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
定价:40.00元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5296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采用了“图解”的表达方式,以“就这几招”的维修技能讲解为主线,引出了浓郁的“维修江湖”气息,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可读性、实用性俱佳。
注重技能讲解,侧重维修实战,弱化理论,强化方法,将电子产品维修方法技巧归纳为“几招”,即学即用,实用性强,含金量高。
独特的表现形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分篇分招,营造浓郁的“维修江湖”气息,大大提升可读性,学习维修技术从此不再枯燥乏味。
以图解的形式,大量配以维修实物照片图,将维修过程、操作方法技巧全面展现,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维修要诀。
形式编排多样,书中设置“武功秘籍”、“内功心法”等诸多板块,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令读者感觉学习事半功倍,掌握维修技术并非高不可攀。
内容提要
《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将武侠特色融入到电子产品维修的学习之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并与专业培训特色紧密结合,将智能手机维修的技能学习过程按照智能手机维修高手的“修炼历程”展开,让学习者清楚掌握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 首先,在“练功基础篇”,将智能手机维修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根据难易程度划分成3级:练功基础级——初入江湖,先扎马步;练功基础第二级——安身立命,兵器当家;练功基础第三级——内外兼修,更进一步。力求使学习者通过3级的“修炼”达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然后,在“维修技能篇”,将智能手机维修中应用到的技能方法拆解成3个不同的招式:维修技能招——引蛇出洞,静观其变;维修技能第二招——顺势而下,直捣黄龙;维修技能第三招——投石问路,找准死穴。学习者通过不同招式的研习,定能达到技能的提升和飞跃,真正在维修过程中“见招拆招,无往不胜”。 《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轻松的氛围、创新的模式、全新的效果定能让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终成为“智能手机维修江湖的大侠”。 《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适用于想要进行家电维修技能学习的初学者和家电维修从业者,也可作为各职业技术院校电子专业的辅导及培训教材,同时也适合电子行业各类求职人员及业余爱好者阅读研习。
目录
练功基础篇
章 练功基础级——初入江湖,先扎马步
1.1 了解智能手机的组成
1.1.1 了解智能手机的整机特点
1.1.2 了解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
1.2 搞清智能手机的工作关系
1.2.1 搞清智能手机整机的控制过程
1.2.2 搞清智能手机电路的控制关系
第2章 练功基础第二级——安身立命,兵器当家
2.1 准备智能手机的检修工具
2.1.1 拆装工具的准备
2.1.2 维修专用工具的准备
2.1.3 焊接工具的准备
2.1.4 检测设备及仪表的准备
2.1.5 清洁工具的准备
2.1.6 辅助检修设备的准备
2.2 学会智能手机的拆卸
2.3 善于观察智能手机的基本状态
2.3.1 观察智能手机的外部状态
2.3.2 观察智能手机的内部状态
第3章 练功基础第三级——内外兼修,更进一步
3.1 搭建测试环境
3.1.1 智能手机防静电环境的搭建
3.1.2 智能手机与维修夹具的连接
3.1.3 智能手机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连接
3.1.4 智能手机与信号源的连接
3.1.5 万用表测试前的调试准备
3.1.6 示波器测试前的调试准备
3.1.7 频谱分析仪测试前的调试准备
3.2 寻找测试方法
3.2.1 观察法
3.2.2 清洗法
3.2.3 补焊法
3.2.4 替换法
3.2.5 飞线法
3.2.6 万用表测试法
3.2.7 直流稳压电源检测法
3.2.8 示波器测试法
3.2.9 频谱分析仪测试法
3.2.10 软件修复法
维修技能篇
第4章 维修技能招——引蛇出洞,静观其变
4.1 辨别智能手机的故障表现
4.1.1 辨别“开/关机异常”的故障
4.1.2 辨别“充电不良”的故障
4.1.3 辨别“网络不良”的故障
4.1.4 辨别“受话/送话不良”的故障
4.1.5 辨别“部分功能失常”的故障
4.2 制定智能手机的检修方案
4.2.1 制定“开/关机异常”的故障检修方案
4.2.2 制定“充电不良”的故障检修方案
4.2.3 制定“网络不良”的故障检修方案
4.2.4 制定“受话/送话不良”的故障检修方案
4.2.5 制定“部分功能失常”的故障检修方案
第5章 维修技能第二招——顺势而下,直捣黄龙
5.1 读懂信号流程
5.1.1 读懂射频电路的信号流程
5.1.2 读懂语音电路的信号流程
5.1.3 读懂微处理器及数据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流程
5.1.4 读懂电源及充电电路的信号流程
5.1.5 读懂操作及屏显电路的信号流程
5.1.6 读懂接口电路的信号流程
5.1.7 读懂其他功能电路的信号流程
5.2 学会测试方法
5.2.1 学会射频电路的测试方法
5.2.2 学会语音电路的测试方法
5.2.3 学会微处理器及数据信号处理电路的测试方法
5.2.4 学会电源及充电电路的测试方法
5.2.5 学会操作及屏显电路的测试方法
5.2.6 学会接口电路的测试方法
5.2.7 学会其他功能电路的测试方法
第6章 维修技能第三招——投石问路,找准死穴
6.1 显示屏组件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1.1 显示屏组件的应用
6.1.2 显示屏组件的检测代换
6.2 触摸屏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2.1 触摸屏的应用
6.2.2 触摸屏的检测代换
6.3 键盘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3.1 键盘的应用
6.3.2 键盘的检测代换
6.4 按键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4.1 按键的应用
6.4.2 按键的检测代换
6.5 听筒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5.1 听筒的应用
6.5.2 听筒的检测代换
6.6 话筒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6.1 话筒的应用
6.6.2 话筒的检测代换
6.7 摄像头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7.1 摄像头的应用
6.7.2 摄像头的检测代换
6.8 耳机接口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8.1 耳机接口的应用
6.8.2 耳机接口的检测代换
6.9 振动器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9.1 振动器的应用
6.9.2 振动器的检测代换
6.10 天线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10.1 天线的应用
6.10.2 天线的检测代换
6.11 USB接口的应用与检测代换
6.11.1 USB接口的应用
6.11.2 USB接口的检测代换
作者介绍
作者韩雪涛团队,为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团队,同时也是天津市涛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是专业的数码维修工程师培训、考核和认证机构,直接受中国电子学会领导,负责电子产品维修行业的技术职称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天津市涛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维修技术图书和职业技能教材的编写、多媒体光盘的开发制作以及图文处理和数据测试等工作,是天津市数码维修工程师培训及考核认证中心的技术咨询平台。该公司在职业技能培训、电子产品维修、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负责人韩雪涛多年来一直从事多媒体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的研发工作,先后编写的图书达数百种,主要涉及电子产品维修、多媒体、电子、电工、交通等诸多领域。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业余的电子产品爱好者,平时喜欢研究一些电路板和硬件知识,但一直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智能手机维修入门资料。《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它并非停留在简单的“换壳换屏”这种表面功夫,而是深入到了主板级别的常见故障排查思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电流和电压对元器件影响时的那种严谨性,虽然语言上做了简化,但技术内核依然扎实。书中对于静电防护(ESD)的强调也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这对于我们动手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须知。书中附带的工具选型建议也非常实用,它没有推荐那些价格昂贵、只有专业维修店才需要的大型设备,而是聚焦于一套高性价比的家用维修工具包,这点非常接地气。特别是关于射频模块故障的初步判断,它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日志分析的逻辑推理路径,这对我理解现代手机的复杂系统架构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从基础硬件知识到实际动手维修之间的桥梁,对于希望进阶的爱好者来说,价值远超其价格。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数码维修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数都是东拼西凑的二手知识,读起来毫无新意。《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战导向”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它并没有把维修过程浪漫化,而是坦诚地展示了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螺丝滑牙、排线撕裂等“翻车”现场,并且针对性地给出了补救措施。这种坦诚让人感到非常可靠。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章节。它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观察特定App的耗电曲线来判断后台是否存在恶意进程偷跑电量,以及如何通过听声音来判断扬声器是否有轻微的进灰现象。这些都是送去维修店根本不会被告知的“隐藏知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也值得称赞,逻辑清晰,色彩搭配适度,不会让眼睛在长时间阅读后感到疲劳。它成功地将一个原本充满技术壁垒的领域,变得平易近人,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实践。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种需要给老年人提供电子设备支持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里的很多技巧都是针对老年人手机的常见问题设计的,比如按键失灵、屏幕触摸区域漂移、或者是因为安装了太多清理软件导致系统运行缓慢。作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总是优先考虑“非拆机”的解决方案,这非常符合我们对老人设备的维护原则——尽可能少动硬件,多调软件。例如,书中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指南,教你如何安全地清理老旧机型的缓存分区,恢复系统的“青春活力”。此外,它还很细致地划分了不同品牌手机(比如安卓和iOS)在基础维修思路上的差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我曾按照书中的提示,成功地为我父亲的旧手机清理了充电接口内的灰尘,解决了充电接触不良的问题,省下了一笔不菲的维修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修“手机”,更是教你如何更智慧地管理和维护身边的数码设备,特别是那些对新技术不那么适应的群体。
评分作为一名对电子产品设计有基础了解的专业人士,我原本以为这本书的内容会过于基础,但令我意外的是,它在基础之上构建了一种高效的问题解决框架。《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其“故障排除树”的逻辑构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如果A就做B”,而是引导读者从最常见的、最容易排除的故障入手,逐步深入到硬件层面,体现了一种科学的诊断思维。例如,在处理无法开机的问题时,它首先要求检查电源IC的输入电压,然后对照特定型号的主板图,锁定关键元件的供电点,这种自顶向下、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比很多零散的维修手册要系统得多。书中对一些过时的维修方法也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淘汰,保证了所提供信息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涉及焊接等高风险操作时,对操作环境和工具精度的反复强调,这体现了对维修质量的最终负责。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想要系统掌握智能手机维修底层逻辑的进阶学习者准备的一本实用工具书。
评分这本《智能手机维修就这几招》真是解救了我这个“手机杀手”于水火之中。我一直是个手残党,手机一出问题,除了送修基本没别的选择,每次修完都心疼钱包。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个惊喜,我原本以为这种技术类的书籍都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天书。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亲切自然,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你旁边,手把手地教你拆解和修复。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复杂的电路和原理。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判断电池老化和屏幕排线接触不良的描述,完全是基于日常使用中能观察到的现象,而不是一上来就让你拿着万用表乱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软件系统崩溃的处理那一章,它提供的“终极重启”方案,步骤清晰,图文并茂,让我这个对电子设备一窍不通的人也能鼓起勇气尝试。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的是“就这几招”,意味着它筛选出了最核心、最常用、最容易上手的维修技巧,避免了新手被海量信息淹没的恐慌。看完之后,我成功自己更换了一块摔坏的屏幕,虽然过程有些手忙脚乱,但最终手机恢复正常的那一刻,成就感爆棚!这本书绝对是每个想省钱、热爱动手的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