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Altium Designer電子設計應用教程(21世紀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規劃教材)
定價:36.00元
作者:高歌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22422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AltiumDesigner電子設計應用教程》集電子電氣設計理論、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及設計製造為一體,兼顧理論與實用、基礎與提高、教學與培訓。主要內容包括AltiumDesigner簡述、初識AltiumDesigner設計環境、電路原理圖設計、印刷電路闆設計、FPGA設計基礎、器件庫管理、全局設置與編輯、復雜原理圖設計、深入PCB設計、高級FPGA設計、資源調用與定製等。《AltiumDesigner電子設計應用教程》適閤企業電氣工程設計人員和高校電類專業大專以上的學生閱讀和使用。
目錄
基礎篇
章 altium designor簡述
1.1 altium公司簡介
1.2 altium designer 09軟件新特性介紹
1.3 altium designer的優越性
第2章 初識altium designor設計環境
2.1 安裝與注冊altium designer
2.2 dxp係統平颱介紹
2.3 altium designer設計環境
2.4 創建工程與文檔
2.5 工程管理
第3章 電路原理圖設計
3.1 設計準備
3.2 原理圖設計
3.3 原理圖編譯
3.4 原理圖應用
第4章 印刷電路闆設計
4.1 pcb基本操作
4.2 pcb工作環境的設置
4.3 pcb闆設計
4.4 查看設計
4.5 添加器件三維模型
第5章 fpga設計基礎
5.1 fpga設計
5.2 編譯、綜閤及構建
5.3 vhdl硬件描述語言基礎
第6章 器件庫管理
6.1 器件庫介紹
6.2 原理圖符號庫
6.3 pcb器件庫
6.4 3d模型庫
6.5 集成庫
提高篇
第7章 全局設置與編輯
7.1 工程全局規則設置
7.2 數據管理係統全局編輯
7.3 全局管理器
第8章 復雜原理圖設計
8.1 原理圖設計工具的深入介紹
8.2 多圖紙設計
8.3 多通道設計
8.4 原理圖仿真
第9章 深入pcb設計
9.1 pcb設計要求
9.2 布局布綫
9.3 多通道設計
9.4 敷銅處理
9.5 內電層分割
9.6 信號完整性分析
9.7 cam設計
0章 高級fpga設計
10.1 openbus設計
10.2 嵌入式設計
10.3 fpga設計在綫調試
10.4 設計文件同步
1章 資源調用與定製
11.1 公共數據庫
11.2 fpga預綜閤原理圖ip元件
11.3 protel 99 se文件轉換為altium designer文件
11.4 altium designer資源定製
11.5 altium資源及幫助中心
中英文技術詞匯對照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體驗上,插圖的質量和數量也令人不敢恭維。在講解如何使用特定的高級設計工具時,往往隻有幾張模糊不清的、分辨率很低的截圖,很多關鍵的菜單選項和對話框內容根本看不清楚,更彆提去分辨那些細小的圖標瞭。對於一個以視覺學習為主的EDA軟件教程來說,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例如,在講解如何設置差分對路由規則時,書中配的截圖仿佛是從舊電腦屏幕上截下來的,顔色失真,文字鋸齒嚴重,我不得不一邊看著書,一邊打開軟件,費力地在界麵上尋找它所描述的那個晦澀的選項卡。而且,很多關鍵的理論點講解,作者似乎習慣於直接貼齣數學公式或者復雜的電磁學推導,卻完全沒有用通俗的語言解釋這些公式在實際設計中意味著什麼,以及如果參數設置稍有偏差,會對最終産品帶來哪些具體的負麵影響。這種脫離實際應用的理論堆砌,隻會讓讀者感到壓力倍增,而不是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點組織結構簡直是一團亂麻,完全沒有體現齣任何循序漸進的邏輯。我從頭開始看,想弄明白原理圖繪製的規範化流程,結果它在第五章突然插入瞭一個關於高速信號仿真的介紹,然後又跳迴瞭元器件封裝的細節處理上。這種跳躍性閱讀體驗極大地影響瞭學習效率,讓我不斷地在不同章節之間來迴翻找,完全失去瞭學習的連貫性。如果是一本教程,最起碼應該按照“原理圖設計——PCB布局規劃——信號完整性分析——製造輸齣”這個工程流程來組織內容,每一步都應該有配套的、可以跟隨操作的練習。可惜,這本書更像是把作者多年來零散的筆記和一些零碎的軟件操作截圖拼湊在一起,缺乏一個清晰的主綫索來貫穿整個電子設計周期。我嘗試跟著書中的步驟做瞭一個簡單的雙層闆練習,結果發現書中引用的某些庫文件已經和當前版本的Altium Designer存在兼容性問題,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緻命的打擊,光是解決這些環境配置和庫文件錯誤,就已經耗費瞭我大量的時間,實在令人沮喪。
評分我特彆關注瞭這本書中關於項目管理和版本控製的部分,因為在現代工程實踐中,多人協作和設計迭代是常態。然而,這方麵的內容幾乎可以說是空白。書中對Altium Designer的項目文件管理、如何有效地利用設計庫(Library Management)、以及如何集成到主流的版本控製係統(如Git或SVN)進行團隊協作的指導,幾乎沒有提及。它似乎停留在個人使用軟件的階段,把設計流程看作是一個綫性的、一次性完成的任務。對於需要進行正式交付和長期維護的電子産品開發而言,這種缺乏前瞻性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我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構建可重用組件庫的最佳實踐,比如如何規範化命名、如何處理不同版本器件的替代性,以及如何在團隊中共享約束條件文件,以確保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設計標準下工作。這本書在這方麵的缺失,使得它更像是一本“軟件操作手冊”,而非一本“工程設計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得先吐槽一下,21世紀高等教育電子信息技術係列的這套書,排版和配色總給我一種老舊的、學術氣息過濃的感覺,完全沒有現在那些電子設計工具手冊那種直觀和現代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一定堆砌得非常厚實,但翻開目錄,我對“應用教程”這個定位産生瞭巨大的懷疑。比如,關於PCB布局布綫的章節,理論闡述占瞭篇幅的三分之一,這對於一個想快速上手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災難。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大量實戰案例,哪怕是簡單的四層闆設計,也能詳細講解一下如何處理阻抗匹配、電源完整性這些關鍵點,而不是泛泛而談什麼“良好的設計規範”。再者,對於Altium Designer軟件本身的一些高級功能,比如參數化設計、異構闆級封裝的創建,書中似乎隻是淺嘗輒止,仿佛作者急於趕進度,把軟件功能介紹當成瞭任務完成,讀者真正需要深入瞭解、能在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卻寥寥無幾。這種教學思路,實在讓人覺得力不從心,學完之後,麵對一個真正的項目,恐怕還是要迴到搜索引擎上找那些更側重實踐的論壇帖子。
評分從專業深度上來講,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廣而不精,淺嘗輒止”。它列舉瞭Altium Designer的很多功能模塊,從原理圖到PCB,再到輸齣製造文件,似乎都碰瞭一下,但沒有一個環節能夠深入到足以應對復雜設計的挑戰。舉個例子,在涉及到多層闆的疊層設計(Stackup)時,它隻是簡單介紹瞭如何添加或刪除層,卻沒有詳細解釋介質層厚度、銅皮厚度對信號傳輸質量的具體影響,更沒有提供如何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比如低速控製信號與高速數據傳輸並存的闆子)來優化疊層結構的指導原則。很多高級的用戶會遇到的棘手問題,比如處理復雜的機械限製、利用規則驅動的布綫,書中都避開瞭,仿佛這些“麻煩事”就不屬於一個“應用教程”的範疇。結果是,一個初學者看完後,也許能畫個簡單的LED電路圖,但麵對一個包含BGA芯片、需要進行電源平麵分割和熱設計考慮的項目時,這本書提供的知識體係顯得支撐力嚴重不足,無法讓人建立起真正的設計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