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定价:49.80元
作者:李本鑫,张清丽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381372
字数:
页码:3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施步骤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使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零距离”结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按照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实际需要分为6个项目、32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有园林植物昆虫识别技术、园林植物病害识别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草坪病虫草害和外来生物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每个项目均设有项目说明、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完成项目所需材料及用具、达标检测和PPT课件,可供学生和教师参考及使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及植保工、花卉工、绿化工等工种相关内容的培训用书。
目录
前言
绪论
项目1 园林植物昆虫识别技术
任务1 昆虫外部形态识别技术
任务2 昆虫内部器官识别技术
任务3 昆虫生物学特性识别技术
任务4 昆虫生活习性识别技术
任务5 园林昆虫主要类群识别技术
任务6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任务7 园林植物害虫调查技术
任务8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项目2 园林植物病害识别技术
任务1 园林植物病害症状识别技术
任务2 非侵染性病害识别技术
任务3 真菌性病害识别技术
任务4 细菌、病毒等病害识别技术
任务5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任务6 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任务7 园林植物病害调查技术
任务8 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项目3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任务1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任务2 农药性状观察与质量鉴别
任务3 常用农药的配制与使用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项目4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技术
任务1 食叶害虫之蛾类的防治技术
任务2 食叶害虫之甲虫类、蝶类等的防治技术
任务3 枝干害虫的防治技术
任务4 吸汁害虫的防治技术
任务5 地下害虫的防治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项目5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任务1 叶、花、果病害的防治技术
任务2 枝干病害的防治技术
任务3 根部病害的防治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项目6 草坪病虫草害和外来生物防治技术
任务1 园林杂草识别技术
任务2 园林杂草防除技术
任务3 草坪害虫防治技术
任务4 草坪病害防治技术
任务5 园林外来生物防治技术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取1只活蜚蠊,沿体躯两侧剪开,用镊子将其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蜡盘中,掀去背壁,使背壁的腹面向上,在镜下观察,可见在头、胸部内是较短的一段动脉直管,心脏包括许多连续的心室,每个心室略膨大,心室腹面的两侧附有三角形排列的翼肌,并可见到背血管下的一层背膈。
六,蝗虫神经系统的观察
取1只蝗虫,剪去足和翅,并用剪刀在复眼四周剪1圈,将头壳剪多个裂口,再用镊子将复眼外壁和头壳撕去,后把头部固定在蜡盘内加水淹没,在镜下小心地撕去肌肉,以便观察脑的组成。用剪刀从蝗虫的腹部末端沿背中线剪至前胸前缘,再由剪口处把体壁分开,固定于蜡盘内,用镊子除去生殖器官,加入清水置于镜下进行观察:首先可见到食道上面包围着围咽神经,将食道剪断并揿上去,或轻轻地拉掉食道和其他部分消化道,用剪刀将幕骨桥的中间部分剪去,则可见一条白色的咽下神经节,上有3对神经分别通向上颚、下颚及下唇。
七、内分泌腺体的观察
将家蚕幼虫自背中线剪开,用剪刀平剪头部,然后用针斜插固定于蜡盘内,在镜下仔细地移除消化道两侧的丝腺和脂肪体、肌肉等,再用水冲洗干净,然后观察。
1.前胸腺的观察
找到家蚕幼虫前胸气门的位置,可见到由前胸气门向体内伸出的气管丛,用镊子小心除去气管丛,在前胸气门的气管丛基部,靠近体壁处,即可看到透明、膜状的前胸腺。
2.心侧体和咽侧体
用剪刀从家蚕幼虫头顶剪开,沿蜕裂线主干剪至口器上方,将头部和胸部打开,固定于蜡盘中,用水淹没,在解剖镜下用镊子剔除头部肌肉,当露出脑后,在脑后方消化道两侧仔细寻找,可见到2对近似球状的腺体,前方的1对为心侧体,后方的1对为咽侧体。
……
序言
这本书我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本来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这一块了解不多,感觉理论性会比较强,枯燥乏味。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它不是那种只堆砌概念和理论的教材,而是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实操指导。书中对各种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简直是图文并茂,生动极了,就像带着我亲临现场去观察一样。比如,提到某种病害时,它会配上高清的病斑照片,还会细致地描述叶片、茎干、根部等不同部位的症状表现,以及在不同生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差异。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比如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栽培管理等因素,都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这让我不仅知道“长什么样”,还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想要从根本上理解问题,而不是仅仅记住几个防治方法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一点点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和掌握防治的要领,而不是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概念。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要点。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因为它减少了很多理解的障碍。很多时候,我会在阅读过程中,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自己植物园里遇到的类似情况,并且开始尝试书中的方法。它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重点都有清晰的阐述,这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园林植物管理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还会提及一些比较新的、环保的防治技术,让我感觉这本书的时效性很强,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让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能够帮助我提前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它不是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介绍,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去指导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防治策略上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化学农药,而是更加侧重于绿色、生态的防治理念。书中详细介绍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园艺栽培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并且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剪、通风、排水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何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甚至是如何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这些内容让我觉得,防治病虫害不仅仅是“治病”,更是一种“养护”和“管理”的艺术。而且,它还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觉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上手。例如,在介绍某种生物防治技术时,它会明确告知何时施用、如何施用、剂量是多少,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环境条件。这种详细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打理我的植物。
评分坦白说,作为一个园林爱好者,我曾经对一些书中的防治方法感到困惑,因为它们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转化为实际操作。但这本书不同,它非常接地气。比如,在介绍某种病害的发生原因时,它会结合实际种植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施肥不当、浇水过多或过少、通风不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忽略的细节。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农药选择和使用的指导,不仅仅是列出名称,还会详细说明作用机理、适用范围、安全用药剂量以及注意事项,这对于避免误用和滥用农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非常有意义。我尤其欣赏它在植物健康管理方面的强调,它不仅仅关注如何“救治”生病的植物,更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让植物保持健康,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种“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贯穿了全书。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方面面。我之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需要翻阅很多资料才能找到答案,而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把大部分常见和重要的知识都整合在一起了。它对不同类型植物,比如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在病虫害防治上的侧重点也做了区分,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书中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病虫害,比如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等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发生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绍一些防治方法时,还会给出一些“小贴士”,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经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防治工作。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结构清晰,语言也易于理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