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据通信原理(第4版)
定价:45.0元
作者:毛京丽,董跃武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3543564
字数:548000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接着分析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和ATM交换)及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继而介绍了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DDN)和ATM网的基本构成及应用,论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和下一代网络(NGN)。后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宽带IP城域网、路由器与Inter的路由选择协议等。全书共有7章: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交换,第5章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第6章数据通信网,第7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和习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细节处理,体现了一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我注意到书本采用的是双栏排版,但在关键公式和定义的地方,它又会巧妙地切换回单栏以保证公式的完整性,这一点在很多教材中是做不到的,往往为了省页数或者图省事,把公式搞得七扭八歪。更赞的是,每章末尾的习题设置。这些习题并非简单的代数运算,而是包含了一系列递进式的挑战。有的题目是基础概念的巩固,让你确保理解了核心公式;有的则是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知识的综合题,甚至有些题目会直接涉及到仿真分析的思路,比如让你思考在特定信道模型下,使用哪种均衡器效果最佳。这种层次分明的习题设计,使得我每完成一章的学习后,都能进行一次自我检测,确保知识点真正被内化了,而不是停留在一个“读过”的表层。这对于自学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自学时缺乏老师的即时反馈,书本本身的反馈机制就成了最重要的支撑,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提供了足够的“抓手”来检验学习成果。
评分我对这本教材的第二个深刻印象是它对“工程实践”的强调。很多理论书籍,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像是成了个理论家,但真要自己动手搭个小系统,却无从下手。但这本教材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讲解完核心原理之后,往往会穿插一些应用案例或者“思考题”,这些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地让你套用公式,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在实际的信道条件下,不同调制方式的优劣权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噪声和干扰处理的那几章,作者似乎站在一个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剖析问题,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他会很坦诚地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完美的信道是不存在的,你必须在带宽、功率和误码率之间做出取舍。这种务实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未来想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通信原理的精髓不在于记住每一个定理,而在于如何根据具体需求,灵活地运用这些原理去设计一个健壮的系统。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听了一场高质量的行业讲座,而不是在看一本冷冰冰的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得当,这对于一本技术类书籍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我发现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偶尔会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比如早期电报和电话系统的局限性,以及现代数字通信是如何一步步克服这些障碍的。这种“以史为鉴”的叙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深度,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编码技术(比如卷积码或Turbo码的演进)变得有血有肉,能让人感受到通信技术发展的脉络和人类智慧的积累。而且,书中对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非常严谨,几乎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会伴随着清晰的数学描述和直观的解释,避免了那种“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所以我就不用解释了”的傲慢感。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傅里叶变换等工具时的处理方式,没有直接把读者扔给高等数学,而是先用频域和时域的对比来建立直观的认知基础,然后再逐步引入必要的数学工具,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学习门槛,让学习过程少了很多‘啊,这是什么鬼?’的困惑时刻。
评分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地找一个亮点,我会提到它对现代通信系统的前瞻性视角。虽然这是一本基础原理的书,但它并没有沉溺于过去的技术,而是巧妙地将最新的研究热点融入到现有框架中去解释。例如,在讨论信道容量和多址接入技术时,书中对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虽然没有深入到复杂的矩阵代数层面,但已经给出了其工作原理的基本框架和巨大的潜力。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既保证了教材的经典性,不会因为追逐热点而失去基础的稳定性,又展现了学科的发展方向,激励读者在学好基本功的同时,对未来保持好奇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掌握了一套“旧日”的通信知识,更像是获得了一张通往未来通信领域研究的门票,心里对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方向感。它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稳固的知识基石,让我在面对更复杂的现代通信技术文档时,不再感到迷茫。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挺有意思的,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不像现在很多书轻飘飘的。我特地挑了一个下午,找了个阳光不错的位置,开始啃这本书。一开始我对“数据通信原理”这个标题有点发怵,感觉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教科书,充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理论。不过翻开目录后,发现编排得还挺有逻辑性的,从基础的信号理论讲起,一步步过渡到现代的编码和调制技术。我记得第一章讲到信息论的基础概念时,作者用了好几个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熵和信源编码,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这个专业领域的距离。比如,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先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信息是如何被量化的,读起来顺畅多了,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版本,开篇就让人感觉像是直接跳进了高等数学的海洋。而且,书里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相当用心,不是那种为了画图而画图,很多关键的波形图和系统框图都标注得非常清晰,有助于理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这让我意识到,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知识的有效传达。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让一个初学者也能感受到原理的魅力,而不是被枯燥的符号吓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