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 杨拴科,赵进全 9787040145519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 杨拴科,赵进全 97870401455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拴科,赵进全 著
图书标签:
  • 模拟电子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学习指南
  • 解题技巧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杨拴科
  • 赵进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45519
商品编码:295785081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

定价:32.20元

作者:杨拴科,赵进全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01

ISBN:9787040145519

字数:370000

页码:3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按照“高等工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的。它是作者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的教学参考书,章次按主教材的章次安排,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晶体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信号发展生器、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各章内容均包含:教学要求、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课后习题及其解答。书中通过典型题分析扩充了主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附录为西安交通大学近年来本科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本书可作为本、专科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员的复习参考书。

目录


1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1 教学要求
 1.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1.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1.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2 晶体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1 教学要求
 2.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2.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2.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3 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3.1 教学要求
 3.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3.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3.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4.1 教学要求
 4.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4.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4.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5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
 5.1 教学要求
 5.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5.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5.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6 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6.1 教学要求
 6.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6.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6.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7 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
 7.1 教学要求
 7.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7.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7.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8 信号发生器
 8.1 教学要求
 8.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8.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8.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9 功率放大电路
 9.1 教学要求
 9.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9.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9.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10 直流稳压电源
 10.1 教学要求
 10.2 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的依据
 10.3 基本概念自检题与典型题举例
 10.4 课后习题及其解答
附录1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2001年12月)
附录2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2002年12月)
附录3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2003年12月)
附录4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题(2002年)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附录5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题(2003年)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附录6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题(2004年)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 前言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再到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无一不闪烁着模拟电子技术的智慧之光。扎实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是每一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然而,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庞杂,概念抽象,电路分析复杂,常常令许多初学者望而却步。面对一本本厚重的教材,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到正确的航向,如何有效地理解枯燥的理论,如何熟练地运用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是许多学习者普遍面临的挑战。 本书正是为了回应这一需求而精心编写。我们深知,一本优秀的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梳理,更要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因此,本书在遵循《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杨拴科、赵进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9787040145519)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 精炼核心概念,深化理论理解: 我们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力求用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搭建起牢固的知识框架。对于那些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关键点,将进行重点强调和辨析。 2. 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指明学习路径: 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本书将分享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包括如何预习、听课、复习,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如何利用课后习题和实验进行巩固等,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3. 精选典型例题,透彻解析解题过程: 解题是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书精选了大量涵盖教材各章节的典型例题,并对解题过程进行了详细、严谨的剖析。从题目分析、电路识别,到原理应用、计算步骤,再到结果讨论,力求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解题的“内功”。 4. 揭示解题技巧,传授分析思路: 不同的电路分析问题,往往有其独特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方式。本书将不仅仅罗列解题步骤,更重要的是揭示解决这类问题所遵循的普遍性思路和常用技巧,帮助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 关注易错点,规避学习误区: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常见的错误和陷阱,可以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本书将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学习中的一些常见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提示和辨析,帮助读者规避不必要的认知偏差。 6. 连接理论与实践,培养工程思维: 模拟电子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工程实践。本书在讲解理论和例题时,将尽量结合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培养读者的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同时,也适合于在校研究生、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对模拟电子技术感兴趣的自学者。 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指导,学习者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 绪论与基础概念 第一章 电子技术基础概述 本章是整个模拟电子技术学习的起点,旨在为读者建立起对电子技术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名词概念,而是试图勾勒出电子技术发展的脉络,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整个电子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核心内容解析: 电子技术的发展简史与趋势: 了解从真空管到集成电路,再到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是如何演进并适应时代需求的。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技术突破,以及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理解整个领域的基础。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能够精确地反映物理量,但容易受到噪声干扰;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处理和存储。理解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实际系统中进行转换和集成,是重要的工程思维。 模拟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应用: 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如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处理、医疗诊断设备中的生物信号采集、工业自动化中的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消费电子产品中的音视频处理等,让读者切身感受到模拟电子技术的“无处不在”,激发学习兴趣。 基本要求与学习建议: 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概念,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初步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习指导: 宏观视角把握: 不要被具体电路细节困扰,首先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整个技术图谱中的位置。 联系实际生活: 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将抽象概念具象化。 建立初步概念: 明确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ADC/DAC)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重视基本定律: 回顾并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这些是进行一切电路分析的基石。 解题思路: 本章无具体解题类题目。 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常见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考察对电子技术发展史、模拟与数字技术特点、应用领域的认知。 备考建议: 仔细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特别是模拟与数字技术的优劣势对比。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半导体二极管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元器件之一,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是掌握后续更复杂电路的基础。本章将从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出发,介绍其几种最基本的应用。 核心内容解析: PN结的形成和导电原理: 这是理解二极管工作特性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讲解外延层、内建电场、载流子扩散和复合等概念,以及在外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下PN结的电导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重点分析正向导通压降(正向压降)、反向击穿电压等关键参数,理解“导通”、“截止”等工作状态。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 介绍理想二极管模型、恒压源模型、带内阻模型等,这些模型是在不同精度要求下分析二极管电路的工具。 常用二极管的种类和特性: 介绍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二极管等,了解它们的特殊功能和应用领域。 二极管的几种基本应用: 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整流、单相全波整流(桥式)、三相整流。理解它们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的原理,并分析其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特点以及滤波电路的作用。 续流二极管(又称飞弧管、阻尼二极管): 在感性负载(如继电器线圈)断开时,利用其导通吸收感应电动势,保护开关器件。 限幅电路(箝位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信号电压限制在特定范围内,常用于保护电路或信号整形。 稳压电路: 利用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为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 学习指导: 理解PN结的物理过程: 这是理解二极管特性的核心,多思考载流子是如何移动和作用的。 掌握伏安特性曲线的意义: 能够准确地读出和分析曲线上的关键点,并理解不同工作区域的含义。 熟悉等效电路的使用: 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哪种等效模型,能够帮助简化电路分析。 重点理解整流电路: 这是二极管最经典的工业应用之一,要能分析不同整流电路的结构、工作过程和输出特性。 区分不同类型二极管的应用场景: 了解不同二极管的特点,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选择。 解题思路: 分析电路结构,识别二极管工作状态: 核心是根据外加电压判断二极管是否导通或处于击穿状态。 选择合适的二极管模型: 对于简单电路,理想模型可能足够;对于需要考虑压降和内阻的电路,则需选用更精确的模型。 应用叠加原理(若有多个信号源): 对于复杂的二极管电路,可以利用叠加原理简化分析。 绘制等效电路,进行简化计算: 将二极管替换为其等效模型,简化电路,然后应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KCL、KVL)求解。 分析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 能够根据电路结构和输入波形,画出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并计算平均值、有效值等参数。 注意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 重点关注其工作在反向击穿区,输出电压相对稳定。 理解限幅电路的功能: 能够根据电路图分析出输入信号被限制在了哪个电压区间。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分析一个带有二极管的简单交流电路,判断二极管的导通角,计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解题步骤: 1. 分析输入信号的极性。 2. 根据输入信号极性,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或截止)。 3. 将二极管替换为其对应的等效模型(如理想模型或恒压源模型)。 4. 利用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KVL)计算输出电压。 5. 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确定二极管导通和截止的时间段,从而确定输出电压的波形,并进行积分计算平均值。 例2: 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要求输出直流电压达到一定值,并分析其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纹波系数。 解题步骤: 1. 确定所需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考虑二极管压降)。 2. 根据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画出电路图。 3. 分析整流过程,画出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波形。 4. 引入滤波电容,分析滤波电容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画出滤波后的输出电压波形。 5. 估算或计算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 例3: 设计一个利用稳压二极管的简单稳压电源。 解题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稳压二极管,确定其稳压值。 2. 根据输入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限流电阻。 3. 画出电路图,分析在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为何能保持稳定。 (本书的后续章节将继续深入探讨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运算放大器以及集成电路等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和解题方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这一点在很多技术类书籍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清晰的图表和规范的数学符号是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前提,这本指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电路图绘制得准确且专业,各种波形图也清晰可辨,这对于观察和分析信号的变化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公式推导过程非常干净利落,没有出现因为排版混乱而导致的符号阅读障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大量时间攻克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内容深度到外在形式都体现出匠心精神的辅导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私人导师,陪伴我走过了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艰辛历程,让我从迷茫走向了清晰和自信。

评分

要说这本书的实用性,那绝对是超乎我的预期的。我手里有好几本其他的参考书,但很多都写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很吃力,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在啃硬骨头。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亲切,读起来让人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常见错误和易混淆知识点的梳理,非常到位。很多我在做题时反复犯的错,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对应的分析和纠正方法。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解题”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避免犯错”的宝典。书中的一些小技巧和经验总结,都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我用它来复习考研专业课,效果非常好,很多高频考点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能更高效地分配复习精力。可以说,这本书极大地优化了我的学习路径。

评分

这本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指南,真的是帮了我大忙了。我之前对模拟电路这块总是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概念,看书本的时候总是一知半解。但是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一盏明灯。它的讲解方式非常贴近我们这些初学者,不会上来就抛出一大堆高深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物理意义。比如说,在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时,它会用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思想。而且,书中的例题解析部分做得特别到位,每一步的推导过程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人可以跟着思路一步步走下来,很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欢它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方式,让枯燥的公式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本书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精髓,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

与其他教材配套的习题集相比,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更胜一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题目和答案,更注重对解题思路的深度挖掘。有些题目,看完书本的讲解,我还是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但通过这本书的详细解析,我明白了背后的逻辑链条。作者似乎很懂得我们这些学习者在哪个环节容易卡壳,并在相应的步骤进行了特别的批注和强调。这种“预判式”的讲解,让我的学习过程少走了很多弯路。特别是那些综合性较强的电路分析题,往往需要好几步的转换和简化,这本书对每一步的物理含义都解释得很到位,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这种对“为什么”的深究,才是真正培养扎实基础的关键。现在我对电路的分析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很多以前看着就头疼的电路图,现在也能胸有成竹地入手了。

评分

作为一本“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它的章节划分清晰明了,严格对应了主流教材的体系结构,这使得我在同步学习时能够非常顺畅地进行查阅和对照。每一章的开始,都会有一个简要的知识点回顾,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把本章的核心概念点出来,这对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非常有帮助。然后紧接着就是针对性的例题和习题。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难度题目的区分处理,简单题用来巩固基础,中等难度的用来深化理解,而那些挑战性的难题,则提供了清晰的解题框架,引导你构建完整的解题思路。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能从中学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者非常理解学习的规律,知道如何将知识点“打包”成易于消化的学习单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