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辞书 实用古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字典 工具书(字形溯源 课文例证 用法辨析 语法附录)

开心辞书 实用古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字典 工具书(字形溯源 课文例证 用法辨析 语法附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古代汉语
  • 词典
  • 工具书
  • 字形学
  • 语法
  • 汉语教学
  • 词汇
  • 用法
  • 考证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34817
商品编码:2957427177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开心辞书 实用古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字典 工具书(字形溯源 课文例证 用法辨析 语法附录)

定价:58.0元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42334817

字数:2280千

页码: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汉语经典”是开心辞书汉语类的大开本(32开)通用型工具书,包含成语、古汉字典、古汉词典三大品种。“汉语经典”强调收词量、强调内容的规范是开心辞书家族中汉语类辞书的集大成者。

内容提要


收录单字8000余字,词条12000余条,释义采用现代汉语,例证课本化,设置源流、辨析、知识窗、插图等释义采用现代汉语,例证课本化,多种功能,并附有与古汉语相关的附录,内容丰富。

目录


作者介绍


开心辞书为中、小学生提供以规范性、实用性为特点的学习型工具书,让他们能便捷地查找知识信息,在快乐中开启心智。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与您提供的图书信息完全不相关的图书简介: --- 书名:星际航行指南:穿越虫洞与异星文明接触实录 作者:艾萨克·凡·德·海顿 译者:李明轩 出版社:未来探索出版社 出版日期:2345年10月 定价:1200 信用点 ISBN:978-9988-7766-55-0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宇航探险家、理论物理学家艾萨克·凡·德·海顿博士的毕生心血结晶。它并非传统的科普读物,而是一份详尽、实用的星际旅行操作手册,以及对数十年深空探索经验的系统性总结。本书的视角独特,直击星际航行最核心的挑战——超光速旅行、空间折叠、以及与迥异文明的有效沟通。 第一部分:跃迁物理学与虫洞航行基础 在本书的开篇,凡·德·海顿博士对当前宇宙航行界公认的“阿库别瑞引擎”模型进行了颠覆性的修正。他摒弃了传统的能量驱动模式,转而深入探讨了“时空涟漪耦合”理论。读者将了解到,稳定的虫洞航行并非仅仅依赖于巨大的负能量密度,而更关键在于如何精确地“调谐”飞船与目标星系的自然引力波频率。 书中详细描述了从理论模型到实际操作的每一步骤: 引力场态势感知系统(G-FAS): 这是新一代飞船的核心部件。我们将剖析其工作原理,如何通过探测微弱的引力波异常来预判虫洞的开启与关闭,避免“时空剪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能量校准与维持: 书中提供了数十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虫洞跃迁过程中,如何通过精密的能量反馈回路,将反物质燃料的消耗率降低40%以上,极大地扩展了航程的边界。 “漂移”与“降维”风险规避: 凡·德·海顿博士以自己一次惊心动魄的经验为例,详细阐述了当飞船意外偏离预定航道,进入高维空间“漂移”区域时的自救程序,包括如何利用飞船的定向引力发生器强行“锚定”现实维度。 第二部分:异星环境适应与生存策略 星际旅行的终极挑战在于抵达目的地后,面对未知且可能具有敌意的环境。本部分是本书最富实战价值的部分,完全基于作者在银河系边缘“塞壬星云”及“赫菲斯托斯碎片带”的亲身考察记录。 大气成分分析与生命支持: 针对常见的非氧-氮基大气,如高浓度的甲烷-氨混合物或等离子体环境,本书提供了快速合成呼吸介质的应急方案。特别收录了“快速分子重组图谱”,用于在资源匮乏星球上就地取材合成关键有机物。 极端地质环境应对: 针对超高重力星球(如中子星卫星)和零重力漂浮天体,书中提供了不同的移动、勘测和采矿策略。例如,在超高重力环境下,如何利用电磁悬浮履带和反作用力喷射背包实现有限度的移动。 生物毒素识别与解毒: 附录中包含了一份详尽的“未知生物光谱数据库”,帮助探险家快速识别外星生物体分泌物的毒理学特征。同时,介绍了基于纳米机器人的“广谱解毒剂”的现场合成流程。 第三部分:跨文明交流与伦理准则 本书最具争议性,但也最具前瞻性的部分,聚焦于接触“智慧生命体”。凡·德·海顿博士在此部分提出了他的“通用语义模型”(GSM),旨在超越语言和感官差异,建立最基础的交流桥梁。 非线性交流协议: 传统语言的线性结构在面对拥有集体意识或多维度思维的文明时是无效的。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学结构、基本物理常数(如π和e的值)以及特定的光波脉冲序列,来传达“我”、“你”和“我们”的概念。 “接触五阶段”伦理框架: 博士基于与“织网者文明”和“硅基聚合体”的接触经验,提出了一个严格的接触伦理框架,强调在未完全理解对方社会结构和意图前,应采取的最低干预原则。任何试图传输地球文明信息(尤其是军事或历史信息)的行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授权和风险评估。 技术共享的边界: 谁有权决定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的技术?本书深入探讨了技术溢出可能对两个文明产生的影响,并建议在初始接触阶段,仅应共享基础科学原理,而非应用技术。 读者对象: 本书专为深空探索船的船长、首席科学官、星际外交官以及所有致力于突破太阳系界限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未来探险家撰写。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现代物理学基础,并对高维几何和先进的工程学概念有所涉猎。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书和操作指南,是未来星际文明的必备手册。凡·德·海顿博士以其无畏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人类文明指明了通往群星的道路。 ---

用户评价

评分

相较于那些厚重如砖、让人望而却步的传统辞海,这本《开心辞书》在版式设计和排版上的考量,确实体现了“实用”二字。虽然内容极其详实,但阅读起来却丝毫不觉拥挤和压抑。字体的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古籍引文的可辨识度,又不会让现代读者感到费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对“语法附录”的设置,简直是神来之笔。我过去查语法问题,总是需要翻阅好几本专门的语法书,但这本书将最核心、最常遇到的语法点进行了精炼的总结,并以表格或图示的形式呈现出来,非常便于快速回顾和查阅。比如对“被”字句、判断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梳理,清晰明了。这种将词典查询功能与即时语法参考功能完美结合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让我在遇到疑难句子时,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跨书查找,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评分

这本字典简直是古汉语学习者的救星,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扎实的内容和严谨的编排震撼到了。尤其是它在词条释义上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很多我们现在读起来感觉很别扭的古文句子,通过这本书的详细解析,瞬间就变得豁然开朗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深入地挖掘了词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这对于理解先秦两汉的经典著作至关重要。比如,有些看似简单的词汇,在《诗经》和《楚辞》中的用法大相径庭,这本书都会给出清晰的区分和对比。我记得有一次查一个“焉”字的不同用法,书里详尽地列举了各种句式,配上精准的课文例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虚实之别。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教师,随时在你身边指导。对于那些想真正掌握古代汉语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翻译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让人在查阅过程中感到无比的踏实和信服。

评分

我必须赞扬一下这本书在“用法辨析”方面的力度,这对于提升文言文写作和翻译的准确性,简直是点睛之笔。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古今一词一义,或者忽略了语境对词义的强大制约力。这本书则像一位严厉的编辑,对那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拆解和对比。比如“是”和“此”、“之”和“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别,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句分析,将其界限勾勒得非常清晰。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固定搭配和特殊句式的讲解,这些往往是传统教科书或者普通词典会一带而过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辨析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写出的文言文不再是生硬的堆砌词语,而是开始有了古代语法的韵律感和准确性。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体现了编者对古代语言规范性的高度尊重,对于希望达到专业水准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个对古代文学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个单纯的“工具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套经过精心策划的“文言阅读辅助系统”。那些从课文中直接抽取的例证,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词义,更重要的是,它们将词汇放入了最原始、最鲜活的语境之中,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代入感。当我研究一篇古文时,遇到一个生词,查阅后不仅知道了它的意思,还能看到它在真实文章里是如何被使用的,这种体验是死板的定义无法比拟的。此外,这本书的“开心”之处,或许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将高深的古代汉语知识以一种平易近人、高效便捷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普通学习者接触和掌握这门语言的门槛。它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有趣,真正激发了人们深入探索古代典籍的内在热情,而非仅仅将其视为枯燥的学术任务。

评分

翻开这本《开心辞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字形溯源”这个板块上的用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速度和篇幅,往往会舍弃掉汉字演变的脉络,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大的损失。然而,这本书没有这样做。它通过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到篆隶的演变过程,那种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文字诞生的感觉,非常奇妙。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用偏旁的追溯,比如“女”字旁或者“手”字旁的字,了解了它们的本义后,再去看那些复杂的组合字,就觉得一切都有了逻辑。这不仅仅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记忆生僻字的能力。当一个字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有了历史的重量和演变的轨迹时,它的意义也随之鲜活起来了。这种深度挖掘,使得阅读古籍时,那种隔阂感大大减弱,我们仿佛能更直接地触碰到古人的思想内核,这种体验是其他速成型的工具书所无法给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