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9787511617361 中国农业科

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9787511617361 中国农业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泽建,吴元华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病理学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 学术年会
  • 病理学
  • 植物病害
  • 农业科学
  • 中国农业科
  • 2014年
  • 论文集
  • RTDK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7361
商品编码:295916994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定价:100.00元

作者:郭泽建,吴元华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16173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会论文编辑组对所收集的论文和论文摘要进行了编辑。包括:大会报告、真菌及真菌病害、原核生物及其病害、病毒及病毒病害、线虫及线虫病害、植物抗病性、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种子病理与剂等内容。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在植物病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与病害防治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目录


作者介绍


郭泽建,男,博士,教授。1980-1984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1991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于1995.4-1998.9在美国Noble基金会和Salk研究所做博士后。于1998回浙江大学,并于2002.11调入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
  吴元华,男,汉族,1963年9月生,原籍山东省诸城市,中员。199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历,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文摘


序言



《新编草木图谱:珍稀与常见植物识别指南》 内容简介: 《新编草木图谱:珍稀与常见植物识别指南》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植物学专著,旨在为广大植物爱好者、科研工作者、农业从业者、林业技术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全面、详尽且易于理解的植物识别参考。本书精选了当下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广泛分布的常见植物,通过高清精美的彩色插图与精准生动的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地展现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以及保护现状。 本书的编纂团队由国内资深的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生态学家以及插画师组成,历时数年,深入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标本、拍摄照片,并参考了大量权威植物学文献和数据库,力求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达到最高标准。我们深知,准确识别植物是有效进行科学研究、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科学保护的前提。因此,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力求做到信息全面、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逐步掌握植物识别的技巧。 本书的特色与亮点: 1. 精选珍稀与常见植物,兼顾广度与深度: 本书收录的植物种类涵盖了中国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一方面,我们重点关注那些因生境破坏、过度采集等原因而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如某些特有的兰科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草本植物。对这些植物的介绍,不仅包括其形态特征,更会深入探讨其生存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亟待采取的保护措施,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另一方面,本书也收录了大量在我国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植物,如重要的农作物、经济林木、观赏植物、药用植物以及城市绿化树种。这些植物的详细介绍,将为农业生产、林业发展、园林绿化、中医药研究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高清精美彩色插图,直观易懂: 植物识别的关键在于细致观察其形态特征。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高质量的彩色插图。每一种植物都配有多幅高清实拍照片,从整体植株形态、叶片(正面、背面、叶缘、叶脉)、花朵(花瓣、花萼、雄蕊、雌蕊)、果实(形状、颜色、大小、种子)、茎、根等关键部位都进行了特写拍摄,力求展现植物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插图的选取不仅注重科学性,也兼顾了艺术性,旨在让读者在欣赏植物自然之美的同时,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植物的结构与特征。此外,部分重要的、难以通过照片清晰展示的微观结构,还配有精细的手绘线条图,以辅助说明。 3. 详实严谨的文字描述,科学权威: 文字描述部分严格遵循植物学分类术语,语言精准、规范,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中文名与学名: 提供标准、规范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方便读者查阅和沟通。 科属分类: 清晰标明植物所属的科和属,帮助读者建立植物学的基本框架。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花、果实)和地下部分(根)的形态特征,包括其高度、形态、颜色、质地、排列方式等。特别强调了容易混淆的部位的鉴别要点。 生态习性: 介绍植物的生境偏好,如生长在山坡、平原、水边、森林、草地等,以及对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为野外识别和人工栽培提供指导。 地理分布: 详细说明植物的原产地以及在中国境内的主要分布区域,并提及是否有引入栽培。 经济及药用价值: 介绍植物在农业、林业、医药、食品、纺织、建筑等方面的用途,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对于药用植物,会简要介绍其主要功效和应用,但本书并非医药专著,仅作参考。 繁殖方式: 简述植物的繁殖特点,包括有性繁殖(种子)和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等)。 保护现状(针对珍稀植物): 重点阐述其濒危等级、受威胁原因、保护措施等,提高读者的保护意识。 4. 清晰的检索体系,方便查阅: 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植物,本书设计了多种检索方式: 中文名笔画索引: 按照中文名的笔画顺序排列,是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检索方式。 拉丁学名索引: 按照拉丁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是专业人士常用的检索方式。 科属索引: 按照植物学的分类系统,列出各科属及其包含的物种,方便读者按分类体系进行查找。 图文对照: 每一页都清晰标注页码,读者可以通过目录找到目标植物的页码,或者通过索引定位。 5. 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与保护理念: 本书的编纂过程紧密关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在植物分类、分子系统学、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并尽量将最新的分类体系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书中。同时,本书也积极倡导科学的植物保护理念,鼓励读者在野外观察时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采摘,尊重自然。 本书的读者对象: 植物学研究者与学生: 为其提供系统、准确的植物学基础知识和科研参考。 林业、农业、园林从业人员: 帮助其识别、鉴定和管理各类植物资源。 中医药从业者与爱好者: 作为药用植物识别的辅助工具,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 环境保护工作者与自然教育者: 提供珍稀植物的识别信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教育。 广大植物爱好者与户外探索者: 满足其对植物的好奇心,提升野外辨识能力,丰富自然体验。 中小学教师与学生: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新编草木图谱:珍稀与常见植物识别指南》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承载着我们对中国丰富植物资源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人走进自然,认识植物,了解植物,进而热爱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探索植物王国奥秘的奇妙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农业科学发展趋势保持关注的普通读者,我对《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充满了好奇。我理解这是一本汇集了学术界研究成果的论文集,所以内容肯定会比较专业和深入。我期望通过阅读它,能够大致了解在2014年,中国的植物病理学研究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或许有一些关于病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又或者是在植物免疫学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现,揭示了植物如何抵御病原体的机制。我个人对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所以也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在抗病育种中的探索,或者关于微生物在植物健康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每一个技术细节,但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这个领域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以及中国科学家们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挑战所付出的努力。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了解前沿科研的窗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是带着一种“碰运气”的心态。我是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平时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病害问题,但很多时候,现有的防治技术和药物效果并不理想,或者存在抗药性等问题。我希望能在这本论文集中找到一些“接地气”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例如,有没有关于某种病害在某个地区发生规律的详细分析?或者有没有针对某种病害,推荐了一些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防治措施?我最关心的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即使这些研究可能不像基础理论研究那样“高大上”,但它们对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却是最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对某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帮助农民朋友们增产增收。这本书的意义,对我而言,更在于它能否成为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加上 ISBN 号和出版方信息,本身就勾勒出了一个专业、严谨的学术形象。作为一个对农业科技,特别是植物病害防治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借此了解近年来我国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突破。我期望能看到一些前沿的病害监测技术、新型的防治药剂研发成果,或是关于特定农作物病害的深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想象中,这本书里会汇聚了众多国内顶尖的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或许还会有一两篇关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的文章,这对我了解行业动态、拓展知识视野非常有帮助。当然,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并不期望能完全理解所有深奥的学术术语和复杂的实验设计,但至少,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大致把握住研究的重点、结论以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其背后所代表的学术会议的规模,都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植物病理学前沿世界的大门,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我首先被其严谨的标题和专业出版社的背景所吸引。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对植物科学,尤其是植物如何抵抗疾病的奥秘一直充满好奇。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植物病理学”这个学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我期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常见植物病害的介绍,比如它们是如何传播的,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以及有哪些传统的和现代的防治方法。虽然我知道论文集中的内容会比较学术化,但我更倾向于看到一些能够引发思考的文章,比如关于病害发展趋势的预测,或者是对未来植物病害防治方向的探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植物保护这个领域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即使有些地方看不懂,但通过阅读,也能感受到这个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科研人员们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的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汲取。

评分

刚拿到这本《RTDK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粗略翻阅了一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厚实,装帧精美,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给人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虽然我并不是植物病理学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但我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非常关注,尤其是当前频发的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的严重威胁。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一些针对我国主要农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在2014年这个时间点上,植物病理学界有哪些新的研究发现。我特别想知道,有没有针对一些顽固性病害,比如某些真菌病、细菌病或病毒病,提出一些创新的防治策略。例如,是否有一些关于抗病育种的新进展?或者在绿色植保方面,有没有关于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或者土壤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即使文章内容比较专业,我也愿意花时间去钻研,因为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非常有价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全貌的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