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环境与儿童健康
定价:230.00元
售价:167.9元,便宜62.1元,折扣73
作者:美国儿科学会环境健康委员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92285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本系统介绍各种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及疾病影响的高级参考书,也是美国儿科学会推出的环境对儿童健康危害的预防和处理指南。本书自1999年*版出版以来,受到美国及世界各国儿科学及公共卫生学者的推崇。本书第三版已经在前两版基础上修订,并增加了许多内容。涉及从操场教室,家里的小环境到整个城市国家的大环境中对健康可能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包括来自水、土壤、及空气的各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然而,的医生对环境健康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缺乏预防和处理各种儿童环境健康问题的知识。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各种与环境和儿童健康相关的暴露因素及其危害,比如辐射、紫外线、农药、哮喘、铅、等等。它是一本儿科学专业书籍,也可以作为父母家庭防护环境之害的实用手册。
目录
部分 背景:初级卫生保健中环境健康问题的解决
第1 章 前言
第2 章 儿童环境健康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第3 章 儿童是环境危害的独特易感群体
第4 章 个体对环境毒物的易感性
第5 章 采集环境历史并提供前期指导
第6 章 体液和组织的医学检验
第7 章 环境监测
第8 章 孕前和孕期暴露
作者介绍
颜崇淮,男,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工作,担任教育部-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务委员、秘书长,环境与儿童健康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常务委员,临床与预防结合学组组长,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成员;及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199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或儿科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学习2年。先后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科技部973课题等十多个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卫生部、教育部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近年来在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从事环境与儿童健康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排版都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健康书籍,而是用一种更内敛、更专业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所以这本书中对不同环境污染物(比如室内氡气、某些塑料中的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迁移路径和人体作用机制的细致描绘,令我印象深刻。我感觉作者团队一定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搜集和梳理全球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前沿信息,用一种尊重读者智力水平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是关于“社区环境”与“儿童健康”相互作用的章节。它提醒我们,家庭内部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宏观的环境政策和我们所居住的社区规划,同样是构成儿童健康基石的关键要素。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意识到环境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微观的家庭选择,扩展到宏观的社会参与。这绝非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份长期的学习伙伴。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抱有一定的保留态度,总担心会充斥着过于学术化和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预期。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总能在关键时刻穿插一些引人深思的案例分析,让抽象的风险变得具体可感。我特别喜欢它探讨的那个关于“累积效应”的部分,它清晰地阐述了微量暴露如何随着时间积累,最终对儿童尚未完全成熟的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这促使我立刻开始审视我家里使用的清洁产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替换和筛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制造恐慌,而是赋能读者。它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箱,教你如何像一个侦探一样去发现环境中的潜在“敌人”,并给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行动步骤,而不是空泛的建议。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群体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必备的“环境安全手册”,它教会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如何保持一份警觉和智慧。
评分这本封面设计充满清新气息的书籍,乍一看就让人感到一种对自然和生命关怀的温度。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身边环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孩子长期影响的资料,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像是邀请读者走进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时所展现出的敏锐洞察力,比如厨房空气质量的微妙变化,或是新购家具释放出的气味,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却深刻影响着我们呼吸和成长的因素。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被带着去体验了一次全面的“环境健康扫描”,很多过去只凭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在这里都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印证。作者的笔触兼具学者的严谨和父母的亲切,使得那些复杂的环境科学概念变得非常易于消化。读完后,我感到自己对“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需要精心维护的健康生态系统。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非常及时的提醒,让我们正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并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
评分我通常不太愿意评价那些看起来略显严肃的专业书籍,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实在太出色了。它没有采取那种强硬的命令式口吻,而是构建了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在与家长们分享他多年积累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心得。最吸引我的是它对于“敏感期”的强调。不同于成人,儿童的器官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毒素的抵抗力是不同的,这本书精准地指出了在生命的哪些阶段,我们必须对哪些环境因素保持最高的警惕。这种“时间敏感性”的教育,远比笼统地谈论“环境污染”要有效得多。每当我觉得内容有点沉重时,作者总能巧妙地引导我看到希望——那些通过积极干预所能带来的正面改变。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保持了阅读的热情,而不是被信息淹没后的无力感。它教会我,预防远胜于治疗,而最好的预防,就始于对我们日常环境的深度理解和主动塑造。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非常合理,使得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进行碎片化阅读,每次都能有所收获,而不是必须一次性读完才能理解其主旨。我尤其欣赏它所展现出的跨学科视野。它不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毒理学范畴,而是巧妙地融合了城市规划、营养学乃至儿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形成了一个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健康图景。例如,书中关于自然光照对儿童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室内照明质量与情绪波动的关联探讨,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专注于空气或水质的书籍中很少能看到的细致分析。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环境”这个大概念,拆解成无数个可操作、可衡量的生活细节。它让我体会到,关注儿童的健康,就是在进行一场关于未来生活质量的长期投资。阅读结束后,我感觉自己不光是获得了一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环境敏感度”被极大地提高了,看世界的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