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野生兰科植物 兰思仁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 兰思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兰思仁 著
图书标签:
  • 兰科植物
  • 福建植物
  • 野生兰花
  • 植物学
  • 生物多样性
  • 兰花
  • 福建
  • 植物图鉴
  • 兰思仁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84795
商品编码:2947802237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福建野生兰科植物

定价:168.00元

作者:兰思仁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38847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兰思仁、刘江枫、彭东辉、陈世品编*的《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中介绍了福建的自然概况、兰科植物采集与研究历史、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地理分布及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各论为本书特色内容,收录了福建野生分布的 72属154种兰科植物,每种植物都配有图片和在福建省的地理分布图br/>

目录


总论第—章 福建省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 三、地形地貌 四、土壤 五、植被第二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采集与研究简史第三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地理分布 一、闽粤沿海丘陵平原南带雨林区 二、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 三、闽浙赣山地丘陵常绿槠类、半常绿 栎类照叶林区第四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一、开发利用现状 二、致濒因素分析 三、保育对策 各论第五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记述 一、兰科(Orchidaceae)植物特征 二、分属检索表 三、属、种记述 1兜兰属 紫纹兜兰 2斑叶兰属 1斑叶兰 2小斑叶兰 3长苞斑叶兰 4歌绿斑叶兰 5绿花斑叶兰 6高宽叶兰 7多叶斑叶兰 8绒叶斑叶兰 9大花斑叶兰 3血叶兰属 血叶兰 4钳唇兰属 钳唇兰 5叉柱兰属 中华又柱兰 6全唇兰属 1日本全唇兰 2全唇兰 7菱兰属 小片菱兰 8线柱兰属 线柱兰 9金线兰属 1金线兰 2浙江金线兰 10齿唇兰属 1齿爪齿唇兰 2西南齿唇兰 11绶草属 1绶草 2香港绶草 12指柱兰属 指柱兰 13葱叶兰属 葱叶兰 14舌唇兰属 1大明山舌唇兰 2筒距舌唇兰 3尾瓣舌唇兰 4小舌唇兰 5东亚舌唇兰 6密花舌唇兰 15角盘兰属 叉唇角盘兰 16无柱兰属 无柱兰 17兜被兰属 二叶兜被兰 18白蝶兰属 龙头兰 19阔蕊兰属 1触须阔蕊兰 2狭穗阔蕊兰 3撕唇阔蕊兰 20玉凤花属 1小巧玉凤花 2十字兰 3线叶十字兰 4裂瓣玉凤花 葶玉凤花 6橙黄玉凤花 7鹅毛玉凤花 21香荚兰属 南方香荚兰 22盂兰属 1盂兰 2全唇盂兰 23朱兰属 1朱兰 2小朱兰 24头蕊兰属 1金兰 2银兰 25无叶兰属 无叶兰 26鸟巢兰属 西藏对叶兰 27芊兰属 毛叶芋兰 28天麻属 1南天麻 2天麻 3武夷山天麻 29双唇兰属 双唇兰 30白及属 白及 31宽距兰属 宽距兰 32羊耳蒜属 1福建羊耳蒜 2香花羊耳蒜 3见血青 4锈色羊耳蒜 5镰翅羊耳蒜 6长苞羊耳蒜 7广东羊耳蒜 8长茎羊耳蒜 33沼兰属 浅裂沼兰 34无耳沼兰属 无耳沼兰 35小沼兰属 小沼兰 36鸢尾兰属 1小叶鸢尾兰 2无齿鸢尾兰 3小花鸢尾兰 37山兰属 长叶山兰 38美冠兰属 无叶美冠兰 39兰属 1冬凤兰 2多花兰 3建兰 4墨兰 5落叶兰 6寒兰 7蕙兰 8春兰 9兔耳兰 40带唇兰属 1心叶带唇兰 2香港带唇兰 3带唇兰 4阔叶带唇兰 411苞舌兰属 苞舌兰 42黄兰属 黄兰 43鹤顶兰属 1黄花鹤顶兰 2鹤顶兰 44虾脊兰属 1密花虾脊兰 2棒距虾脊兰 3无距虾脊兰 4长距虾脊兰 5三褶虾脊兰 6虾脊兰 7钩距虾脊兰 8翘距虾脊兰 45坛花兰属 锥囊坛花兰 46吻兰属 吻兰 47竹叶兰属 竹叶兰 48贝母兰属 流苏贝母兰 49独蒜兰属 1独蒜兰 2台湾独蒜兰 50石仙桃属 1细叶石仙桃 2石仙桃 51毛兰属 半柱毛兰 52蛤兰属 1蛤兰 2高山蛤兰 53宿苞兰属 玫瑰宿苞兰 54牛齿兰属 牛齿兰 55石斛属 1石斛 2细茎石斛 3铁皮石斛 4剑叶石斛 56厚唇兰属 单叶厚唇兰 57石豆兰属 1芳香石豆兰 2短足石豆兰 3密花石豆兰 4广东石豆兰 5伞花石豆兰 6齿瓣石豆兰 7直唇卷瓣兰 8瘤唇卷瓣兰 9毛药卷瓣兰 10城口卷瓣兰 11斑唇卷瓣兰 12紫纹卷瓣兰 58带叶兰属 带叶兰 59蛇舌兰属 蛇舌兰 60脆兰属 多花脆兰 61匙唇兰属 匙唇兰 62钻柱兰属 蜈蚣兰 63隔距兰属 1尖喙隔距兰 2大序隔距兰 3广东隔距兰 64白点兰属 1长轴白点兰 2黄花白点兰 3台湾白点兰 4小叶白点兰 5白点兰 65异型兰属 广东异型兰 66寄树兰属 寄树兰 67风兰属 风兰 68萼脊兰属 短茎萼脊兰 69钗子股属 纤叶钗子股 70盆距兰属 1美丽盆距兰 2中华盆距兰 3台湾盆距兰 71槽舌兰属 短距槽舌兰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 一、 前言 兰科植物,以其千姿百态的形态、馥郁迷人的香气和高雅脱俗的气质,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是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植物类群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对象。福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省份,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兰科植物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本书旨在系统地梳理和介绍福建省境内的野生兰科植物,为广大植物爱好者、科研工作者、自然保护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一本详实、权威的参考资料。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福建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增强对这些珍稀植物的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绿色的宝藏。 二、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概况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较高,降雨充沛,地形复杂,从沿海平原到高山峻岭,垂直气候带明显,为不同生态习性的兰科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加之福建地处中国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较高的特有性。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境内记录到的野生兰科植物种类数量相当可观,涵盖了兰科的多个亚科、族、属。这些兰科植物的生境十分多样,有的生长在阴凉潮湿的阔叶林下,有的寄生于高大的树干上,有的则扎根于岩石缝隙或高山草甸。它们的形态各异,从微小纤弱的附生兰到体型较大的地生兰,每一株都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福建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在低海拔的滨海地区,可能分布着一些喜暖湿的附生兰;而在中高海拔的山区,则可能发现更多适应凉爽湿润环境的地生兰或岩生兰。一些珍稀濒危的兰科物种,往往对生境要求极为苛刻,仅分布在特定的、未受干扰的区域。 三、 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兰科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庞大和复杂的科之一,其核心特征在于其高度特化的花结构。本书将从宏观到微观,详细介绍兰科植物的典型形态特征,帮助读者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种类。 1. 根系: 兰科植物的根系形态多样,有肉质的粗壮根,也有纤细的丝状根。附生兰的根系常扁平,富含气生根组织,用于附着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与养分。 2. 茎: 兰科植物的茎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匍匐生长的,某些种类具有假鳞茎(球茎),用于储存养分和水分。假鳞茎的形态、大小、数量以及排列方式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3. 叶: 叶片形态变化多端,有线形、披针形、卵形、心形等,单叶或复叶,互生、对生或基生。叶的质地、颜色、脉纹以及是否有叶鞘等,都提供了重要的鉴别信息。 4. 花: 兰科植物的花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通常为两侧对称。典型的兰花由三片萼片和三片花瓣组成。其中,下方的花瓣特化成唇瓣,形态最为奇特,常具有各种附属物,是吸引传粉昆虫的重要结构。花序也多种多样,如总状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5. 果实: 兰科植物的果实多为蒴果,成熟时开裂,释放出数量极其庞大的微小种子。这些种子极小,无胚乳,需要在与特定真菌共生才能萌发,这也是兰科植物繁殖的独特之处。 在分类学上,本书将遵循国际通用的植物分类系统,对福建省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科、属、种的详细划分。每一个属将介绍其共同的特征,再对属内的具体物种进行逐一描述。 四、 福建主要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介绍(示例性,非详尽列表) 为了使本书更具实用性,我们将选取福建省境内具有代表性、分布较广或珍稀性较高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详细介绍。以下为部分示例,具体内容将包含更丰富的物种: 蕙兰属 (Cymbidium): 蕙兰是中国传统名兰之一,福建省也有多种蕙兰分布,如春剑、蕙瓣兰等。它们通常具有假鳞茎,叶片带状披针形,花朵较大,色彩丰富,香气浓郁。我们将详细介绍其形态特征、生境要求以及分布区域。 石斛属 (Dendrobium): 石斛类植物是药用价值极高的附生或半附生兰花。福建沿海及低山地区是许多石斛种类的重要分布区。本书将介绍如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具有代表性的福建石斛种类,阐述其附生方式、茎的形态以及花朵的特点。 折唇兰属 (Calanthe): 折唇兰多为地生兰,其花朵常具明显的唇瓣,形态独特。福建的山地、林下是其主要的生境。我们将介绍如墨兰、白及等常见的折唇兰种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情况。 兜兰属 (Paphiopedilum): 兜兰以其奇特的兜状唇瓣而闻名,是极具观赏价值的野生兰科植物。福建省部分山区可能存在稀有的兜兰种类,本书将对其进行重点介绍,包括其特殊的生境需求和保护现状。 其他属别: 除了上述属别,本书还将涉及如美花兰属 (Cremastra)、虾脊兰属 (Calopogon)、万代兰属 (Vanda) 在福建的分布种类,并对各属的代表性物种进行图文并茂的描述。 对于每一种植物,我们将提供以下详细信息: 中文名及学名: 提供规范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以及可能的别名。 形态描述: 详细描述其根、茎、叶、花、果等各部分的形态特征,突出易于辨识的特征。 生境与分布: 描述其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湿度、土壤类型、海拔等),以及在福建省的具体分布区域和数量。 繁殖与生长: 简述其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和生长习性。 保护现状: 说明其是否为国家或省级保护物种,以及面临的威胁和保护建议。 历史与文化: 可能涉及该植物在传统医药、文学艺术中的应用或提及。 鉴别要点: 提炼出该种与其他相似种的关键鉴别特征。 高清插图或照片: 配以高质量的彩色插图或照片,直观展示植物的形态。 五、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的生态价值与保护 兰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是许多传粉昆虫(如蜜蜂、蝴蝶、蛾类)的重要蜜源和繁殖场所。同时,作为指示性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往往能反映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野生兰科植物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栖息地破坏、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严重威胁着这些珍稀植物的生存。许多兰科物种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本书在介绍物种信息的同时,也将强调其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我们将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推广科学的采挖和利用方式,打击非法盗采行为,积极参与植被恢复和栖息地保护工作。通过普及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共同为保护福建这片珍贵的野生兰科植物宝库贡献力量。 六、 如何利用本书 本书适用于以下人群: 植物分类学研究者: 作为研究福建地区兰科植物的权威参考。 植物爱好者和自然摄影师: 学习识别野生兰花,丰富野外观察经验。 环境保护工作者: 了解珍稀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 科普教育工作者: 为公众普及野生兰科植物知识,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对中药材感兴趣的读者: 了解部分具有药用价值的兰科植物。 本书的编写力求科学严谨,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架起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和保护我们宝贵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七、 结语 福建的野生兰科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标志。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灵,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这片绿色的奇迹,让兰花的芬芳在福建的土地上永远绽放。 (本书的详细内容将包含更丰富、更系统的兰科植物种类介绍、插图、分布图等,以上为内容框架性概述。)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兰思仁》这本书时,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我拿起它。我并非专业的植物学家,但对于那些生命力顽强的野生植物,尤其是兰花,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书名,有一种古典的美感,又透露着一份沉静的探索精神。它不像那些标题党式的书名,而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目了然。我好奇的是,这本书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来呈现福建的野生兰科植物?是纯粹的图鉴,还是包含着作者在野外考察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物种识别信息,配以高质量的实拍照片,最好还能有手绘插图,能够细致地展现兰花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这些野生兰花生长的故事,比如它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如何与其他生物共存,以及它们在福建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的书名“兰思仁”仿佛在诉说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与兰花、人与自然的故事,我想,这其中一定充满了温情和智慧。

评分

初次见到《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兰思仁》,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山野幽兰,清新脱俗的画面。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深邃的意境,仿佛能听到风拂过兰叶的沙沙声,闻到泥土中散发的芬芳。对于我这样对自然怀有深切热爱,又尤其钟情于兰花那种坚韧又纤弱之美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令人期待的宝藏。我好奇这本书将如何描绘福建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野生兰花,是会以严谨的学术视角,还是会以散文诗般的笔触?它是否会揭示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不为人知的兰花秘境?我期待书中能有精美的插图,将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兰花跃然纸上,让我能近距离地欣赏它们的绝世风姿。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传递出保护这些珍稀植物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并激发我们去守护这份自然馈赠。这本书的书名“兰思仁”本身就寓意深长,我猜想其中可能蕴含着作者对兰花的情感,对自然的敬畏,亦或是对某种精神的寄托。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走进兰花的奇妙世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评分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兰思仁》这个名字,在我的认知里,立刻与“神秘”、“珍稀”、“自然之美”这些词汇联系了起来。我常在想,在福建这样拥有复杂地形和丰富植被的地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野生兰花种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些隐秘世界的窗口。我期待它能是一本充满学术严谨性的著作,能够详细地介绍福建地区所有已知的野生兰科植物,包括它们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殖生物学等等。也许,书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研究方法和技术,让我得以窥见植物学家是如何进行野外调查和物种鉴定的。更让我着迷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知识罗列,而是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这些兰花在福建的生存故事。它们是如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它们与哪些昆虫、鸟类有着特殊的联系?甚至,它们是否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着某种渊源?书名“兰思仁”让我觉得,这本书背后一定有一个充满情怀的作者,他/她对兰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将这份感情融入了对自然的探索之中,这份“仁”或许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或许是对知识的传承。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往往藏匿在最原始、最质朴的环境中,就像那些在山林间默默绽放的野生兰花。《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兰思仁》这个书名,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野趣的向往。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为我展现怎样的福建野生兰花图景。我期待它能是一本视觉上的盛宴,用高清、细腻的图片,记录下每一株兰花的独特神韵。那些或淡雅、或浓烈的色彩,那些或精巧、或舒展的姿态,都应该被完美地呈现出来。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展示“是什么”,更能告诉我“为什么”。例如,为什么某种兰花只生长在特定的海拔高度?为什么它需要某种特定的授粉者?这些背后蕴含的生态智慧,是我最为好奇的。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走出书本,去亲身感受这份自然之美。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兰花观赏的地点建议?是否会倡导一种负责任的观赏方式?书名中的“兰思仁”三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一种对生命脉络的深深体悟,充满了人文关怀。

评分

这本书,简直像是一场意外的惊喜,恰逢其时地闯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一直觉得,那些藏匿于山林间的野生兰花,是大自然最私密的馈赠,它们往往比人工栽培的品种更加野性、更加原始,也更加珍贵。《福建野生兰科植物:兰思仁》这个书名,首先就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它明确地将焦点锁定在福建的这片土地和这群植物上,让人觉得内容会有条理,有深度。我脑海中立即勾勒出一幅画面:作者带着放大镜,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仔细辨认着每一株兰花,记录它们的特征,拍摄它们的影像。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介绍福建地区不同种类野生兰花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境条件,甚至可能包括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药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不仅传授知识,更能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比如,在描绘某一种兰花生长的艰难环境时,它是否能引发我们对生命顽强力的思考?在介绍某个濒危品种时,它是否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这本书的书名“兰思仁”让我觉得,作者不仅是对兰花有研究,更是怀揣着一份对自然、对生命的“仁爱”之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