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电子技术(第2版)
定价:12.90元
作者:张友汉,周玲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040281323
字数:210000
页码:13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力电子技术》(张友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修订版,是在版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式下的教学需求、课程改革成果和相关新技术、新国标等进行修订的。本书沿用版的内容框架结构,为适应近年来中职生源情况的变化,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修订时坚持以学生为本,降低难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力二极管和晶闸管、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直流变换电路、逆变电路、交流变换电路、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电力电子装置举例及6个实验和实训等。本书选材较新、资料丰富,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结构合理,章节明晰;重点明确写出,难点深入浅出,注意循序渐进;习题题量、难度适中,适于教学使用。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从事电力电子技术行业的工人和短期培训人员的教学和参考用书。
目录
章 电力二极管和晶闸管
节 电力二极管
第二节 晶闸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
节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第二节 电力晶体管
第三节 电力场效晶体管
第四节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第五节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节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第二节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第三节 触发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三相晶阐管可控整流电路
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第三节 晶闸管的串并联及保护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直流变换电路
节 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复合斩波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逆变电路
节 有源逆变电路
第二节 有源逆变电路应用举例
第三节 无源逆变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交流变换电路
节 交流调压电路
第二节 交一交变频电路
第三节 交流调压电路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与软开关技术
节 脉冲宽度调制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PWM逆变电路
第三节 SPWM波形成电路及专用
集成芯片
第四节软开关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电力电子装置举例
节 开关电源
第二节 高发光效能的节能型荧光灯
第三节 不间断电源(UPS)
第四节 变频调速装置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 实验和实训
实验一 晶闸管的简易测试及导通关断条件实验
实验二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
实验三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与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
实验四 三相桥式全控有源逆变电路
实验五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六 IGBT斩波电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上,试图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进度的版本。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工程实际”的关注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很多理论书读起来像是纯粹的物理学论文,充满了假设和极限条件下的完美状态。但这本书在介绍完基本原理后,总会适时地引入一些工程上的考量,比如散热问题、开关损耗的估算,以及特定拓扑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谐波抑制挑战。这些内容不是敷衍地塞在附录里,而是巧妙地融入到章节的讨论中。例如,在讲解逆变器设计时,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调制策略,还花了篇幅讨论了PWM载波频率的选择对滤波元件大小和系统效率的影响。这种将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考试工具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面向未来工程师的“工具箱指南”,告诉你不仅仅“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
评分从宏观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章节编排体现了极高的教学智慧。它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原则,逻辑链条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例如,在进入复杂的有源滤波器或高频开关电源之前,它确保了读者对PWM的各种调制方法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传递函数分析。更棒的是,书后配套的习题设置,我感觉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不是简单的数值代入题,而是更侧重于对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很多习题需要你结合前后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这迫使学习者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记忆某个公式。我做完其中的几道综合题后,感觉对整个电力电子系统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书,但回报率极高,它奠定了我对这门学科的扎实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绝对是同类教材中的上乘之作。在电力电子这个领域,示意图和波形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连接抽象理论与实际电路行为的桥梁。我过去常常因为某些教材的插图模糊不清或者标注混乱而感到头疼,非得自己动手重新画一遍才能理清思路。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专业。无论是器件的结构示意图,还是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电压电流波形图,线条都非常清晰锐利,关键节点的标注也极其准确。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数学推导和公式的呈现方式,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阅读疲劳点”,该用大括号或方框突出显示的公式,绝不含糊其事,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我甚至发现,有些复杂的等效电路变换,作者给出的简化步骤逻辑性极强,比我之前在其他参考书上看到的那些跳跃性较大的推导要人性化得多。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授者,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旁边给你耐心讲解,让你在视觉上和认知上都没有太多负担,专注于理解核心概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初见之下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惊艳的感觉,那种理工科教材特有的严谨和一丝不苟扑面而来。我本来对手头这堆书的期望值是持保守态度的,毕竟很多经典教材在更新换代后,要么内容被稀释得太厉害,要么就是为了堆砌新名词而忽略了基础的深度。然而,当我翻开正文,那种踏实感立刻就建立起来了。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夫梳理知识体系的,脉络清晰得就像一张绘制精良的电路图。从基础的半导体器件特性讲起,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非常自然,不会让你感觉思维链条突然断裂。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拓扑结构,书里给出的分析步骤详略得当,既保证了足够的理论推导,又不会陷入纯数学公式的泥潭,让你始终能抓住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我记得我在学习某个特定类型的斩波电路时,以往看的资料总是很快跳过死区时间的讨论,但这本书在这部分的处理就非常到位,兼顾了理想模型和实际工程中的非理想因素,这对工程实践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不是一本让人读起来很“轻松”的书,但绝对是那种能让你把知识点真正“啃”进去的书,合上书本后,脑子里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符号,而是坚实的理论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的感觉是极其克制而严谨的,这对于需要精确理解概念的理工科学习来说,是最大的优点。作者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煽情或者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每一个句子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准的陈述。这种风格的好处是,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解释的多义性。在电力电子领域,一个词语的细微差别可能就决定了电路行为的巨大差异。我特别欣赏它对专业术语界定的一丝不苟,比如对“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的区分,以及对不同类型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描述,都非常到位。我个人是一个对细节比较敏感的学习者,以往阅读一些翻译腔过重的教材时,常常需要反复琢磨作者到底想表达哪个确切的物理含义。但在这本书里,这种困惑极少出现。你可以完全信赖文本的准确性,把精力集中在复杂的电路分析上,而不是纠结于语言本身是不是地道或者流畅。它提供的是一种学术上的确定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