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达新宇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原理
  • 信号与系统
  • 实验教学
  • 课程设计
  • 通信工程
  • 模拟电路
  • 数字电路
  • MATLAB
  • 无线通信
  • 信息传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8913
商品编码:29531127143
包装:平塑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 用书,也可供高校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本书参考了国内多所高校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标准(大纲),精选了68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与项目,涵盖了通信原理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NI-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与JH5004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为平台,通过验证性基本实验、综合性系统实验、提高创新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及课程设计指南的形式,设计了通信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本书是一本指导学生实验、课程设计及电子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用性书。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达新宇,博士,空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从1983年起一直从事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教学工作,教龄31年;获省部级及军队科技进步奖4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负责人(2006年);获军队优秀教学成果奖3次。



目录

目录:

第1部分 概 述

1.1 JH5001�玻赐ㄐ旁�理实验系统2

1.2 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6 

第2部分 验证性基本实验

实验1 AMI/HDB3码型变换10 

实验2 CMI码型变换16 

实验3 FSK传输系统21 

实验4 BPSK传输系统31  

实验5 DBPSK传输系统42 

实验6 模拟锁相环时钟提取46 

实验7 PAM编译码器系统49 

实验8 PCM编译码器53 

实验9 ADPCM编译码器57  

实验10CVSD编译码器59 

实验11帧成形及其传输64  

实验12帧同步提取系统69

第3部分 综合性系统实验

实验1 QPSK传输系统74 

实验2 DQPSK传输系统80 

实验3 OQPSK传输系统83 

实验4 MSK传输系统88 

实验5 GMSK传输系统93 

实验6 π/4DQPSK传输系统98 

实验7 汉明码系统(扩展模块) 104 

第4部分 提高创新性实验

实验1 幅度调制仿真实验112 

实验2 频率调制仿真实验116 

实验3 幅移键控仿真实验120 

实验4 频移键控仿真实验124 

实验5 相移键控仿真实验127 

实验6 正交振幅调制仿真实验131

实验7 传输带宽仿真实验135

实验8 邻道干扰仿真实验139 

实验9 可变分频器实验142

实验10M序列产生实验146 

实验11噪声信号的产生150 

实验12复接实验153 

实验13帧同步实验157 

实验14扰码实验161 

实验15解扰实验165 

实验16BPSK相位调制实验168 

实验17QPSK相位调制实验172 

实验18CMI编码实验176 

实验19CMI译码实验179 

实验20卷积编码器实验182 

实验21CDMA扩频调制实验186

实验22CDMA扩频解调实验190

第5部分 自主设计性实验

实验1 FM接收机设计实验196 

实验2 频分多路复用实验199 

实验3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解调实验203 

实验4 数字基带信号产生及传输系统性能仿真207

实验5 窄带高斯白噪声仿真209

实验6 AM/DSB/SSB调制系统210 

实验7 残留边带调制(VSB) 211

实验8 FM调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212

实验9 2ASK传输系统214

实验10采样定理与PCM编译码215 

实验11AWGN信道+汉明码系统性能仿真216 

实验12码分多址通信217

实验13数字基带和频带传输系统仿真218 

第6部分 课程设计指南

题目1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220

题目2 无线车钥匙信号译码器222 

题目3 OFDM收发信机223

题目4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225

题目5 PCM编码器227 

题目6 DSB/AM信号调制器228 

题目7 连续波2DPSK信号调制器230

题目8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同步信号232

题目9 数字锁相法提取位同步信号234

题目10逐码移位法实现帧同步236

题目11变参信道的计算机仿真238

题目124PSK/4DP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239 

题目13低通型信号的采样240 

题目14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与码间串扰242 

附录A JH9001A误码测试仪简介244

附录B TDS1000系列数字存储示波器简介250

附录C 实验系统跳线默认位置状态图255

参考文献256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内容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通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方式。从早期的电报、电话,到如今的互联网、5G、卫星通信,通信系统不断演进,其复杂性和智能化程度也日益攀升。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原理,掌握其构建与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深入洞悉信息时代的发展脉络,以及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与实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代通信系统概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创作的。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深入的现代通信系统知识体系。我们不拘泥于单一的技术细节,而是着眼于整个通信生态的宏观视角,从信息产生的源头,到信息的传输、处理、接收,再到最终的呈现,逐层剖析其内在的机理与技术挑战。本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广泛领域,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幅完整而生动的通信系统图景。 第一部分:通信系统的基石——信息与信号 通信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因此,本书的起点便是对信息和信号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将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信息熵、信源编码等核心理论,理解信息量化的度量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高效的编码手段来压缩冗余、提高传输效率。在此基础上,本书将系统地阐述各种信号的分类与特性,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宽带信号与窄带信号等。我们将详细介绍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表示方法,以及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数学工具在信号分析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信号特性的深刻理解,读者将能为后续的通信系统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无线通信的核心——调制与解调 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在于调制与解调。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种经典的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方面,我们将深入讲解调幅(AM)、调频(FM)、调相(PM)等原理,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数字调制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以及正交幅度调制(QAM)等关键技术。本书不仅会讲解这些调制方式的数学模型和实现原理,还会深入分析它们在功率效率、抗干扰能力、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高阶调制技术及其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方面的作用。解调部分,我们将介绍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等不同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第三部分:对抗干扰与失真——信道编码与纠错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衰减、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失真甚至错误。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将详细介绍线性分组码,如海明码(Hamming Code)及其原理,以及循环冗责校验码(CRC)在错误检测方面的应用。我们将深入讲解卷积码,分析其编码方式和维特比(Viterbi)译码算法,理解其在纠错能力上的优势。此外,本书还将重点介绍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Turbo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深入分析它们的编码结构、译码算法以及在实现高性能纠错能力上的突破。读者将能理解这些先进编码技术如何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鲁棒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可靠运行。 第四部分:多路复用与接入技术——共享通信资源 随着用户数量的激增和通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如何高效地共享有限的通信资源成为一个关键挑战。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各种多路复用与接入技术。频率 (FDM) 和时分复用 (TDM) 作为经典的多路复用方式,我们将深入讲解其原理和实现。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详细介绍先进的多址接入技术,包括码分多址(CDMA)的扩频原理和干扰抑制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消除符号间干扰(ISI)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其在4G、5G等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此外,本书还将探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分析其如何利用多天线技术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可靠性,以及它在5G时代的关键作用。 第五部分:网络通信的骨架——分组交换与路由 现代通信系统早已超越了点对点的简单连接,发展成为复杂的网络体系。本书将深入探讨分组交换网络的原理,包括数据报(Datagram)和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两种交换方式的比较。我们将详细讲解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分析其寻址机制、数据包结构以及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本书还将介绍各种路由协议,如距离向量路由协议(RIP)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分析它们在网络拓扑变化时的收敛特性。同时,我们还将探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深入讲解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可靠传输机制,以及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在对时延敏感应用中的作用。理解这些网络协议和技术,是掌握现代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第六部分: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信源编码与多媒体通信 为了在通信系统中高效地传输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信源编码技术不可或缺。本书将介绍不同的信源编码策略,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及其在数字语音通信中的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基于变换的编码方法,如离散余弦变换(DCT),以及它们在JPEG图像压缩和H.26x视频编码标准中的关键作用。本书还将介绍感知编码的理念,理解如何根据人眼和人耳的感知特性来去除冗余信息,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压缩。对于多媒体通信,本书将探讨实时通信(如VoIP)所面临的时延、抖动等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七部分:通信安全与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通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书将简要介绍通信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加密、解密、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我们将探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保护信息机密性和完整性方面的应用。此外,本书还将展望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物联网(IoT)通信的特点与挑战,人工智能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智能路由、智能调优),以及6G通信的潜在技术方向和发展前景。 目标读者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适合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通信技术研发、系统设计、网络建设和运维的工程师。对于对现代通信技术感兴趣的广大科技爱好者,本书也将提供一个系统而易于理解的学习路径。 本书特色 系统性与全面性: 覆盖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各个关键层面,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深入浅出: 在讲解复杂原理时,力求语言通俗易懂,辅以清晰的图示和实例,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核心理论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沿技术视野: 重点介绍当前和未来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如OFDM、MIMO、LDPC、5G等。 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各章节内容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形成连贯的学习体验。 通过阅读《现代通信系统概论》,您将能够深刻理解信息如何穿越空间,连接世界,并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未来通信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这个书名,我还担心它会不会太枯燥,纯粹是理论的堆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本书在理论讲解上,也非常有条理,而且语言表达清晰易懂,不会过于深奥。它将通信原理的复杂概念,比如香农定理、噪声理论、多径效应等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陈述,而是紧密结合实验和实际应用,让你知道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应用的。我最近在研究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中的应用,书中关于滤波器设计和采样理论的章节,解释得非常到位,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走进通信世界的奇妙旅程。

评分

我最近在准备一项通信工程的竞赛,这本书的参考资料和案例分析对我帮助巨大。书中列举了许多经典的通信系统设计案例,从早期电话系统到现代的无线通信协议,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和设计思路。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误码率和信噪比关系的讨论,以及如何在实际系统中进行优化。它提供的分析方法和性能评估指标,对于我在竞赛中进行系统设计和论证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通信工程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需要对实际需求和工程约束有深刻的理解。它鼓励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通信系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技术点。

评分

刚收到这本《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翻了翻,感觉内容真是太丰富了!首先,它在实验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详细的实验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照着操作。而且,每个实验后面都有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信道编码的实验,从基本的纠错码到更复杂的Turbo码,都有清晰的原理讲解和相应的实验指导。通过实际操作,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编码在提高通信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比单纯看书本上的公式要生动得多。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信号调制的各种方法,如AM、FM、PSK、QAM等,实验环节都安排得非常合理,能帮助我理解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通过这些实验,我对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课程设计部分简直是一座宝库!它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些题目,而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思路。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最终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实的指导和参考。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移动通信系统仿真的小项目,这本书提供的设计思路和算法选择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介绍了理论背景,还给出了不同算法的实现细节和性能评估方法。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系统资源优化方面的讨论,比如如何权衡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书中还提供了不少实用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避免了我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很多坑。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救星”。它帮助我理清了思路,学会了如何系统地思考一个通信工程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和技术实现。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令我惊喜。它不仅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还触及了许多前沿的通信技术和发展趋势。我一直在关注5G通信技术,书中关于OFDM、MIMO以及波束成形等技术的讲解,让我对这些复杂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没有回避技术难点,而是用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阐述,并且常常穿插实际应用场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前沿技术是如何支撑起现代通信系统的。此外,书中关于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让我耳目一新,这是许多同类书籍很少涉及到的方面。它让我认识到,在追求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安全和隐私也同样重要,需要从设计之初就加以考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通信技术认知体系,并且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