
6.4.1 通过色相的变化进行调和 /187n
6.4.2 通过明度的变化进行调和 /190n
6.4.3 通过纯度的变化进行调和 /191n
6.5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色彩调和方法 /192n
6.6 关于色彩调和的一些小心得 /195n
n
第七章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后期技巧 /199n
7.1 色彩空间的设置 /200n
7.1.1 关于“色彩空间”的认识 /200n
7.1.2 Adobe Camera Raw或Lightroom的色彩空间设置 /200n
7.1.3 Photoshop的色彩空间设置 /201n
7.2 美化照片的常用方法 /201n
7.2.1 液化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1n
7.2.2 镜头校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2n
7.2.3 修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3n
7.2.4 图层混合模式及其使用方法 /204n
7.2.5 “色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7n
7.2.6 “色相/饱和度”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8n
7.2.7 “可选颜色”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8n
7.2.8 “色彩平衡”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8n
7.2.9 “滤镜”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09n
7.3 图片排版制作的形式与方法 /212n
7.3.1 常规排版 /212n
7.3.2 圆形排版 /212n
7.3.3 扇面排版 /214n
7.3.4 屏风排版 /215n
7.4 二次构图的形式与方法 /217n
7.4.1 直接裁切 /217n
7.4.2 水平线关系调整 /217n
7.4.3 改变整体透视关系 /219n
7.4.4 改变局部透视关系 /221n
7.5 Logo字幕的制作与排版技巧 /222n
7.5.1 Logo字幕字体的来源 /222n
7.5.2 Logo字幕字体制作的方法 /222n
7.6 中国风唯美人像后期制作实例解析 /225n
n
第八章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例全解 /235n
8.1 主题的确定 /236n
8.2 模特的选择 /237n
8.3 场景的选择 /238n
8.4 服装的选择 /239n
8.5 道具的选择 /240n
8.6 现场实拍过程 /241n
8.7 后期制作 /245n
8.8 排版出片 /252
作者介绍
不可说,原名杜小聪n
知名心灵系唯美人像摄影师,POCO网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度杰出评论人、V人像站长,摄影技巧撰稿人,2014年“NIKON(中国)看破界”摄影大赛冠军获得者,品尘旅摄文化传媒公司首席摄影师,中国代代传承文化认证天使,CPChina影像扶持计划特约评委。擅长将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融入唯美人像摄影当中。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摄影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种能触动人心的、充满故事感的作品。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总是在技术和审美之间徘徊,找不到一个清晰的路径。直到我偶然发现了《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我才感觉我终于找到了那个“灯塔”。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摄影的基础理论,到具体的拍摄技巧,再到精湛的后期处理,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让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在摄影技巧部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复杂的器材和参数,而是更注重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比如,在关于“眼神光”的捕捉上,书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讲解如何通过调整相机角度和补光,来让模特的眼睛里“点亮”故事,让她们的眼神不再空洞,而是充满了灵动和情感。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曾经总觉得自己的照片缺乏“神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忽略了眼神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关于“动态捕捉”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演示了如何通过慢门、追随等技巧,来捕捉人物的动态美,比如轻拂的长发、飘逸的衣摆,这些细节都能让照片瞬间“活”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在雨天拍摄,作者的指导让我明白,雨天不仅仅是拍摄的障碍,更是营造特殊氛围的绝佳机会。他教我如何利用雨滴的光晕,如何通过模特的雨中漫步,来拍出那种“烟雨江南”般的诗意。
评分在我看来,《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点石成金”的宝典。我一直梦想着拍出那种“帧帧是画”的唯美照片,但往往自己拍出来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感觉少了那么点“仙气”。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书中在摄影前期部分,对于“构图”的讲解,我给满分。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了三分法、黄金分割等通用构图原则,更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留白”艺术,以及如何在人像摄影中巧妙运用负空间,来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我曾经总觉得画面要填满才好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有时候,“少即是多”,恰当的留白,反而能让主体更加突出,让画面更有呼吸感。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前景、中景、背景的虚实关系,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通过对称、引导线等构图方式,来增强画面的美感和故事性。在“色彩搭配”的部分,作者更是将中国传统色彩学与现代摄影技术相结合,讲解了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来烘托模特的肤色、气质,以及画面的情绪。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莫兰迪色系”与中国传统配色相结合,来创造出既有高级感又具东方韵味的画面。这让我不再盲目地追求鲜艳的色彩,而是学会了如何用更含蓄、更内敛的方式来表达美。
评分这本书《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我惊喜的一本摄影书籍。作为一名长期混迹于摄影论坛的爱好者,我见过太多千篇一律的教程,但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它并没有拘泥于“中国风”的刻板印象,而是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既有传承又具创新的视觉风格。作者在讲解摄影前期时,非常注重“氛围感”的营造,而非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比如,在关于“光线运用”的部分,作者不仅仅讲解了如何使用自然光,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道具(如纱幔、灯笼)来制造柔和的光晕,如何通过反光板和柔光罩来控制光线的质感,使其更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敛”与“含蓄”。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这些技巧在实际拍摄中是如何运用的,而且作者还会细致地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模特的情绪和表情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让我开始从“拍出好看的照片”上升到“拍出有情感的照片”。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讲解,作者强调,中国风人像不仅仅是模特的肖像,更是通过画面来讲述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情绪。他鼓励读者去思考,模特想要表达什么?画面想要呈现怎样的意境?这种从“术”到“道”的引导,让我对摄影的理解更加深刻。我曾经以为中国风就等于旗袍加古建筑,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中国风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是可以通过场景、服饰、光影、乃至模特的微表情,来共同构建的一种东方韵味。
评分这本书在后期处理部分,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魔法箱”。我一直觉得,中国风的后期,不仅仅是简单的调色,更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是一种意境的升华。之前尝试过各种滤镜,虽然能快速套用,但总感觉少了点灵气,照片看起来也千篇一律。而《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里的后期章节,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作者从基础的曝光、色彩校正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如何通过精细的调整,来达到“高级感”和“质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专门开辟了“国风调色体系”的讲解,详细解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国画作色彩运用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巧妙地融入到数码后期的参数调整中。比如,作者提到了如何通过HSL(色相、饱和度、明度)的细微调整,来模拟宣纸的温润质感,如何运用曲线工具,来营造出水墨画般虚实相间的层次感。这些技巧,我之前从未在其他教程里看到过如此深入和系统化的阐述。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生硬地告诉你“调成这样”,而是通过大量的前后对比图,以及作者的思考过程,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调,以及这些调整是如何与前期摄影相结合,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此外,书中关于“氛围感”的营造,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作者讲解了如何利用图层叠加、蒙版、笔刷等工具,来添加一些 subtle 的细节,比如薄雾、光斑、甚至是水墨晕染的效果,让画面更加生动,充满诗意。我曾经以为后期只是给照片“穿衣服”,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后期更是赋予照片“灵魂”的过程,是让画面中的故事和情感得到充分释放的关键。
评分当我拿到《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这本书时,我怀揣着一丝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是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曾尝试过不少教程,但总感觉不够深入,或者与我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然而,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就给了我惊喜。在摄影前期部分,作者对“光影控制”的讲解,是我见过最细致、最实用的。他不仅仅讲解了如何运用自然光,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人造光源(如闪光灯、LED灯)来模拟出中国画中的“笔墨光影”,比如“高光破墨”、“飞白”等效果。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和详细的参数设置,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如何通过调整光源的角度、强度、色彩,来塑造出具有东方韵味的光影效果,让画面充满层次感和立体感。我曾经在拍摄时,总是担心光线太硬或者太暗,不知道如何处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光线不仅仅是用来照明,更是用来“造型”的,它可以赋予画面生命,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可以烘托人物的情绪。在“色彩运用”方面,作者更是独树一帜。他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中国红”和“中国蓝”,而是深入研究了中国画中的“五色观”,以及不同色彩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来指导我们如何在摄影中运用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例如,作者提到了如何通过“青绿山水”的配色理念,来营造出清新、淡雅的画面;如何通过“工笔重彩”的配色方式,来突出画面的华丽和精致。这让我开始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美观,更是一种语言,一种能够传达情感和文化的语言。
评分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平时工作会接触到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也经常需要为客户拍摄一些带有中国风元素的宣传照片。然而,如何在现代化的视觉语言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中国风的韵味,一直是我思考的重点。接触到《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音”。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在摄影前期部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教你如何操作相机,而是深入探讨了“中国风”在人像摄影中的表现形式。比如,关于“神韵”的捕捉,书中通过对古典人物画作的分析,阐述了如何通过模特的眼神、姿态、表情,来传递出那种含蓄、内敛而又充满故事感的东方美。这对我启发很大,让我不再仅仅关注模特的“好看”,而是去挖掘和引导她们身上那种独特的东方气质。书中关于“服饰与道具的搭配”部分,也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建议。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旗袍、汉服,更是结合了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服饰和道具,让它们成为画面叙事的载体,而不是简单的装饰。例如,作者提到,在拍摄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人像时,如何选择不同颜色的丝带,如何运用花朵的形态来烘托模特的意境,这些细节都非常讲究。而后期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将数码后期技术与中国画的审美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极具东方意境的画面。他不仅仅教你如何调色,更是教你如何“写意”,如何通过光影的虚实对比,色彩的浓淡变化,来营造出“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朦胧美,让画面充满想象空间。
评分《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书籍,更像是一场关于中国风美学的“寻根之旅”。我一直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那种温婉、含蓄、诗意的东方美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的摄影作品难以真正捕捉到那种精髓。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摄影前期部分,作者对于“场景选择”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他不仅仅局限于介绍一些知名的古迹,而是引导我们去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充满中国风韵味的角落,比如古朴的巷道、斑驳的石墙、甚至是一些带有传统纹饰的窗棂,都能成为绝佳的拍摄背景。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运用光影和构图,来突出人物的古典气质,让画面充满故事感。我曾经总以为拍中国风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美就在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在“人物造型”部分,作者更是将服饰、妆容、发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朝代和主题,来打造出最符合人物气质的造型。例如,作者提到了如何通过眉形的细微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如何通过妆容的浓淡,来营造出清丽或妩媚的东方韵味。这让我明白了,中国风的人像,不仅仅是外在的服饰,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
评分在我漫长的摄影探索过程中,尝试过不少书籍和教程,但《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几年来最满意的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耐心地引导我,如何去发现和捕捉中国风的美。在摄影前期部分,作者对于“人物情绪”的挖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并没有仅仅关注模特的姿势,而是通过大量的引导性语言和互动,来帮助模特释放内心的情感,将那种含蓄、内敛而又充满故事感的东方美,自然地流露出来。我曾经总觉得自己的照片缺乏“灵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模特的神情不够到位。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与人沟通、捕捉情感的过程。作者还强调了“服装与道具的选择”,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选择旗袍、汉服,更是深入讲解了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道具(如团扇、古琴、书卷)来丰富画面的叙事性,让它们成为人物情感和故事的载体。在后期部分,作者的讲解更是让我叹为观止。他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使用PS的工具,更是将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融入到后期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讲解“色彩运用”时,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调色,而是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摄影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通过“水墨画”的质感来处理人物,作者将PS的笔刷、图层混合模式等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水墨晕染的效果中,让画面充满了艺术感和诗意。
评分【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 这本《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在我拿到手的那一刻,就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期待感。我一直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热爱用镜头去捕捉那种古典的韵味,但总是感觉自己的作品少了一点“魂”。之前尝试过不少摄影教程,有的过于理论化,有的则过于零散,很难系统地提升。这次接触到这本书,它的标题就精准地戳中了我的需求——“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光是看这些词,就仿佛看到了我一直追寻的那个方向。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构图和光影的章节,这部分我尤其看重,因为我觉得,好的光影和构图是赋予照片生命力的基础。书里讲解得很细致,不只是罗列一些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运用自然光和人造光,去塑造出带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光影效果。比如,对于如何在室内营造出“窗棂光”的朦胧感,书中有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参数建议,这比我之前摸索了无数次才勉强达到一点效果要高效得多。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对传统绘画、戏曲美学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光影组合能触动人心,为什么某些构图能展现出画卷般的意境。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一种美学上的启迪,让我开始真正理解“韵味”的含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我也注意到,书中关于“场景选择”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以往我拍照,往往就局限于几个熟悉的景点,但这本书引导我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中国风元素,比如古朴的庭院、斑驳的墙壁,甚至是一些带有传统纹饰的家具,都能成为绝佳的背景。作者通过实例告诉我们,如何在平凡的景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美,如何在现代都市中找到那份遗世独立的中国古典气质。这让我对摄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不再受限于“古迹”才能拍出中国风,而是从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汲取灵感。
评分这本书《XH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摄影小白量身定做的“启蒙读物”。我之前对摄影一直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各种理论和技巧太杂乱,学起来费劲。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相机设置、镜头选择,到具体的拍摄场景和光线运用,再到精妙的后期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而且循序渐进,让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像构图”的讲解,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构图法则,而是结合了大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理念,比如“散点透视”、“意境构图”,来教我们如何在拍摄人像时,让画面更具东方韵味。我曾经总以为构图就是把人放在画面中间,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构图还可以如此丰富和有深度。作者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景深”来突出主体,如何通过“引导线”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以及如何运用“留白”来营造意境。这些技巧,让我在拍摄时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在后期处理部分,作者更是将复杂的PS技巧,转化成了一套套简单易懂的“国风调色秘籍”。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 Camera Raw 和 Photoshop,来调整画面的曝光、色彩,以及如何添加一些中国风的特殊效果,比如水墨晕染、古风滤镜等。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高质量的素材包,比如古风纹理、水墨背景等,这些素材的运用,让我的照片瞬间就提升了一个档次,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韵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