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第3版)
定价:39.00元
作者:张雄伟,陈亮,徐光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2-01
ISBN:9787505384286
字数:760千
页码:4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介绍了广泛应用的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定点和浮点DSP处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其次介绍了目前应用*广的TI DSP芯片中的TMS320C5000系列及其硬件结构、汇编指令和寻址方式;然后介绍了基于C和汇编语言的开发方法、能过三个应用系统介绍了定点和浮点DSP芯片的开发过程,较为详细介绍了DSP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三个应用系统介绍了定点和浮点DSP芯片的开发过程,并介绍了数字滤波器和FFT等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实现;*后,为便于教学之用,提供了DSP实验指导
内容提要
本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DSP芯片的基本原理、开发和应用。首先介绍了广泛应用的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定点和浮点DSP处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其次介绍了目前应用广的TI DSP芯片中的TMS320C5000系列及其硬件结构、汇编指令和寻址方式;然后介绍了基于C和汇编语言的开发方法、能过三个应用系统介绍了定点和浮点DSP芯片的开发过程,较为详细介绍了DSP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三个应用系统介绍了定点和浮点DSP芯片的开发过程,并介绍了数字滤波器和FFT等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实现;后,为便于教学之用,提供了DSP实验指导。
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DSP芯片的基本原理和常用DSP芯片的应用,熟悉DSP芯片开发工具及使用,掌握DSP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具备独立从事DSP应用开发的能力。
本书内容全面、举例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通信和电子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的教材以及DSP芯片应用人员的培训教训,对于从事DSP芯片开发应用的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也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概述第2章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第3章DSP芯片的定点运算第4章DSP芯片的浮点运算第5章TMS320C5000系列DSP芯片的硬件结构第6章TMS320C5000DSP芯片的汇编语言第7章公共目标文件格式——COFF第8章DSP芯片的开发工具及应用第9章CCS集成开发环境的特征环境的特征及使用0章基于C语言的DSP芯片开发1章基于C和汇编语言混合的DSP芯片开发2章DSP小硬件系统的设计3章DSP硬件系统的接口设计4章DSP系统的软件设计5章DSP芯片应用开发实例6章数字滤波器的DSP实现7章FFT算法的DSP实现8章DSP应用实验指导附录A常用DSP芯片的引脚图附录BTMS320C54x汇编语言指令集附录CSEED系列DSP开发系统简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本面向工程实践的指南,这本书的严谨性毋庸置疑。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固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的切换策略讨论,这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决策点。作者不仅给出了数学上的精度损失分析,还结合了实际芯片的硬件乘法器特性,讲解了如何通过缩放因子来最小化误差,这种多维度、细致入微的分析让人信服。再者,书中的章节结构安排,极富逻辑层次感,从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到具体的硬件结构解析,再到系统级的联调和测试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它没有回避复杂性,而是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态度去解构复杂性,让读者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理论深度、工程广度与实践指导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任何想在实时数字处理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应将其视为案头的常备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对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这个曾经让我感到有些抽象的领域。作者在讲解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非常贴近实际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来引导读者理解,比如在介绍FFT算法时,那种循序渐进的推导过程,让原本觉得晦涩难懂的部分变得豁然开朗。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平衡,既能让你扎实掌握底层原理,又能让你清楚知道这些知识在实际的通信、音频处理甚至是雷达系统中是如何落地的。书中的案例代码讲解得非常细致,从初始化到具体的数据流处理,每一步都有注释和解释,这对于想快速上手实践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宝典。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停留在“知道”DSP是什么的层面,而是真正开始“理解”如何利用DSP芯片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想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和实时信号处理方向的朋友,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高性能计算世界的大门。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号称是“开发指南”的教材,但大多停留在API的简单罗列,读完后依然感觉不知所措。然而,这本关于DSP芯片的著作,在方法论上的构建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介绍了某个特定系列芯片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可迁移的DSP系统设计框架。书中对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规范、内存映射的优化布局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DMA传输,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和最佳实践的总结。我发现自己以前在处理高速数据流时遇到的性能瓶颈,很多都是因为对这些底层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这本书通过对比不同实现方式的性能指标,让读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最优的技术选型。这种深入骨髓的工程智慧的传授,让我对未来设计复杂的嵌入式信号处理系统充满了信心,感觉自己掌握了核心的内功心法。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因为我之前对DSP的了解非常有限,更多是停留在课程介绍的皮毛阶段。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仿佛带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带你穿越复杂的硬件架构和时序逻辑。其中关于特定DSP架构的底层优化策略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它没有满足于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寄存器配置、流水线阻塞处理这些硬核细节中去,并且用大量图表辅助说明,使得那些看似枯燥的硬件手册内容变得可视化和易于吸收。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DSP系统中的应用章节印象深刻,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保证系统的确定性和低延迟,这在工业控制和医疗成像领域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合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模块的递进,让人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自己能力的稳步提升,而不是被突然抛出的高深概念搞得晕头转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介绍原理,它对于“开发应用”部分的着墨,才是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地方。作者团队显然是深谙行业痛点,他们提供的不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层逻辑。例如,在介绍ADC/DAC接口的同步和触发机制时,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采样策略的优劣及其对系统资源的影响,这种全景式的考量非常实用。我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个音频滤波器的实例进行搭建和调试,发现书中所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思路,极大地减少了我的试错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常用的DSP指令集和汇编优化技巧的讲解,直击要害,让我明白了如何榨干芯片的每一分算力。对于那些希望从理论学习者转向工程实现者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程思维训练,比任何纯理论书籍都要宝贵得多,它真正培养了我们对软硬件接口的敏感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