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高精度激光陀螺慣導係統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方法研究
定價:50.00元
作者:楊傑,練軍想,吳文啓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81026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楊傑、練軍想、吳文啓所*的《高精度激光陀螺 慣導係統非綫性模型參數估計方法研究》針對長航時 航海導航和航空重力測量的高精度激光陀螺慣導係統 ,買現瞭石英撓性加速度計μg量級的參數標定精度。
根據石英撓性加速度計不同的誤差特性,分彆建立瞭 加速度計組件的綫性測量模型和不同誤差特性的非綫 性測量模型。針對加速度計組件不同的測量模型,本 書提齣瞭三種詳細的標定算法,分彆為基於轉動矢量 觀測的參數分立標定算法,基於重力值觀測的參數分 立標定算法,基於姿態自主測量的參數係統級標定算 法。在此基礎上,本書還給齣瞭高精度慣導係統參數 標定精度綜閤驗證和評估的有效方法。作者對書中涉 及的重要模型和算法進行瞭嚴格的理論推導,並給齣 瞭大量詳細的工程實例,可為慣性導航專業工程師和 在校研究生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目錄
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1.2 基礎準備 1.2.1 慣導係統參數估計 1.2.2 慣性器件溫度誤差模型參數估計 1.2.3 慣導係統狀態估計可觀性分析 1.3 本書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成果第2章 溫變環境中高精度激光陀螺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估計 2.1 激光陀螺標定參數溫度漂移誤差形成機理 2.1.1 激光陀螺標度因數溫度漂移誤差形成機理 2.1.2 激光陀螺零偏溫度漂移誤差形成機理 2.2 激光陀螺標定參數溫度誤差對慣性導航姿態解算精度影響分析 2.2.1 激光陀螺角增量測量誤差溫度參數模型 2.2.2 激光陀螺標定參數溫度誤差對姿態解算精度影響分析 2.3 激光陀螺標度因數溫度誤差特性實驗研究 2.3.1 實驗對象 2.3.2 試驗方案 2.3.3 實驗結果 2.4 激光陀螺零偏溫度誤差特性實驗研究 2.4.1 實驗對象 2.4.2 實驗方案 2.4.3 靜態溫度誤差參數模型試驗 2.4.4 動態溫度誤差參數模型實驗 2.4.5 激光陀螺測試電路溫度實驗 2.5 本章小結第3章 基於激光陀螺組件輔助姿態測量的高精度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估計 3.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非綫性誤差特性機理分析 3.1.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非綫性脈衝測量模型 3.1.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非綫叉耦閤項誤差機理 3.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非綫性誤差對慣性導航解算性能分析 3.2.1 北嚮通道誤差傳播規律 3.2.2 東嚮通道誤差傳播規律 3.3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的兩步估計算法 3.3.1 基於激光陀螺組件敏感軸方嚮約束的機體坐標係定義 3.3.2 激光陀螺組件和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的測量模型 3.3.3 慣性組閤非綫性測量模型參數的標定 3.3.4 實驗結果及驗證分析 3.3.5 參數標定精度及誤差分析 3.3.6 結論 3.4 航海導航應用中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標定 3.4.1 一種改進的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測量模型 3.4.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的迭代估計算法 3.4.3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項誤差的實時補償 3.4.4 非綫性模型參數迭代估計算法仿真驗證 3.4.5 非綫性模型參數迭代估計算法實驗驗證 3.4.6 結論 3.5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係統級標定 3.5.1 相關坐標係定義 3.5.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係統級參數標定模型 3.5.3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的係統級標定 3.5.4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係統級參數標定仿真驗證 3.5.5 結論 3.6 本章小結第4章 重力場內高精度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模型參數估計 4.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綫性模型參數的迭代估計算法 4.1.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綫性脈衝測量模型 4.1.2 無姿態基準條件下加速度計組件綫性模型參數一步估計算法 4.1.3 無姿態基準條件下加速度計組件綫性模型參數迭代估計算法 4.1.4 兩種無姿態基準參數估計算法的優化觀測編排 4.1.5 基於仿真分析的兩種無姿態基準標定算法性能比較 4.2 考慮二次平方項誤差的非綫性模型參數的迭代估計算法 4.2.1 考慮二次平方項誤差的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脈衝測量模型 4.2.2 考慮二次平方項誤差的非綫性模型參數迭代估計算法 4.2.3 二次平方項係數優化觀測位置編排 4.2.4 迭代標定算法仿真驗證 4.3 考慮交叉耦閤項誤差的非綫性模型參數的迭代估計算法 4.3.1 考慮交叉耦閤項誤差的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脈衝測量模型 4.3.2 考慮交叉耦閤項誤差的非綫性模型參數迭代估計算法 4.3.3 交叉耦閤項係數優化觀測編排 4.3.4 迭代標定算法仿真驗證 4.4 重力場空間加速度計組件參數標定與模型優化選擇的實驗驗證 4.5 本章小結第5章 溫變環境中高精度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估計 5.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溫度誤差形成機理及對慣性導航解算性能分析 5.1.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錶頭溫度誤差形成機理分析 5.1.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標定參數溫度誤差對慣性導航解算性能分析 5.2 轉動矢量連續觀測下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標定 5.2.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熱平衡過程分析 5.2.2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熱參數的比力積分增量綫性測量模型 5.2.3 溫變環境中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的標定 5.2.4 基於特殊卡爾曼濾波算法的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估計 5.2.5 係統冷啓動過程中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標定結果及驗證 5.2.6 結論 5.3 重力值連續觀測下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標定 5.3.1 一種新的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參數模型 5.3.2 基於重力值連續觀測的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熱參數標定 5.3.3 恒溫環境中激光陀螺組件和加速度計組件相對姿態參數標定 5.3.4 恒溫環境中加速度計組件尺寸效應參數標定 5.3.5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熱參數標定結果及實驗驗證 5.3.6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尺寸效應參數標定結果及實驗驗證 5.3.7 結論 5.4 基於迭代估計的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外場標定 5.4.1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參數外場標定模型 5.4.2 基於迭代估計的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外場標定算法 5.4.3 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優化觀測編排 5.4.4 加速度計組件非綫性溫度誤差模型參數外場標定結果及驗證 5.4.5 結論 5.5 本章小結第6章 初始位置未知環境中慣導係統非綫性模型參數估計 6.1 初始位置未知條件下慣導係統的多位置對準算法 6.1.1 初始位置未知的解析粗對準算法 6.1.2 初始位置未知的多組位置轉動精對準算法 6.2 初始位置已知條件下慣導係統多位置對準可觀性 6.3 初始位置未知條件下慣導係統多位置對準可觀性 6.3.1 PWCS可觀性分析的充分條件 6.3.2 修正的PWCS可觀性分析方法 6.4 初始位置未知條件下慣導係統多位置對準仿真和實驗 6.4.1 仿真驗證 6.4.2 實驗驗證 6.5 本章小結第7章 總結和展望 7.1 本書總結 7.2 研究展望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覺非常專業,而且很具體。“正版世高精度激光陀螺慣導係統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方法研究”,這些關鍵詞組閤在一起,立刻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是一本硬核的技術專著。我猜想,作者們在書中會花大量的篇幅去講解激光陀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慣性導航係統中的地位。但重點無疑是圍繞著“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展開的。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處理激光陀螺在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非綫性效應的,比如由於材料特性、環境變化(溫度、壓力等)引起的參數漂移。書中會不會給齣一個詳細的非綫性模型框架,然後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各種評估參數的方法?例如,是采用傳統的參數辨識技術,還是引入瞭現代的機器學習算法?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提齣的創新性評估方法感到好奇,這些方法是否能夠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參數評估的精度和效率?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的測試和驗證環節,通過對比不同參數評估方法的效果,來證明所提齣方法的優越性。
評分This title, "Research on Nonlinear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s for High-Accuracy Laser Gyro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immediately signals a deep dive into a highly technical and specialized field. As a reader with an interest in advanced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I'm drawn to the promise of uncovering the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used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complex systems. I anticipate that the book will meticulously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models specific to high-accuracy laser gyros. The emphasis on "parameter estimation" suggests a focus on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determining the precise values of these model parameters, which are often elusive due to various real-world factors. I'm curious about the methodologies presented – are they rooted in traditional control theory, or do they venture into more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like machine learning or advanced statistical inference? I would b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how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inherent uncertainties and noise in sensor data, and how their proposed methods ensure robustness and accuracy in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research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in critical applications are significant, and I look forward to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se advanced evaluation techniques.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immediately feel a deep dive into a highly specialized area of engineering. "Precise High-Accuracy Laser Gyro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Nonlinear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s Research" – these terms suggest a rigorous exploration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y. My anticipation is that this book delves into the intricate world of laser gyroscopes, not just at a conceptual level, but by dissecting the complex nonlinear models that govern their behavior. The core of my interest lies i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s" aspect. I’m eag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authors tackle the challenge of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within these nonlinear models. Do they propose novel algorithms, or refine existing ones? Perhaps they explore the use of advance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or data-driven approaches to unravel the uncertainties inherent in these systems. I imagine the book would offer a methodical approach, starting from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laser gyroscopes and gradually building up to the sophisticated methods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such research are vast, and I hope the book illuminates how precise parameter estimation can lead to more robust and reliabl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in various demanding applications.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所吸引。標題中的“研究”二字,預示著這本書並非泛泛而談,而是對某一特定領域進行瞭深入的探索。激光陀螺作為慣性導航的核心部件,其精度直接關係到整個係統的性能,而“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更是難中之難。我猜測書中會對激光陀螺在工作過程中産生的各種非綫性誤差進行細緻的建模,例如溫漂、角速率偏置、軸耦閤等,並詳細闡述如何利用數學工具和實驗手段,對這些非綫性模型中的關鍵參數進行精確的辨識和標定。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復雜非綫性方程組的,是采用瞭迭代求解的方法,還是有更巧妙的解析或者近似方法?另外,書中對於“評估方法”的闡述,會不會涉及到一些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或者統計推斷的理論?比如,如何通過采集大量的觀測數據,運用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計等方法來優化參數?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討論不同評估方法在精度、計算復雜度以及對噪聲魯棒性等方麵的權衡,以及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如何選擇最適閤的評估策略。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看起來就很有分量,"正版世高精度激光陀螺慣導係統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方法研究",光是"高精度激光陀螺"和"非綫性模型"這幾個詞,就足以勾起我這個對精密儀器和復雜係統充滿好奇的讀者的興趣。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慣性導航係統中最為核心的激光陀螺技術,並且不是簡單地描述其原理,而是著重於"非綫性模型參數評估"這個關鍵環節。這部分內容往往是決定係統性能上限的難點,尤其是在實際應用中,各種誤差和不確定性都會導緻模型齣現非綫性偏差。作者們(楊傑、練軍)會不會從理論推導開始,一步步引導我們理解這些非綫性模型的構成,然後是如何通過各種先進的評估方法來精確地確定模型中的各個參數?我特彆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具體的評估技術,比如卡爾曼濾波的變種,或者更前沿的機器學習方法,它們如何被巧妙地應用於激光陀螺參數的辨識和修正。畢竟,沒有準確的參數,再精密的儀器也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潛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也能結閤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或者實驗數據來佐證其方法的有效性,這樣我纔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些研究的價值和應用前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