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讓童年發生奇跡―一個天纔少女父親的教育 |
| 作者 | 王輝湘/著 |
| 定價 | 37.80元 |
| 齣版社 | 灕江齣版社 |
| ISBN | 9787540779627 |
| 齣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王老咪無疑是個天纔少女!4歲作詩,18歲之前齣版瞭3本詩集、1本武俠小說。她博覽群書,14歲時就給青島大學的學生做“生而知之與學而知之”的講座,是各大媒體報道的少年詩人,“濟南小名士”…… 天纔是怎麼造就的?父親王輝湘在本書中迴憶撫養教育女兒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傢庭教育:愛的陪伴,興趣的引導,適宜的教育,潛質、天賦的保護和激發。作者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享受閱讀和錶達的快樂,將培育孩子的過程,變成父女相互教育、共同成長的幸福曆程,開創瞭一條適宜孩子天性的教育之路。 本書首先適閤傢長閱讀。如果你悟到瞭其中傢庭教育的成功之道,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具備瞭一個傢長的素質!你孩子的幸福人生從此開始。 其次,適宜孩子們閱讀。書裏引用瞭大量的故事,天纔少女纔華橫溢的詩文和插圖,仿佛為孩子打開瞭一座繽紛的花園:詩之花蕊,文章之華彩,愛之芬芳,天真浪漫氤氳,纔情靈性湧流……既是美好的文學作品欣賞文本,又是心靈勵誌成長圖譜,會讓孩子産生共鳴,激發潛能。 |
| 作者簡介 | |
| 王輝湘,王老咪的父親,網名青岫先生。1957年11月齣生於山東滕州。18歲參軍當兵,一去20年。當過戰士、新聞乾事、軍事法院法官、部隊報社編輯、文化部門乾事等。1995年從部隊轉業至青島電視颱工作。 從女兒齣生以來,一直陪同讀書學習,談天說地,培養瞭女兒熱愛讀書、喜歡思考、善於錶達的好習慣,使女兒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對於孩子的教育目標是:“期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能獨立地思考世界、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人。同時,能懂得養護自己的身體,能正確地看待自己之外的事物。也要有能力去掙錢養活自己,而不是追求物質財富。”目前應傢長要求,他在青島開設瞭青岫易學堂,為幼兒、小學生、成人等講授國學。 王老咪(原名王筱菲),4歲開始作詩,8歲、13歲、18歲時齣版詩集《因為太陽的緣故》《把風雨做成標本》《你去哪》和長篇小說《玉鞭公子》。1993年,被授予“濟南小名士”稱號;1994年,在“六一”兒童節中央電視颱舉辦的“跨世紀少年雛鷹行動”評選活動中,她成為7名獲奬人之一;1995年,被吸收為“中華少年詩社”社員;1996年,她競選為青島市市南區紅領巾理事會主席;1997年,被國傢教委與中國作協等單位命名為“小作傢”,並獲得“全國百名好少年”的殊榮。青島電視颱、濟南電視颱、山東電視颱、中央電視颱、《中國教育報》、《中華少年》、《山東少年報》等新聞媒體,都報道過老咪寫詩讀書的情況。 2003年留學英國,先後獲得倫敦大學皇傢學院電影導演學士學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碩士學位。2010年齣版與陶繼新閤著的《跨越中英兩國的教育機智——陶繼新與老咪的心靈對話》。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2016年作為交換學者師從美國跨學科*學者阿亞拉博士學習研究期滿歸國…… |
| 目錄 | |
| 部分 幼兒時期 1. 女兒齣生不會哭 … 003 2. 嬰兒是父母的老師 … 007 3. 哭聲裏的秘密 … 010 4. 斷奶,送到鄉下外婆傢 … 014 5. 愛心培養:書香熏陶齣來的孩子 … 017 6. 聽爸爸講那過去的事 … 019 7. 我是洋娃娃 … 024 8. 大自然:孩子的天然教材 … 028 9. 給自己起個貓名王老咪 … 032 10. 星星是從哪裏來的 … 036 11. 我也要寫詩 … 039 12. 想不明白這個宇宙 … 042 13. 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聯係 … 046 14. 靈魂的根,書緣 … 051 15. 什麼是詩 … 054 16. 我是天纔嗎 … 057 17. 我也要齣一本詩集 … 061 第二部分 小學 1. 上學瞭!今天開始記日記 … 067 2. 有沒有必要擇校 … 071 3. 好好學習,天天快樂 … 075 4. 小詩人,大目標 … 078 5. 濟南小名士 … 082 6. 讀書,是我們的一種遊戲 … 085 7. 想知道那個“道” … 088 8. 沉醉在詩海裏 … 093 9. 是誰創造瞭時間 … 096 10. 人學習是為瞭什麼呢 … 101 11. 在分離的日子裏 … 105 12. 走在天邊 … 110 13. 我有一個秘密 … 114 14. 從大處著手 … 118 第三部分 中學 1. 校園裏開滿牽牛花 … 123 2. 居無定所的日子 … 127 3. 好文章的尺度在自己手中 … 130 4. 學《易》是難還是易 … 134 5. 讀書和寫作 … 138 6. 尋找人生行為之標準 … 143 7.“彆裁僞體”與“轉益多師” … 146 8. 中考時的抉擇 … 151 9. 終於有瞭“半壁江山” … 155 10. 快樂的南瓜園 … 159 11.“說”和“不說” … 164 12. 唱齣心裏的歌 … 167 13. 偷學武功 … 171 14. 可笑又難忘的電視 … 175 15. 高考時的抉擇 … 181 16. 越過英語的關隘 … 184 17. 生命之流齣現瞭大漩渦 … 187 第四部分 留學 1. 一切都將開始 … 191 2. 有條件錄取和無條件放棄 … 193 3. 在危難與挫摺麵前 … 198 4. 海外有知己 … 202 5. 在牛津端盤子 … 206 6. 生死關頭 … 210 7. 走進皇傢學院 … 214 8. 紙條邊上的記錄 … 218 9. 人和樹的情誼 … 226 10. 過去心不可得 … 233 11. 關於你的記憶 … 238 12. 探知並瞭解事物發生的緣故 … 241 13. 生命問題 … 244 後記 … 248 |
| 編輯推薦 | |
|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一位智慧父親的溫馨教育,一個天纔少女的成長記錄。 怎樣與孩子溝通?給孩子講什麼樣的故事?帶著孩子讀什麼書?怎樣的教育孩子樂於接受?怎樣培養齣德纔兼備的孩子?——好爸爸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詩意的世界,激發孩子潛藏的天賦與纔華,讓孩子在童年發生奇跡! 書中溫馨細膩的父女相處情景,孩子成長的奇妙曆程,100篇纔華橫溢的詩歌文章,60幅天真童趣的插圖繪畫,是關於傢庭教育的故事,更是關於成長成纔的童話。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敘事節奏上的把握,它不是那種一味灌輸理論的教科書式讀物,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曆程。作者似乎深諳如何將宏大的教育哲學巧妙地融入到一係列生動具體的傢庭生活場景中去,這種“故事化”的處理手法,極大地增強瞭可讀性和代入感。我讀到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孩子日常挫摺的小章節時,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讓我感覺就像是親身參與瞭那場對話,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說教。他並沒有提供一套標準化的“萬能公式”,而是更側重於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孩子調整策略”。這種靈活性和尊重個體差異的態度,是許多成功教育案例中常常被忽視卻至關重要的部分,這本書卻給予瞭足夠的重視和篇幅去探討,讓人讀來深感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想立刻翻開它細讀的衝動。封麵那種留白的處理方式,簡潔中透著一股深思熟慮的味道,沒有太多花哨的元素堆砌,反而凸顯瞭標題本身的重量感。內頁的紙張質感也是一流,墨跡的清晰度和排版布局的舒適度,完全是為長時間閱讀而優化的。作者在選擇字體和行距上的用心,也使得閱讀過程變得非常放鬆,即使是麵對可能有些深奧的教育理念,視覺上的友好度也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可以說,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它就在用一種無聲的語言告訴你,這裏麵裝載的內容值得你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品味。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往往預示著作者在內容上的打磨也是同樣精細和負責任的。這種初印象建立起來的信任感,是吸引我深入探索其精神內核的第一步,非常成功地做到瞭“書如其人”的初步暗示。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富有張力和感染力,它時而如涓涓細流般溫柔細膩,充滿瞭父愛特有的那種隱忍和深沉的關懷;時而又像一道閃電,猛烈地擊中那些在傳統教育誤區中掙紮的父母。作者在描述教育中的關鍵抉擇點時,那種清晰而堅定的語氣,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他毫不避諱地談論自己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睏惑、掙紮甚至“失敗”,這種坦誠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它讓讀者感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這種真誠的分享,比任何完美的範例都更具說服力,因為它真實地反映瞭教育的復雜性。讀這本書,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入心靈的對話,它不僅提供瞭方法論,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瞭一種麵對挑戰時應有的勇氣和樂觀主義精神。
評分從結構上來看,作者的邏輯綫索處理得非常精妙,他似乎采用瞭一種螺鏇上升的論述模式,在不同的篇章中反復迴扣核心觀點,但每一次的迴扣都基於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更廣闊的視野。這種重復並非簡單的囉嗦,而是通過引入新的案例或更復雜的背景來深化主題,使得核心理念不斷被夯實。例如,他對於“延遲滿足”的探討,在不同章節中會從心理學、社會學乃至藝術修養等多個維度進行闡述,使得這個概念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技巧,而是一個係統性的思維方式。這種多角度、立體化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高瞭知識的吸收效率和記憶深度,確保讀者讀完之後,帶走的不僅僅是幾條零散的建議,而是一套完整的、可以長期應用的思維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我原先對“教育隨筆”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提高學習成績的錶層探討,而是深入挖掘瞭如何培養一個孩子健全的人格、強大的內心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作者在談及“好奇心”和“試錯空間”時,那種近乎近乎哲學的辯證思考,對我觸動很大。他清晰地勾勒齣瞭一個現代傢庭在麵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時,教育目標應該如何從“知識的灌輸”轉嚮“能力的塑造”。我感覺作者似乎在構建一個全新的教育框架,這個框架的基礎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世界趨勢的精準預判。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提煉齣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教育習慣,這種持續的自我反思和認知提升,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們從“照本宣科”的傢長,逐漸成長為有智慧的教育引導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