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理論及應用研究
定價:58.00元
作者:王秀峰,馬俊麗
齣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67169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為研究對象,結閤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比外山地生態農業發展前沿動態,係統闡述瞭現態農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介紹瞭生態農業發展願景,並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瞭西南地區山地地貌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和不足,藉鑒參考學科發展先進理論,提齣瞭作者的意見和建議。
目錄
上篇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理論分析
章 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理論與現實背景
1.1 發展生態農業的現實背景
1.2 生態農業的概念與內涵
1.3 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與特徵
第2章 生態農業發展理論外研究現狀
2.1 國外的研究
2.2 的研究
第3章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係統運行機製研究
3.1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特點
3.2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三維'復閤係統內部機理分析
3.3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三維'復閤係統運行評價 ---基於貴州的實證
3.4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三維'復閤係統運行機製設計
第4章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係統分析
4.1 西南山地的自然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4.2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的發展背景
4.3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的建設成效
4.4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68
第5章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環境與條件
5.1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優勢和潛力
5.2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製約因素
第6章 外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及其對西南山地的 適宜性分析
6.1 國外主要國傢的生態農業發展概況
6.2 外主要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及其適宜性分析
第7章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模式分析及戰略選擇
7.1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選擇的基本思路
7.2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的發展原則、目標與任務
7.3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選擇的基礎
7.4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統籌選擇
7.5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主導産業選擇與培育
第8章 西南山地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措施
8.1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整體發展的對策措施
8.2 西南五省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下篇 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理論應用案例
第9章 平塘縣生態農業發展戰略總體規劃
9.1 平塘縣生態農業發展戰略規劃的依據
9.2 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
9.3 發展戰略模式與階段發展目標
9.4 主導産業的確定及主要産業布局
9.5 規劃實施與實現規劃目標的對策措施 170 目錄
0章 平塘縣林業發展戰略規劃
10.1 林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10.2 林業發展的內部條件
10.3 林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10.4 重點項目安排
10.5 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1章 平塘縣生態種植業發展戰略規劃
11.1 生態種植業發展戰略規劃的依據
11.2 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及發展目標
11.3 重點發展項目安排
11.4 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2章 平塘縣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戰略規劃
12.1 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的意義和製定規劃的作用
12.2 規劃的外部機遇
12.3 規劃的內部條件
12.4 發展的優勢與潛力
12.5 存在的問題與製約因素
12.6 總體要求與發展目標
12.7 空間布局與重點項目安排
12.8 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3章 平塘縣生態畜牧業發展戰略規劃
13.1 規劃依據及年限、範圍
13.2 規劃的內外部環境分析
13.3 規劃指導思想及原則
13.4 重點項目建設
13.5 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255
4章 六盤水市生態茶産業發展規劃
14.1 六盤水市發展生態茶産業的機遇與必要性
14.2 六盤水市發展生態茶産業的內外部環境分析
14.3 規劃指導思想及發展目標
14.4 六盤水市茶産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14.5 資金籌措與效益分析
14.6 發展對策及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對於我來說,這部關於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著作,是一次富有啓發性的閱讀體驗。我一直對如何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下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感到好奇。書中關於重慶山區柑橘産業的生態化改造,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不僅僅關注柑橘種植的技術層麵,更深入地分析瞭産業發展背後所涉及的生態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相互關聯。我特彆對書中提齣的“柑橘林下套種”模式感到興趣,這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還能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健康。書中對農藥化肥減量增效,以及如何通過生物防治和有機肥替代來降低環境汙染的詳細論述,讓我看到瞭實際操作的可行性。此外,作者在探討如何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生態農業”的模式,拓展産業鏈,增加農戶收入時,也提供瞭許多富有創意的想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如何通過建立閤作社等組織形式,增強農戶在市場競爭中的議價能力,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是對鄉村社區發展模式的一種探索。
評分作為一名對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在這本關於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著作中找到瞭許多啓發。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貴州喀斯特地區生態脆弱性與農業發展的相互製約關係進行瞭詳盡的研究。作者沒有迴避該地區土地石漠化、水資源短缺等嚴峻挑戰,而是從理論層麵深入探討瞭這些問題是如何在曆史進程中形成,並如何深刻影響當地農業的模式。隨後,書中提齣的“山地特色經濟林果業”的扶持政策,以及針對性的技術推廣和市場對接策略,讓我看到瞭解決問題的可行路徑。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小而美、特而優”的山地農産品品牌打造的構想,這不僅是對傳統農耕文化的尊重,更是對未來農業現代化方嚮的一種探索。書中對社區參與式發展模式的強調,也讓我看到瞭村民在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如何通過賦權和培訓,讓他們成為可持續農業的積極實踐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宏觀的政策倡導與微觀的實踐操作相結閤,為西南山地地區復雜多樣的農業發展睏境提供瞭一套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
評分這部關於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著作,我一直頗為關注。我尤其對書中對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的生態係統恢復與可持續利用的案例分析感到著迷。書中並非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深入剖析瞭當地居民在傳統耕作模式下,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坡度、水源和土壤特性,構建瞭一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體係。章節中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論述,特彆是在梯田水生生物的維持和保護方麵,提供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我記得書中詳細介紹瞭當地特有的水稻品種及其在生態循環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種植特定的經濟作物來增加土壤肥力,減少對化肥的依賴。作者在描述當地村民的傳統智慧時,那種樸實而深刻的生態倫理觀躍然紙上,讓我深刻體會到人與自然之間血脈相連的關係。讀到這部分時,我仿佛置身於那層層疊疊的綠色梯田之中,感受著微風拂過稻穗的沙沙聲,以及清澈溪水潺潺流淌的生命力。雖然本書的重點是理論和應用,但它卻成功地將冰冷的學術概念轉化為生動的生活圖景,讓我對西南山地的農業發展有瞭更為立體和感性的認識。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嚮充滿好奇,這部關於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著作,給瞭我許多思考。我尤其對書中對於青藏高原東緣農牧交錯帶的生態農業模式進行瞭細緻的描繪。作者沒有將這一區域的農業發展簡單地歸結為“落後”或“傳統”,而是深入挖掘瞭當地居民在嚴酷自然條件下,與高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獨特耕作和放牧方式。書中對於如何平衡遊牧與定居農業,如何利用當地特色植物發展生態畜牧業,以及如何通過發展高附加值的農産品來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探討,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生態補償機製”在這一脆弱生態區域的應用研究,它揭示瞭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製,鼓勵當地居民主動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此外,作者在討論農牧民的文化認同與生態保護意識之間的關係時,也展現瞭深刻的人文關懷。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極端環境下,農業發展並非隻能走嚮破壞,而是可以通過創新和智慧,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評分我近期閱讀瞭這部關於西南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著作,深感其學術深度和實踐價值。讓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四川盆地邊緣山區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分析。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農業視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部門,而是將其置於整個區域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係統中進行考察。我特彆關注到書中對“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在四川山區推廣的探討,特彆是如何將畜禽養殖、農作物種植和沼氣利用等環節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閉環的資源利用體係。文中對農戶在生態農業轉型過程中的經濟效益和生活水平變化的實證研究,提供瞭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此外,書中對如何利用當地豐富的生物資源,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農産品,並通過品牌建設和電子商務等渠道拓展市場的策略,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在論述中,並沒有迴避科技推廣的難度和農戶接受程度的差異,而是提齣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例如建立示範基地、開展技術培訓、提供政策補貼等。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探討,更是對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深度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