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信號處理原理及應用(第2版)
定價:65.00元
作者:桂誌國,陳友興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8107968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桂誌國、陳友興主編的《數字信號處理原理及應用(第2版)》主要包括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基本理論,快速傅裏葉變換,數字濾波器的結構理論和設計方法,特殊濾波器的設計,有限字長效應及多抽樣率轉換等內容。
本書適閤普通高等院校信息類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選為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目錄
章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時域分析 1.1 離散時間信號-序列 1.1.1 幾種常用序列 1.1.2 序列的基本運算 1.2 序列的捲積和與相關 1.2.1 序列的捲積和 1.2.2 序列的綫性相關 1.3 綫性移不變係統 1.3.1 綫性係統 1.3.2 移不變係統 1.3.3 單位抽樣響應與捲積和 1.3.4 因果係統 1.3.5 穩定係統 1.3.6 捲積和的性質及LTI係統的互連 1.4 綫性常係數差分方程 1.4.1 綫性常係數差分方程的描述 1.4.2 綫性常係數差分方程的求解 1.5 連續時間信號的抽樣及抽樣定理 1.5.1 理想抽樣 1.5.2 實際抽樣 1.5.3 帶通信號的抽樣 習題第2章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z域分析 2.1 z變換的定義及收斂域 2.1.1 z變換的定義 2.1.2 z變換的收斂域 2.1.3 常用序列的z變換 2.1.4 z變換收斂域的性質 2.2 z變換 2.2.1 部分分式展開法 2.2.2 冪級數展開法 2.2.3 圍綫積分法(留數法) 2.3 z變換的性質與定理 2.4 z變換與連續信號拉普拉斯變換、傅裏葉變換的關係 2.4.1 z變換與拉普拉斯變換的關係 2.4.2 序列的z變換和傅裏葉變換的關係 2.5 序列傅裏葉變換及性質 2.5.1 非周期序列傅裏葉變換 2.5.2 序列傅裏葉變換的性質與定理 2.5.3 常用序列的傅裏葉變換 2.6 離散時間係統的係統函數和頻率響應 2.6.1 係統函數的定義 2.6.2 係統函數與差分方程的關係 2.6.3 係統的頻率響應 2.6.4 利用H(z)的零極點分析係統 2.6.5 無限長單位抽樣響應係統與有限長單位抽樣響應係統 習題第3章 離散傅裏葉變換 3.1 傅裏葉變換的幾種形式 3.1.1 非周期連續時間信號的傅裏葉變換——時域連續、頻域連續 3.1.2 周期連續時間信號的傅裏葉級數——時域連續、頻域離散 3.1.3 非周期離散時間信號(序列)的傅裏葉變換——時域離散、頻域連續 3.1.4 周期離散時間信號的傅裏葉級數——時域離散、頻域離散 3.2 周期序列的離散傅裏葉級數及性質 3.2.1 周期序列的離散傅裏葉級數 3.2.2 周期序列離散傅裏葉級數的性質 3.2.3 周期序列的傅裏葉變換 3.3 離散傅裏葉變換 3.3.1 離散傅裏葉變換的定義 3.3.2 DFT與z變換以及DTFT之間的關係 3.3.3 幾種頻率的關係 3.4 離散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3.4.1 離散傅裏葉變換隱含的周期性 3.4.2 離散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3.5 有限長序列的循環捲積定理和循環相關定理 3.5.1 有限長序列的循環捲積 3.5.2 循環捲積定理 3.5.3 有限長序列的綫性捲積和循環捲積 3.5.4 有限長序列的循環相關與循環相關定理 3.6 頻域抽樣理論 3.6.1 由X(k)不失真地恢復x(n)的條件 3.6.2 頻率抽樣的內插公式 3.7 基於DFT技術的頻譜分析技術 3.7.1 利用DFT對連續非周期信號進行頻譜分析 3.7.2 利用DFT對連續信號進行頻譜分析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3.7.3 頻率分辨率 習題第4章 快速傅裏葉變換 4.1 DFT的運算量分析及改善途徑 4.1.1 直接計算DFT的運算量 4.1.2 改善DFT運算效率的基本途徑 4.2 按時間抽取的基-2FFT算法 4.2.1 算法原理 4.2.2 算法運算量分析 4.2.3 算法特點分析 4.2.4 按時間抽取的其他形式流圖 4.2.5 DIT基-2FFT的軟件編程思想 4.3 按頻率抽取的基-2FFT算法 4.3.1 算法的基本原理 4.3.2 按頻率抽取的FFF算法特點分析 4.3.3 時間抽取法與頻率抽取法的比較 4.4 快速傅裏葉反變換 4.4.1 稍微變動FFT程序和參數實現IFFT 4.4.2 不改變FFT的程序直接實現IEFT 4.5 FFT算法的MATLAB軟件實現 4.6 實序列的FFT算法 4.6.1 利用頻譜對稱性推導實序列的FFT 4.6.2 離散哈德曼變換 4.7 基於FFT的綫性捲積與綫性相關快速算法 4.7.1 基於FFT的有限長序列綫性捲積算法 4.7.2 基於FFT的有限長序列和無限長序列捲積算法 4.7.3 基於FFT的綫性相關算法 習題第5章 數字濾波器的基本結構 5.1 數字濾波器結構的錶示方法 5.2 無限長單位抽樣響應(IIR)濾波器的結構 5.2.1 直接I型 5.2.2 直接Ⅱ型(典範型、正準型) 5.2.3 級聯型 5.2.4 並聯型 5.2.5 轉置定理 5.3 有限長單位抽樣響應(FIR)濾波器的基本結構 5.3.1 直接型(橫截型、捲積型) 5.3.2 級聯型 5.3.3 快速捲積型 5.3.4 頻率抽樣型結構 5.3.5 梳狀濾波器 5.4 格型濾波器的基本結構 5.4.1 全零點(FIR)格型濾波器 5.4.2 全極點(IIR)格型濾波器 5.4.3 零、極點(IIR)格型濾波器 習題第6章 無限長單位抽樣響應數字濾波器的設計 6.1 濾波器的基本概念 6.1.1 濾波器的分類 6.1.2 濾波器的技術指標 6.1.3 濾波器的設計步驟 6.2 模擬低通濾波器的設計 6.2.1 由幅度平方函數來確定係統函數 6.2.2 巴特沃思模擬低通濾波器的設計 6.2.3 切比雪夫模擬低通濾波器的設計 6.2.4 橢圓模擬低通濾波器的設計 6.2.5 貝塞爾模擬低通濾波器的設計 6.2.6 歸-化原型濾波器設計數據 6.2.7 常用模擬濾波器的比較 6.3 基於模擬濾波器的IIR數字濾波器設計 6.3.1 抽樣響應不變法 6.3.2 雙綫性變換法 6.4 數字高通、帶通和帶阻IIR濾波器的設計 6.4.1 模擬頻帶法 6.4.2 數字頻帶法 習題第7章 有限長單位抽樣響應數字濾波器的設計 7.1 綫性相位FIR數字濾波器及其特點 7.1.1 綫性相位的定義 7.1.2 綫性相位的條件 7.1.3 綫性相位FIR濾波器的幅度特性 7.1.4 綫性相位FIR濾波器的零點分布 7.2 窗函數設計法 7.2.1 設計方法 7.2.2 加窗處理對頻譜性能的影響 7.2.3 典型窗函數 7.2.4 窗函數設計法舉例 7.3 頻率抽樣設計法 7.3.1 設計方法 7.3.2 逼近誤差 7.3.3 頻率抽樣法設計舉例 7.4 等波紋佳設計法 7.4.1 設計思想 7.4.2 交錯點組定理 7.4.3 Parks-McClellan算法 7.4.4 MATLAB實現 7.5 IIR濾波器和FIR濾波器的比較 習題第8章 常用的特殊濾波器 8.1 常用的特殊IIR濾波器 8.1.1 全通濾波器 8.1.2 小相位濾波器 8.1.3 特殊零極點二階濾波器 8.2 簡單整係數FIR濾波器 8.2.1 均值濾波器 8.2.2 平滑濾波器 8.2.3 建立在零極點相消思想的簡單整係數濾波器 習題第9章 有限字長效應 9.1 問題的提齣 9.2 二進製數的錶示 9.2.1 定點運算與浮點運算 9.2.2 原碼、補碼和反碼 9.3 量化誤差 9.3.1 定點運算的量化誤差 9.3.2 浮點運算中的量化誤差 9.4 係統輸入信號的量化效應 9.4.1 信號量化誤差的統計分析 9.4.2 量化噪聲通過綫性係統的響應 9.5 係統係數的量化效應 9.5.1 係數量化誤差對係統零極點的影響 9.5.2 係數量化對濾波器穩定性的影響 9.6 定點運算FIR濾波器的有限字長效應 9.6.1 FIR濾波器的有限字長效應 9.6.2 FFT算法的有限字長效應 9.7 定點運算IIR濾波器的有限字長效應 9.7.1 量化噪聲 9.7.2 極限環振蕩 9.7.3 死帶效應 9.8 浮點運算的有限字長效應 習題0章 多抽樣率轉換 10.1 按整數因子D抽取 10.1.1 抽取器 10.1.2 抗混疊抽取器 10.1.3 頻譜關係 10.2 按整數因子,內插 10.2.1 插值器 10.2.2 插值器的頻域分析 10.2.3 插值器的時域關係 10.3 按有理因子I/D的抽樣率轉換 10.4 多抽樣率轉換FIR濾波器的MATLAB實現 1O.4.1 相關的MATLAB函數 10.4.2 FIR整數插值舉例 10.4.3 FIR整數抽取舉例 10.4.4 FIR有理因子的抽樣率轉換 10.5 多抽樣率轉換的FIR濾波器結構 10.5.1 整數因子抽取的FIR實現 10.5.2 整數因子插值的FIR實現 10.5.3 多相FIR結構 習題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整體上看,這本書給人一種濃濃的時代落伍感,無論是其理論選擇的深度還是其實例的時效性,都明顯滯後於當前行業的發展步伐。它似乎是基於十幾年前的標準和技術棧編寫的,許多被認為是“前沿”的內容,在今天看來已經是非常基礎甚至是被淘汰的思路瞭。當你嘗試用書中學到的方法去分析當前麵臨的實際工程問題時,會發現根本找不到對應的工具或算法支持,很多重要的現代技術分支——比如針對非平穩信號的處理技巧,或者最新的基於深度學習的信號分析方法——在書中完全不見蹤影,或者隻是寥寥數語帶過,完全沒有深入探討的價值。購買一本教材,我期待的是獲取最前沿、最實用的知識體係,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更像是在迴顧一段已經泛黃的曆史文獻,對於想在當下有所建樹的工程師或學生來說,它提供的價值極其有限。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晦澀和教條化,讀起來枯燥乏味到瞭極點,簡直像是用機器翻譯的工程報告。作者似乎沉迷於使用最復雜、最生僻的專業術語,卻很少使用生動的類比或者貼近實際的例子來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概念。每當遇到一個看似重要的概念,書中隻會用一長串拗口的句子去定義它,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情境化的語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背誦一本晦澀難懂的字典,而不是學習一門實用技術。而且,書中時不時會齣現一些明顯是筆誤或者編輯錯誤的地方,比如變量符號用錯瞭,公式下標寫反瞭,這些低級錯誤在專業書籍中齣現,無疑會嚴重誤導讀者對基本原理的理解,讓人不得不對作者的嚴謹性産生深深的懷疑。這本書的閱讀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場艱難的“考古挖掘”。
評分我原本對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是作為某門核心課程的教材。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告訴我,我的期望完全是建立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上。內容上的組織結構混亂得讓人抓狂,知識點的推進毫無章法可言,前一章還在講基礎理論,下一章突然就跳到瞭一個高深的、需要後續知識鋪墊纔能理解的應用實例,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勸退級彆的難度。作者似乎沒有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考慮如何構建一個循序漸進的知識體係,更像是把自己的研究筆記一股腦地倒瞭齣來,任由讀者自行消化。很多關鍵的定義和定理的推導過程都含糊不清,隻是簡單地給齣瞭結論,缺少必要的中間步驟的細緻闡述,導緻我常常需要去查閱其他更權威的參考資料來填補這些知識上的空白。這種“半成品”式的教學內容,極大地增加瞭自學的難度和時間成本,讓人感到十分沮喪和不值。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仿佛是把各種零散的資料隨意堆砌在一起。從第一頁翻開,我就感覺到瞭那種撲麵而來的粗糙感,字體大小不一,行距時而疏遠時而擁擠,讓人在閱讀時不得不時刻分神去適應這種混亂的視覺體驗。更彆提那些插圖瞭,模糊不清的綫條和標注不清的圖例,看得我一頭霧水,完全無法理解作者想要錶達的復雜概念。有時候,一個重要的公式和它的解釋居然分散在好幾頁的不同位置,我得像個偵探一樣在書裏四處搜尋,纔能勉強拼湊齣完整的邏輯鏈條。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極其堪憂,封麵紙張薄得像張報紙,隨便翻幾次就開始捲邊,內頁的紙張泛黃得很快,感覺它根本撐不過幾次認真的研讀。對於一本理工科的學習資料來說,清晰的呈現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完全是失職的,它不是在幫助學習,而是在考驗讀者的耐心和視力極限。
評分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和實踐指導部分簡直是形同虛設,這也是讓我非常失望的一點。一本好的應用型教材,理應提供足夠的動手實踐的機會,讓理論能夠落地生根。然而,這本書後麵的習題部分,要麼是過於簡單,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重復,對提升實際分析能力毫無幫助;要麼就是難度陡增,但卻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解答或者詳細的解題思路,這對於需要對照練習來鞏固知識的讀者來說,形同虛設。更可氣的是,書裏提到的所有軟件仿真和應用案例,幾乎都無法在當前主流的開發環境中復現,需要的工具鏈已經過時或者難以獲取,這使得“應用”這一環徹底成瞭空談,讀者隻能停留在純粹的理論推導上,與書名所承諾的“應用”大相徑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