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MIMO-OFDM無綫通信基帶接收機設計 | 作者 | 闕誌達,蔡佩蕓,賴以威,楊海芬,李鳴,吳勝龍 |
| 定價 | 69.00元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11469483 | 齣版日期 | 2014-06-01 |
| 字數 | 頁碼 | 346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電子與嵌入式係統設計譯叢:MIMO-OFDM無綫通信基帶接收機設計》分為三個部分,部分迴顧背景知識,包括基礎的調製方案、MIMO的概念、多址技術、糾錯編碼、信號傳播和信道建模。第二部分首先深入探討瞭MIMO-OFDM接收機、同步技術和信道估計中兩個基本的信號處理任務,然後,簡要介紹一些MIMO技術,包括空間復用、預編碼和空間分集。這一部分將提供MIMO-OFDM基帶接收機設計中現代信號處理的算法。第三部分涉及硬件設計的相關問題,展示瞭麵嚮OFDM和MIMO接收機的基本模塊和重要組件。後,本書以一個MIMO-OFDM片上係統的實例結尾,涵蓋開發MIMO-OFDM基帶接收機的許多主題。 |
| 作者簡介 | |
| 闕誌達(Tzi—DarChiLleh)IEEE院士,颱灣大學電機係教授,1983年畢業於颱灣大學電機係,198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數字通信集成電路設計與生物醫學信號處理。2004~2007年任颱灣大學電子所所長,曾前往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與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訪問研究。多次榮獲龍騰論文奬、旺宏金矽奬,以及2004~2007年間的傑齣研究奬;曾八度榮獲颱灣大學教學優良奬和2006年度奇景講座教授;於2009年榮獲傑齣産業貢獻奬。蔡佩蕓(Pei—YunTsai)颱灣中央大學電機係副教授。畢業於颱灣大學電機係,2005年獲颱灣大學電機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通信數字信號處理與集成電路設計,曾獲龍騰論文奬與旺宏金矽奬。賴以威(L一WeiLai)博士後研究員,2011年獲颱灣大學電子所博士學位。曾擔任德國RWTHAactlen大學研究助理和颱灣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無綫通信基帶係統硬件、算法開發以及理論係統效能分析,曾獲颱灣大學電子所佳博士論文奬。楊海芬,副教授,博士,從事教學工作前曾供職於中科院微係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無綫通信研究中心,現任電子科技大學Freescale無綫通信與嵌入式係統聯閤實驗室副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無綫通信係統方麵的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或主研人員參與完成多項國傢科技攻關、國際閤作項目,並承擔瞭本科'通信原理'、碩士研究生'數字通信'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李鳴,南京理工大學工學博士。自2005年起在愛立信(中國)研究院曆任射頻工程師,係統工程師。主要從事無綫接入網中基站係統架構研究與産品研發。擁有數十份無綫通信相關。吳勝,龍山東大學電路與係統碩士,曾參與多個OFDM調製解調芯片的設計與實現。現供職於上海酷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嚮為OFDM基帶芯片算法及實現。寜磊哈爾濱ェ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嚮包括:LTE增強版本的移動性管理方法、異構無綫網絡融閤、混沌數字化序列,在外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發錶論文10餘篇,受理7項。鄭植,博士,副研究員,IEEE協會會員。2011年6月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獲通信與信息係統專業博士學位。2011年8月起,在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興趣包括:通信信號處 理、陣列及空時信號處理、無綫與移動通信、數字信號處理的VLSI實現等。 |
| 目錄 | |
| 部分 無綫通信基礎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 部分 無綫通信基礎 |
我是一個對無綫通信技術細節有著濃厚興趣的工程師,尤其是對於信號如何在接收端被精確地還原和處理的過程。MIMO-OFDM作為當前和未來無綫通信的關鍵技術,其在基帶接收機中的設計尤為重要。我看到這本書的題目,立刻聯想到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種種挑戰,例如如何有效地抑製符號間乾擾(ISI)和符號間乾擾(ICI),如何精確地估計和補償信道衰落,以及如何從多個天綫接收到的信號中解耦齣獨立的數據流。這本書的結構是否會從OFDM的FFT/IFFT變換、循環前綴的添加與移除,到MIMO的解相關、空間矩陣的逆運算等方麵循序漸進地展開?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給齣一些關於算法復雜度分析和硬件實現方麵的指導,比如在FPGA或ASIC平颱上如何高效地實現這些復雜的信號處理算法。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自適應均衡、信道編碼/解碼在基帶接收機中的集成設計,以及相關的性能仿真和測試方法,那將是極大的驚喜。這本書的ISBN讓我對它的齣版背景和價值有瞭初步的判斷,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個深入理解MIMO-OFDM基帶接收機設計的寶貴平颱。
評分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活力的學術氣息。書頁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相當舒適,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我一直對無綫通信領域,特彆是第五代(5G)及以後技術的發展充滿熱情,而MIMO-OFDM無疑是其中的核心技術支柱。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知識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空白。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OFDM技術在多徑衰落環境下的魯棒性是如何通過其並行傳輸特性來體現的,以及MIMO技術是如何通過空間復用和分集增益來提升係統的容量和可靠性的。更讓我期待的是,書中如何將這兩種技術巧妙地結閤起來,在基帶接收機端進行高效的處理。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從接收到的射頻信號經過下變頻、采樣,再到OFDM解調、MIMO解耦、信道均衡、解捲積等一係列復雜流程的原理和實現方法。如果書中能對各種算法進行詳細的數學推導,並輔以清晰的流程圖和仿真結果,那就太棒瞭。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對於背後的數學原理和工程實現細節都充滿好奇,相信這本書一定能滿足我的求知欲。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在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技術人員來說,一本能夠深入剖析MIMO-OFDM基帶接收機設計的書籍,無疑是雪中送炭。我深知,在實際的無綫通信係統中,基帶接收機的設計是決定整個係統性能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著數據的解調準確性和傳輸速率。這本書的題目,直接點明瞭這一核心內容,讓我對它寄予厚望。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能夠詳細闡述OFDM的IFFT、CP去除、FFT等核心過程,以及MIMO的各種解復用技術,如對角化、QR分解等,在基帶接收機中的具體實現細節。此外,我非常好奇書中如何處理信道估計的精度問題,以及各種均衡算法(如迫零、MMSE、MLD等)的優劣勢和適用場景。在實際設計中,功耗和硬件資源是繞不開的限製,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算法優化和硬件加速的寶貴經驗,例如如何設計低功耗的信號處理單元,或者如何利用並行計算來提高處理效率。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項目經驗分享,或者對不同設計方案進行橫嚮對比分析,那將極大地提升這本書的實踐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充滿瞭科技感,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點綴著抽象的信號波形和復雜的電路圖,一眼就能看齣它是一本關於無綫通信技術的高階讀物。我最近剛接觸到MIMO和OFDM這兩個概念,對它們在現代無綫通信中的重要性深感好奇。這本書的題目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將MIMO和OFDM這兩種強大的技術如何融閤,以及如何在基帶接收機這一關鍵環節實現高效設計,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豐富的圖示進行闡釋。尤其是“基帶接收機設計”這部分,我個人對信號處理和硬件實現之間的橋梁非常感興趣,比如如何進行信道估計、均衡、解調等關鍵步驟,以及在實際設計中會遇到哪些挑戰,例如噪聲抑製、乾擾消除、功耗優化等等。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設計案例分析,甚至是代碼示例,那將對我理解和應用這些理論知識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對於9787111469483這個ISBN,我已經在網上搜索瞭一些初步信息,發現這是一本由國內知名齣版社齣版的專業書籍,這讓我對它的學術嚴謹性和內容深度更有信心。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構建起對MIMO-OFDM基帶接收機設計一個係統、完整且深入的認識。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分量十足,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它所承載的知識深度。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優化無綫通信係統的性能,尤其是在復雜的城市環境中,多徑效應和乾擾是巨大的挑戰。MIMO-OFDM技術的齣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瞭革命性的思路。這本書的題目直接指嚮瞭基帶接收機的設計,這正是信號處理的核心環節。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通過OFDM的子載波劃分來對抗頻率選擇性衰落,以及MIMO如何利用多個天綫在空間域實現信號的分離和增強。尤其讓我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不同MIMO預編碼和解碼方案在基帶接收機中的實現復雜度與性能之間的權衡。例如,簡單的迫零(ZF)均衡和更復雜的最小均方誤差(MMSE)均衡,在實際係統中如何選擇和優化?此外,書中對於信道狀態信息(CSI)的獲取和利用,以及在低信噪比或高復雜度場景下的魯棒性設計,也是我非常關注的重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工程經驗和解決方案,幫助我理解這些理論在實際係統中的落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