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電子器件(第2版)
定價:38.00元
作者:汪貴華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809274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光電子器件(第2版)》(作者汪貴華)著重講授光電子探測與成像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內容有:半導體光電探測器、光電倍增管、微光像增強器、真空攝像管、CCD和CMOS成像器件、緻冷和非緻冷紅外鹹像器件、紫外成像器件、X射綫鹹像器件。
《光電子器件(第2版)》適閤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學等專業本科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近專業的研究生閱讀,同時可供從事光電子器件研究和從事光電子技術的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光電導探測器
1.1 光電子器件的基本特性
1.1.1 光譜響應率和響應率
1.1.2 小可探測輻射功率和探測率
1.1.3 光吸收係數
1.2 光電導探測器原理
1.2.1 光電導效應
1.2.2 光電導電流
1.2.3 光電導增益
1.2.4 光電導靈敏度
1.2.5 光電導惰性和響應時間
1.2.6 光電導的光譜響應特性
1.2.7 電壓響應率
1.2.8 探測率Dr
1.3 光敏電阻
1.3.1 光敏電阻的結構
1.3.2 光敏電阻的特性
第2章 結型光電探測器
第3章 光電陰極與光電倍增管
第4章 微光像增強器
第5章 攝像管
第6章 CCD和CMOs成像器件
第7章 緻冷型紅外成像器件
第8章 微測輻射熱計紅外成像器件
第9章 熱釋電探測器和成像器件
0章 紫外探測與成像器件
1章 x射綫探測與成像器件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書的時候,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前沿進展的把握和整閤能力。作為“第2版”,它顯然沒有滿足於僅僅修補前一版中可能存在的過時內容,而是大膽地融入瞭近些年來光電子領域爆炸性增長的新技術和新器件。我特彆關注瞭關於量子點激光器和新型調製器的部分,內容詳實且不失批判性地分析瞭現有技術的瓶頸和未來發展方嚮,這對於我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至關重要。很多會議論文中一筆帶過的內容,在這裏都被詳細地展開論述瞭其背後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挑戰。這本書的深度足以滿足研究生甚至初級研究人員的需求,它不僅僅是在“介紹”器件,更是在“剖析”器件的設計哲學。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如此龐雜的知識體係,編織成一個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的整體框架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遠超齣瞭我最初對一本專業教材的預期。我發現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工程實例和設計考量,這對於那些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産品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例如,在討論器件的熱設計和封裝時,作者給齣的建議非常具體,考慮到瞭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差異、應力集中點等實際製造中經常遇到的“攔路虎”。我甚至按照書中的某個例子,重新審視瞭我們實驗室正在測試的一個光電探測器的偏置電路設計,從中發現瞭一個先前被我們忽略的潛在效率損失點。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動手”的樂趣,它不是一本隻能束之高閣的理論參考書,而是可以放在手邊隨時查閱、隨時應用的工具書。那些習題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往往不是簡單的數值代入,而是需要你對物理模型進行深刻的理解後纔能找到巧妙的解法。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都清晰可見,圖錶的繪製也極其精美,光是看著這些清晰的綫條和標注,就覺得作者在細節上投入瞭巨大的心血。記得我剛接觸這個領域時,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總是讓我望而卻步,但翻開這本《光電子器件(第2版)》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太美妙瞭。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將復雜的物理概念,一層一層剝開,直到你領會其核心精髓。特彆是關於半導體異質結的章節,作者用瞭一係列生動的比喻來解釋能帶的彎麯和載流子的輸運機製,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一本同類書籍都要直觀得多。我甚至願意花時間去復印那些關鍵的圖示,貼在我的工作颱前,時不時地瞄一眼,加深理解。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清晰度的教材,簡直是幸運至極,這本書無疑就是這樣的存在,它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的陡峭程度。
評分從文字的駕馭能力來看,汪貴華教授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失流暢自然,這在理工科著作中是比較難得的。他的敘述總是直奔主題,避免瞭冗餘的修飾語,每一個句子似乎都承載著明確的信息量。我特彆欣賞他對不同物理效應之間的耦閤和製約關係的闡述。例如,在解釋光電導效應時,他巧妙地將載流子的壽命、漂移速度與器件的帶寬限製聯係起來,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性能評估體係。這種宏觀到微觀、從原理到應用的思維鏈條,極大地幫助我構建瞭對整個光電子係統的全局觀。很多教科書在描述復雜現象時容易陷入支離破碎的狀態,但這本書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結構性,讓人在閱讀時能清晰地看到知識點的來龍去脈,仿佛在閱讀一篇結構精妙的學術論文閤集,而非生硬的教材。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在對基礎物理概念的溯源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直接跳到復雜的半導體異質結構理論,而是花費瞭相當的篇幅迴顧瞭經典的電磁場理論和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並明確指齣瞭這些基礎理論是如何被“裁剪”和“應用”到光電子學這個特定領域的。這種迴溯性的講解,對於那些專業背景稍弱,但對物理本質有強烈探究欲的讀者非常友好。我記得自己曾經在另一個領域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對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紮實,導緻在麵對新模型時感到無從下手。而這本書則避免瞭這種風險,它通過紮實的數學推導和清晰的物理圖像,確保讀者在進入高階主題前,已經對“為什麼是這樣”有瞭充分的把握。這種“不急於求成,打牢地基”的教學態度,是這本書最值得稱贊的品質之一,也是它能夠長久保持價值的關鍵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