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
定价:29.80元
作者:陈学平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21247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了印制电路板的功能特点,并以Altium Designer 9.0为例介绍了印制电路板设计界面及基本命令,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原理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PCB图,能够制作原理图元件和PCB封装元件,能够对印制电路板进行仿真。本书编写的*特色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以项目为载体,重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典型、具体的实例操作贯穿全书,遵循“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低起点,循序渐进,用一个个实例贯穿全书,可操作性强。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电工电子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和培训用书。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学平,1986年7月----1996年7月 重庆长寿龙河中学教学;1996年----2007年,重庆龙职中教学;2007年8月----现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资深硬件工程师,我手里积压了不少同类的参考书,很多都是陈旧的知识点或者过于侧重某个特定EDA工具。我惊喜地发现这本《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在方法论上提供了一种更现代、更通用的视角。它没有被某个软件的特定版本所束缚,而是着重强调了设计背后的工程思维和规范要求。书中关于电磁兼容性(EMC)和热管理的设计指导,是我认为它超越同类产品的关键所在。很多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忽略了这些环节,导致后期整改成本飙升。这本书却把这些“陷阱”提前暴露了出来,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规避方案。它教你的不仅仅是如何画出一条线,更是如何设计出一块能稳定可靠运行的电路板。这种强调全生命周期考虑的设计理念,对于提升项目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在工程实践的细节打磨上,可以说做到了极致。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材料的特性——比如FR4、聚酰亚胺(PI)等——在不同频率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值都有详细的对比表格,这对于设计高频电路至关重要。此外,作者对叠层设计(Stackup)的讲解极其到位,从如何平衡机械强度与电气性能,到如何分配电源层和地层以实现良好的平面化,都有深入的剖析。我之前总觉得叠层设计是靠“感觉”和“经验”,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背后蕴含的严密计算和设计原则。这本著作成功地将看似玄学的“板级设计艺术”转化为了清晰、可复制的工程方法,对于希望进入专业领域,追求更高设计水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技术文档有点耐心不足的人,很多教材的排版和图示简直是灾难,看了就想睡觉。但是这本关于PCB的书籍在视觉呈现上做得相当出色。页面的布局非常清晰,关键的公式和设计准则都用醒目的颜色或方框标注了出来,即便是查阅特定知识点时,也能迅速定位。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配的大量实物图和软件截图,质量非常高,细节清晰可见。这对于我们这些主要依赖视觉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很多复杂的布线技巧,光靠文字描述是很难想象的,但配上清晰的图形示例后,立刻豁然开朗。感觉作者和出版社在编辑环节下了不少功夫,确保知识的传递效率最大化。如果硬要挑毛病,可能某些高级应用场景的案例可以再多一些,但瑕不掩瑜,就目前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而言,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
评分我大学期间选修过相关课程,当时用的教材内容非常枯燥,很多都是上个世纪的工艺描述。直到我偶然接触到陈学平的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现代PCB设计的美感和挑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读起来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经验,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腔调。我特别欣赏它在“故障排查与调试”这一章节的处理方式。书中列举了若干常见的设计错误,比如过孔设计不当引起的信号反射、焊盘过热导致的虚焊等,并详细分析了错误发生的原因和检测方法。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实战能力。每一次我在项目中遇到瓶颈时,都会翻阅这本书,总能找到相关的启发和解决思路,它更像是一本实用的工具手册,而不是一次性的阅读材料。
评分这本《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简直是PCB新手们的福音!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时,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规则和复杂的布局图,简直是一头雾水。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只讲软件操作,缺了那种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的指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整个设计和制作流程拆解得非常细致。作者陈学平的文字功底很扎实,讲解起来深入浅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它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阻抗控制、信号完整性这些看似高深的概念,都被用非常直观的例子串联起来,让人很容易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制作工艺的介绍,从单层板到多层板,每一步的注意事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PCB的整体认知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种动手实践的信心,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