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第2版)
定价:25.00元
作者:达新宇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635205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目前流行的《通信原理》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多所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标准(大纲),选择了50多个代表性实验内容,以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为平台,通过基本实验、综合性系统实验、提高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南形式,涵盖了通信原理课程主要实验内容,是一本指导学生实验、课程设计及电子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用性书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理论”、“通信系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用书,也可供高校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概述
部分 验证性基本实验
实验1 AMI/HDB3码型变换
实验2 CMI码型变换
实验3 FSK传输系统
实验4 BPSK传输系统
实验5 DBPSK传输系统
实验6 汉明码系统
实验7 PAM编译码器系统
实验8 PCM编译码器系统
实验9 ADPCM编译码器系统
实验10 CVSD编译码器系统
实验11 帧成形及其传输
实验12 帧同步提取系统
实验13 模拟锁相环模块
实验14 数字锁相环
实验15 用户环路接口
实验16 双音多频检测
实验17 RS422接口
实验18 RS232接口
第2部分 综合性系统 实验
实验1 电话交换呼叫处理通信系统
实验2 时分复用通信系统
实验3 CMI线路编码通信系统
实验4 HDB3线路编码通信系统测试
实验5 汉明纠错编码通信系统测试
实验6 BPSK/DBPSK调制 汉明码系统测试
实验7 同步数据传输通信系统测试(1)
实验8 同步数据传输通信系统测试(2)
实验9 计算机数据传输通信系统测试
实验10 移动衰落信道通信系统测试
第3部分 提高创新性实验
实验1 可变分频器实验
实验2 m序列产生实验
实验3 噪声信号的产生
实验4 复接实验
实验5 帧同步实验
实验6 扰码实验
实验7 解扰实验
实验8 BPSK相位调制实验
实验9 QPSK相位调制实验
实验10 CMI编码实验
实验11 CMI译码实验
实验12 卷积编码器实验
实验13 CDMA扩频调制实验
实验14 CDMA扩频解调实验
第4部分 自主设计性实验
实验1 数字基带信号产生及传输系统性能仿真
实验2 窄带高斯白噪声仿真
实验3 AM/DSB/SSB调制系统
实验4 残留边带调制(VSB)
实验5 FM调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6 2ASK传输系统
实验7 采样定理与PCM编译码
实验8 AWGN信道 汉明码系统性能仿真
实验9 码分多址通信
实验10 数字基带和频带传输系统仿真
第5部分 课程设计指南
题目1 PCM编码器
题目2 DSB/AM信号调制器
题目3 连续波2DPSK信号调制器
题目4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同步信号
题目5 数字锁相法提取位同步信号
题目6 逐码移位法 实现帧同步
题目7 变参信道的计算机仿真
题目8 4PSK/4DP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
题目9 低通型信号的采样
题目10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与码间串扰
附录1 JH9001A误码测试仪简介
附录2 TDS1000系列数字存储示波器简介
附录3 实验系统测试孔位置状态图
附录4 实验系统跳线默认位置状态图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确实值得称赞,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和做笔记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平时阅读时对书籍的触感比较在意,这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很舒服的质感,油墨的味道也比较淡,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内容组织上,我发现作者在理论的引入上非常巧妙地结合了实际应用场景,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数学推导变得生动起来,仿佛在讲述一个工程问题如何被逐步拆解和解决的过程。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插图,绘制得非常精细,许多复杂的信号流图和系统框图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曾尝试按照书中的一个实验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发现每一步的描述都详尽到了近乎手把手的程度,即便是遇到一些小小的陷阱或易错点,作者也提前进行了预警和说明。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边进行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方式,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实验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将工程实践智慧熔铸于理论框架中的典范之作。作者们显然投入了大量心血来确保每一项实验都能真正服务于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希望在通信领域建立起扎实动手能力的学生或者初级工程师而言,这本书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它的讲解风格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理论支撑坚实而又富含实践指导意义。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高质量的思维训练,它不仅传授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果出现意外该如何应对”。这种全方位的知识覆盖和能力培养,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参考资料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书架上一个经常被取阅的对象。它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我面对复杂通信系统设计时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第一眼看上去就带着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息,让人联想到大学里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啃读的教材。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厚重感吸引了,感觉里面蕴含着不少扎实的知识。虽然书名听起来非常专业,但我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翻了翻,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方法。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很清晰,每一章的结构都设计得很有逻辑性,从理论基础到具体步骤的过渡非常自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一些关键概念上的阐述方式,他们似乎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直觉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公式的堆砌上。这种做法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不过,我也发现,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领域的新手来说,开篇的部分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消化,毕竟它承载着整个实验体系的基石,不容有失。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严谨而务实的,让人感觉踏实可靠,很适合作为系统学习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衡点。很多实验指导书要么过于侧重理论推导而忽略了操作细节,要么又陷于繁琐的操作步骤而缺乏对背后原理的深入剖析。然而,这本书却成功地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支点。比如,在介绍某个调制解调技术的实现时,书中不仅详细列出了软件或硬件实现的关键参数设置,还附带了对这些参数选择背后的理论依据的深入探讨,甚至讨论了不同参数组合对系统性能的实际影响,这一点非常宝贵。我尤其喜欢它在“调试与排错”部分所花的心思,那部分内容写得极其真实和接地气,涵盖了许多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疑难杂症”及其有效的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是纯粹的理论书籍所无法提供的,它体现了作者团队深厚的工程实践积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种特定的实现路径而不是另一种,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它强迫我去内化这些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
评分从内容更新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体现了紧跟时代发展的努力。虽然核心原理是稳定的,但在涉及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时,作者似乎也做了相当的更新和调整。我留意到其中关于某些新型接口或算法描述的部分,其措辞和引用的背景资料都显示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这对于一本技术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过时感”。书中的章节逻辑推进得非常顺畅,就好比在攀登一座设计精巧的阶梯,每一步都稳固可靠,让你有信心迈向下一步。我个人对那些偏向于系统级设计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们不仅讲解了单个模块的功能,更着重强调了如何将这些模块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通信系统。这种系统观的培养,对于未来从事复杂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思维训练。阅读完相关章节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通信链路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