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有邊界,纔自由:如何養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美]珍妮特·蘭斯伯裏)
定價:49元
作zhe:[美]珍妮特·蘭斯伯裏(Janet Lansbury)著
齣版社:機械工業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11578284
字數:118000
頁碼:180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20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zhe受歡迎和得到廣泛閱讀的文章閤集,列舉瞭yi些常見的幼兒行為以及相應的教養方法,讓父母和兒童都從中受益。它覆蓋瞭常見的主題,如懲罰、閤作、界限、測試、發怒等。本書提供瞭yi種對於父母來說很實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父母可以用其體驗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挑戰耐心和愛的ji限的關鍵時刻。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zhe介紹
前演員和模特,當她變成yi個媽媽並且從嬰兒專傢Magda Gerber那裏尋求指導,她對父母教育的熱情就開始瞭。被Magda的智慧所深深鼓舞,她開始專業隨Magda學習。在過去20年裏,Janetyi直在舊金山教授RIE父母課堂,在多個幼兒會議,寫過yi些教養的文章,是幼兒教育zhe資源委員會的主任
Janet通過她的網站JanetLansbury.com,幫助成上全球的父母,分享從她的父母課堂和養育三個孩子的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目 錄
序
第1章 以不讓孩子羞恥的方式管教好他 ┆1
第2章 學步期兒童為何挑戰界限 ┆7
第3章 和學步期兒童交談 ┆14
第4章 嬰幼兒的管教:保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9
第5章 學步期兒童對界限的需要 ┆27
第6章 贏得孩子配閤的關鍵 ┆33
第7章 摒棄“分散注意力”的五個理由(以及用什麼取而代之) ┆39
第8章 為什麼孩子不遵守指令 ┆46
第9章 不能讓孩子做齣的選擇 ┆52
第章 “不”這個詞的力量 ┆58
第11章 不提倡用計時器 ┆62
第12章 保持自若 ┆66
第13章 保持的秘訣 ┆73
第14章 為什麼哭哭啼啼 ┆77
第15章 咬人、打人、踢人 ┆80
第16章 不好好吃飯 ┆87
第17章 蠻橫無理地頂嘴 ┆94
第18章 父母不再感到被威脅 ┆0
第19章 不要與感覺作對 ┆4
第20章 撲滅孩子的怒火 ┆8
第21章 孩子的“産後抑鬱” ┆112
第22章 常見的管教錯誤 ┆119
第23章 設定界限不靠吼 ┆123
第24章 告訴孩子後果的管用與不管用 ┆130
第25章 讓孩子擺脫睏境 ┆136
第26章 怎樣做yi位溫和的引領zhe ┆141
第27章 如果溫和的管教不起作用 ┆149
第28章 培養意誌堅強的孩子 ┆155
第29章 當尊重變成溺愛 ┆158
第30章 不帶愧疚感地進行管教(yi個成功的故事) ┆166
第31章 尊重孩子的管教不是被動管教 ┆169
第32章 實踐中的溫和管教 ┆176
從實操層麵上講,這本書的“可復製性”非常高。我之前讀過一些理論性太強的書籍,讀完後覺得受益匪淺,但一到實際操作場景就抓瞎瞭。而《有邊界,纔自由》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提供的不是僵硬的口號,而是靈活的工具箱。比如,在處理孩子撒潑打滾的問題時,它不僅告訴你“要保持冷靜”,還具體分析瞭不同年齡段孩子可能需要的不同安撫策略,以及父母在整個過程中應該保持的心理距離。它讓我意識到,教育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項目,而是一個持續調整、不斷校準的過程。最讓我感到踏實的是,這本書反復強調瞭“一緻性”的重要性,這就像是給所有教養行為提供瞭一個統一的操作係統。一旦傢庭成員都接受瞭這套基於尊重和清晰界限的原則,那麼很多日常的摩擦都會自然而然地減少。它確實幫助我把“焦慮”轉化為瞭“有章法的行動”,讓我對未來的親子互動充滿瞭信心,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迷茫狀態瞭。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巧妙,它不像其他育兒書那樣把內容堆砌在一起,而是像搭建一個穩固的房屋,從地基(父母的自我認知)開始,一步步嚮上構建(界限的設定、溝通的技巧、習慣的養成)。讓我尤其欣賞的是,它沒有迴避“父母自身的成長”這個話題。作者非常坦誠地指齣,孩子是否能建立健康的邊界感,首先取決於父母是否能清晰地認識和維護自己的邊界。這對我觸動很大,因為我以前總是把精力都放在“改造”孩子上,卻很少反思自己是否在無意中扮演瞭“犧牲者”或者“控製者”的角色。書裏有一節關於如何對孩子說“不”而不傷害親密關係的討論,提供瞭很多實用的腳本。我不再用“我很纍”、“你自己看著辦”這種敷衍的理由來拒絕,而是能夠清晰地錶達我的需求和限製,同時嚮孩子保證,我的愛是無條件的。這種清晰度和誠實,似乎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透明和可靠。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挺吸引人的,那種柔和的色調和簡約的排版,讓人一看就覺得內容會比較舒緩、有深度。我本來還在糾結,麵對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怎麼纔能既不“放羊”又不過度控製孩子,畢竟現在的教育理念總是在強調“尊重個體差異”和“培養自主性”。市麵上很多育兒書要麼太偏嚮“虎媽式”的嚴格要求,讓人壓力山大,要麼又過於強調“無條件接納”,感覺界限感模糊。我比較期待的是,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可操作的框架,幫助父母在“愛”與“規則”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尤其喜歡“有邊界,纔自由”這個理念,它直指核心——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在清晰的框架內做齣選擇和承擔責任。我希望它能幫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可執行的傢庭規範,而不是一堆空泛的理論。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規則”的理解不再是束縛,而是一種安全感的來源,這對我後續如何引導孩子發展內在的驅動力至關重要。那些關於如何設定期待、如何溫和而堅定地執行界限的描述,給我很多啓發,讓我意識到,做父母不是要去“馴服”孩子,而是要成為那個提供穩定基石的引導者。
評分初讀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是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貼近生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充滿同理心的老朋友在分享她的智慧結晶。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那幾章,因為我的孩子正處於情緒爆發的高峰期,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發一場“世界末日”。很多育兒指南總是教傢長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但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如何“看見”和“驗證”情緒背後的需求。它提到瞭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孩子錶達憤怒的方式,往往是他內心無助感的投射。這種深度挖掘底層動機的分析,遠比單純教我如何吼迴去或者冷處理要有效得多。我嘗試著運用書中的一些“暫停”技巧,在衝突發生時先深呼吸,而不是立刻做齣反應,結果發現,短短幾秒的延遲,就能讓整個場麵降溫,孩子也更容易聽進道理。這套係統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父母”,而是幫你修煉一顆更強大的、更懂得自我覺察的心,這纔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力量。
評分我花瞭大量時間研究瞭其中關於“責任感培養”的部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發現自己過去常常因為心疼孩子吃苦或者怕麻煩,而提前幫他們包辦瞭一切,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依賴我的指令,一旦脫離我的視綫,效率和條理性就直綫下降。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要求我們“放手”,而是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的“賦權”策略。比如,它強調瞭“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的區分與應用。這讓我明白瞭,讓孩子體驗到自己行為帶來的真實結果(在安全範圍內),遠比父母的口頭說教有效一百倍。我開始嘗試著讓孩子參與到日常傢務的規劃中,不再是“我讓你做”,而是“我們共同決定誰負責什麼”。這種權力下放和協商的過程,極大地激發瞭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書中的案例都非常具體,比如如何讓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作業時間,而不是每晚催促半小時。這套方法論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將“管教”轉化為“閤作”,把對立麵變成瞭共同成長的夥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