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维修(梁明亮)
定价:26.00元
作者:梁明亮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221178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立足于高职教育特色,针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保证理论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对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入了电子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教材内容以对实际电路的分析理解、故障处理和新技术应用为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对电子产品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彩色电视机各模块电路的原理分析、彩色电视机及液晶显示器各种故障实例的维修和新技术应用的学习,总结通用电子产品维护、调试、检测和维修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者对较复杂电子产品电路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整机调试检修能力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为从事现代电子企业一线生产、产品维护调试和技术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具体任务驱动为目标,全书共分6大项目、40个具体工作任务。主要内容有:电子产品检测维修基本技能、电视技术基本原理、CRT及液晶彩色电视机电路原理与分析、电子产品典型电路的检修与调试、数字电视等电子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液晶显示器的检测维修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子产品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项目1 电子产品检测维修基本技能 任务1.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2 任务1.2 电子产品的使用和日常维护6 任务1.3 电子产品的故障种类10 任务1.4 电子产品的故障规律11 任务1.5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步骤和方法12 思考与练习16项目2 典型电子产品——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任务2.1 光的特性与三基色原理认知19 任务2.2 人眼的视觉特性22 任务2.3 电视图像传送基本知识24 任务2.4 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25 任务2.5 电视扫描原理28 任务2.6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31 任务2.7 全电视信号的分析34 任务2.8 电视信号的发送与电视频道的划分38 任务2.9 彩色电视制式44 技能训练任务2.10 电视接收机的使用与电视机内部结构剖析49 思考与练习51项目3 CRT彩色电视机电路原理与分析 任务3.1 黑白及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组成及分析54 任务3.2 公共通道电路原理与分析58 任务3.3 伴音通道电路原理与分析69 任务3.4 亮度通道电路72 任务3.5 色度通道电路77 任务3.6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原理与分析81 任务3.7 扫描电路原理分析86 任务3.8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与分析96 任务3.9 红外线遥控电路分析101 技能训练任务3.10 高频调谐器性能检测与TA7680外围电路测试110 技能训练任务3.11 行场扫描电路与TA7698外围电路测试113 技能训练任务3.12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的检测调试115 思考与练习117项目4 电子产品典型电路的检修与调试 任务4.1 组合音响设备电路结构与音源电路的检修120 任务4.2 组合音响设备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的检修122 任务4.3 彩电公共通道、伴音电路检测与维修125 任务4.4 彩电亮度、色度和末级视放电路检测与维修129 任务4.5 彩电扫描电路及电源电路的检测维修133 任务4.6 彩电遥控电路的常见故障检修136 任务4.7 单片机芯彩电整机电路组装与调试140 技能训练任务4.8 电视机电源电路的检测146 技能训练任务4.9 电视机遥控系统的测试与检修技能训练148 思考与练习150项目5 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维护与检测 任务5.1 数字电视技术认知152 任务5.2 平板显示技术及电视新技术认知156 任务5.3 液晶彩色电视机的电路认知159 任务5.4 液晶彩电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维护保养166 任务5.5 液晶彩色电视机检修技术171 任务5.6 液晶彩色电视机检修实例183 技能训练任务5.7 液晶电视机的调试与拆装192 思考与练习194项目6 液晶显示器检测维修技术 任务6.1 液晶显示器结构与电路认知197 任务6.2 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现象分析及故障特点203 任务6.3 液晶显示器的检修流程和检修原则205 任务6.4 液晶显示器常见故障的检修208 思考与练习213参考文献214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淘到一本关于深海探险日志的书,内容实在太震撼了!作者应该是个资深的海洋生物学家兼探险家,他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记录了他们乘坐深潜器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经历。那种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的孤独感和敬畏感,隔着纸张都能扑面而来。书里详细描述了那些奇特的、从未在阳光下生存过的生物,比如会发着幽幽蓝光的鱼类,还有那些形态怪异、对高压环境有着惊人适应力的无脊椎动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深海热液喷口的描写,那种地质活动带来的炙热与冰冷海水交汇的场景,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作者的叙述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紧张刺激,比如潜艇遭遇强洋流时的惊险瞬间;时而又回归到平静的科学观察,对水文、地质数据的分析严谨而专业。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更让我对地球的包容性和生命力的顽强有了全新的认识。绝对值得所有对自然科学和极限探索感兴趣的读者反复品味。
评分最近重温了一本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科普读物,天哪,它简直是把那些最烧脑的概念讲得像听相声一样有趣!作者的幽默感简直是物理学界的一股清流。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吓跑读者,而是通过大量的类比和生动的“思想实验”来解释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这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他把电子比作一个“永远在犹豫不决的猫”,完美地解释了叠加态的概念,让人茅塞顿开。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观察者效应”的讨论,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哲学思辨,探讨了意识在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读得我冷汗直冒,感觉自己对“真实”的理解又被颠覆了一次。虽然涉及到很多高深的理论,但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耐心,时不时地提醒我们:“如果你觉得有点乱,那太正常了,爱因斯坦当年也为此抓耳挠腮呢。”这本书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宇宙本源的好奇心,也让我意识到,科学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精确的计算,更在于对未知的勇敢探索。
评分我最近在读的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手工艺复兴的书籍,简直是手工匠人的“圣经”!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把焦点放在那些著名的大师的油画上,而是深入到了当时制作盔甲、钟表、玻璃器皿以及纺织品的作坊内部。作者似乎花了好几年时间,采访了健在的、传承着古老技艺的工匠家族。书中详细记录了不同金属的冶炼配方、宝石切割的火候掌握,以及丝绸织造中那些需要靠多年经验才能判断的细微差别。最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强调了“学徒制度”在知识传承中的关键作用,那种师徒之间近乎亲情的、严苛又充满关怀的相处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罕见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作坊里炭火燃烧的气味,看到汗水滴落在打磨工具上的反光。这本书不仅赞美了艺术的成品,更颂扬了创造这些成品所付出的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匠心,让人对“慢工出细活”有了全新的敬意。
评分哇,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古代建筑修复的系列丛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作者显然是位深谙历史和工艺的大师,书里对那些斑驳的砖石、褪色的壁画是如何被小心翼翼地呵护、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材料特性的分析,比如不同年代的石灰、木材,它们在时间长河里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以及修复师们如何根据这些特质来选择最合适的现代材料进行“对话”。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仿佛我正戴着白手套,站在故宫的某个角落,亲眼看着那些工匠们用镊子和特制胶水进行精密的粘合。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宋代榫卯结构的恢复,简直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这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充满敬畏之心的文物“传记”。对于任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套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读完后你会对“传承”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这本关于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书会很学院派,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读起来简直像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哲学冥想。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介绍亭台楼阁的布局,而是深入探讨了“借景”、“藏拙”、“曲径通幽”这些概念背后的东方美学思想。他花了很大篇幅去分析一块嶙峋的太湖石,是如何通过其形态来映射文人的心境和山川的意象的,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被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来。我特别欣赏他将哲学、诗词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处理方式,比如引用苏轼的词句来解释为什么要在水边种植柳树,而不是简单地给出设计规范。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极为考究,那些手绘的园林鸟瞰图和局部特写,简直就是艺术品,让我忍不住想要拿着书去苏州的园林里一一对照着寻找。读完后,你不会想去盖一个园子,但你会明白为什么古人要那样设计,那种心境的共鸣感是无与伦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