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內科學(第15版)(160萬讀者嚮您推薦!一部暢銷65年的傳世精品專著!中國內科醫生成長經典讀物案頭書!)
附贈《<實用內科學>傳奇》讀本和28分鍾紀錄片!79個二維碼增值服務(視頻+PPT+圖錶+病例等)
目錄
上冊
第一篇 緒論
第二篇 分子生物學基礎與臨床
第三篇 醫學遺傳學概論
第四篇 疾病的免疫學基礎
第五篇 臨床微生物學概論
第六篇 臨床藥理學概論
第七篇 循證醫學概論
第八篇 腫瘤學概論
第九篇 老年醫學
第十篇 感染性疾病
第十一篇 化學、物理因素所緻疾病
第十二篇 循環係統疾病
第十三篇 呼吸係統疾病
第十四篇 危重病醫學
下冊
第十五篇 消化係統疾病
第十六篇 血液係統疾病
第十七篇 泌尿係統疾病
第十八篇 內分泌係統疾病
第十九篇 新陳代謝性疾病
第二十篇 營養性疾病
第二十一篇 免疫性疾病
第二十二篇 風濕性疾病
第二十三篇 神經係統疾病
第二十四篇 精神障礙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全麵,編寫嚴謹,從臨床實際齣發,重點突齣診斷與治療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對內科疾病各病種有關病因、發病機製、診斷和治療方麵的新進展和新理念都盡可能予以反映。本次修訂在結構上對某些篇章和目錄作瞭重新編排;增加瞭一些被遺漏的病種,以實現“凡能遇到的病種,在本書都可以查到”的目標;各章節內容更新達1/3;改進索引詞的編寫,增加雙級索引;增加二維碼增值服務,實現富媒體紙數融閤;隨書贈閱《<實用內科學>傳奇》讀本和視頻。
作者介紹糾錯
林果為,1936年生。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山醫院終身教授。曆任《實用內科學》第13~15版主編。主要從事臨床血液學工作,特彆在血液病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方麵有極深造詣。
王吉耀,1944年生。復旦大學內科學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係主任。國傢有突齣貢獻的消化病、肝病和臨床流行病學專傢。我國臨床流行病和循證醫學的創始人之一。長期從事胃腸病及肝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
葛均波,1962年齣。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1987年起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嚮為冠心病的發病機製、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案優化。
編輯推薦
專業的綜閤性大型工具書和參考書,從第一版齣版至今已曆60年。閱讀對象是全國各級醫院內科醫師包括內科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以及內科領域各級學科的專科醫師,作為掌握非本專科的內科疾病診治用的參考書,以優化其處理各科內科綜閤情況的能力。本書的特色是"實用",介紹各種內科疾病和綜閤徵的診斷方法、診斷標準和成熟的治療方法,對各病種有關病因、發病機製、診斷和治療方麵的新發展都盡可能予以反映,但主要從臨床實際齣發,而不是從基礎醫學角度進行深入的論述。
作者介紹
陳灝珠,中國工程院院士。1924年生,廣東新會人。1949年畢業於前國立中正醫學院本科。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心管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訓閤作中心主任和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心血管病防治專傢委員會顧問,教育部重點學科和上海市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顧問,上海健康教育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名譽副會長,上海食療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內科雜誌》和《中華心血管病雜誌》顧問。從事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60年,對內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學、侵入性診斷和治療、電起搏和電復律治療危重心律失常、我國人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醫結閤治療、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與溶栓機製等方麵的研究有甚深造詣。為我國心血管病侵入性診斷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在國內率先作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1973年)。在國內外首先用超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搶救“奎尼丁暈厥”成功(1976年)。在國內率先作血管腔內超聲檢查的研究(1991年)。曆年任國內外雜誌發錶論文、述評、綜述等600餘篇,編著和主編圖書12本,參編圖書30餘本;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奬2項,部、省級科技和教學重大成果或一等奬8項,其他等級奬11項,醫療工作立功2次。2003年獲上海市醫學榮譽奬,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科研院所長奬,2006年獲中華醫學會中國介入心髒病學終身成就奬。培養博士後4位、博士生41位、碩士生24位。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醫學參考書,不僅要有全麵的內容,更要有清晰的邏輯和易於理解的錶述。《實用內科學》第15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每一個疾病時,都遵循瞭一個非常係統化的框架。從疾病的定義、病因、病理生理,到臨床錶現、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彆診斷,再到治療方案和預後,層層遞進,條理清晰。即使是對於一些復雜或少見的疾病,也能通過嚴謹的邏輯推理,引導讀者逐步找到診斷和治療的方嚮。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這些可視化元素極大地提高瞭閱讀效率,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我經常在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時,會翻閱這本書,通過關鍵詞檢索,很快就能找到相關的章節,然後順著思路往下讀,往往能獲得啓發。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們非常懂臨床醫生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哪些睏難,並且努力用最簡潔、最有效的方式將知識傳達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太全麵瞭,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幾位老師主編的《實用內科學》第15版,我拿到手簡直是欣喜若狂。從目錄就能看齣它的分量,從心血管到呼吸、消化、內分泌,再到腎髒、血液、神經,甚至包括瞭風濕免疫、感染、老年醫學、急診醫學等各個內科分支,幾乎囊括瞭所有常見和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每一章的編排都非常清晰,病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診斷要點、鑒彆診斷、治療原則、預後等內容都逐一列齣,而且很多疾病還附帶瞭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推薦。我尤其喜歡它在疑難病例分析和鑒彆診斷方麵的論述,非常係統,能夠幫助我快速梳理思路,避免漏診誤診。對於一些復雜的疾病,書中還給齣瞭詳細的鑒彆流程圖,非常有指導意義。此外,本書的文字錶述嚴謹準確,醫學術語規範,參考文獻的引用也都很到位,體現瞭主編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在身邊悉心指導,讓我對內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和係統。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實用內科學》第15版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的厚重感。上下兩冊,滿滿的知識,感覺像抱住瞭一座醫學的寶庫。翻開目錄,從最基礎的癥狀學到各個專科的疾病,幾乎無所不包。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的實用性,很多內容都直接關係到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處理一些常見但又容易混淆的疾病時,書中提供的鑒彆診斷要點非常精煉,能夠幫助我快速抓住關鍵。而且,對於一些治療方案,也列齣瞭不同級彆、不同階段的選擇,並給齣瞭相應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這對於規範臨床實踐非常有幫助。我個人對一些新興的內科領域,比如精準醫學和個體化治療,一直很感興趣。在這本書中,我也看到瞭不少這方麵的論述,雖然不是專門的專著,但作為一本綜閤性的工具書,它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瞭解這些前沿的動態,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總的來說,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其廣度和深度並存,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臨床醫生學習和參考的需求。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遠不止於一本簡單的醫學教科書。它更像是一部內科臨床工作的“行動指南”。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在內容的編排和呈現上,非常貼近臨床實際。比如,在討論一些疾病的治療時,它不會僅僅羅列藥物名稱,而是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的閤並癥、年齡等因素,給齣不同層級的治療建議。這種個性化的指導,對於提高臨床療效至關重要。我還發現,書中對於一些罕見病或疑難雜癥的介紹,也相當到位,即使不是科室裏的常見病,也能從中找到相關的綫索,幫助我們拓寬診療思路。另外,作為一本綜閤性工具書,它在信息的獲取上也做得非常便捷。上下兩冊的結構,加上詳實的目錄和索引,使得查找特定信息變得非常容易。我常常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因為信息的零散而耗費大量時間,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節省瞭我不少寶貴的精力,讓我能更專注於疾病本身的研究和處理。
評分我是一名剛開始接觸內科臨床工作的醫生,對於很多疾病的認識還比較初步。拿到《實用內科學》第15版之後,感覺像是找到瞭一個強大的後盾。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權威性和全麵性。由幾位國內頂尖的內科專傢主編,內容涵蓋瞭內科的各個領域,而且更新及時,緊跟醫學發展的步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常見病、多發病的論述,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有非常詳細的指導。比如說,當我遇到一位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我可以在書中找到關於冠心病的最新診斷標準、心電圖解讀、藥物治療選擇以及介入治療的適應癥和禁忌癥等等。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臨床決策支持的信息,比如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比較,這對於我這個初學者來說,能夠幫助我建立起更規範的診療思路。另外,我還注意到這本書附贈瞭網絡增值服務,這對於拓展我的學習渠道,接觸到更多更新的醫學資源,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