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親愛的,其實你不懂愛(讀美文庫係列)各種情感病以及如何治愈情感病
定價:32.00元
作者:圻雙瑜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68145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目 錄
那些年我們遭遇的情感病
1.愛情是一場無法自愈的心病 / 003
2.拒絕感動:情感冷漠癥 / 007
3.你真的愛我嗎:感情裏的多疑不信任 / 012
4.拒絕他還是拒絕愛:愛情恐懼癥 / 017
5.離開你我就活不下去瞭:愛情依賴癥 / 022
6.他是不是發生危險瞭:愛情偏執癥 / 027
為什麼我們會患上情感病
1.愛情當中的心理學 / 033
2.戀愛坎坷?也許你患上瞭情感病 / 036
3.重視心理問題,纔能大膽去愛 / 040
4.自卑讓我們不會愛 / 043
5.愛自己纔能愛彆人 / 047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一直以來,我對“心理治療”這類概念總是有點敬而遠之,覺得離自己生活太遙遠,也總覺得“情感病”這個詞帶著一種標簽化的意味,讓人不舒服。但是,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溫柔且具有啓發性的方式,讓我重新認識瞭“情感”的復雜性以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些時刻陷入的情感睏境。作者並沒有用過於專業化的語言來構建她的理論體係,而是通過極其生活化、 relatable 的案例,將那些我們常常經曆卻又難以名狀的情感體驗,一一呈現在眼前。我讀到很多章節時,都有種“原來不隻我一個人這樣”的釋然感,也有種“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書中關於“共情”和“自我關懷”的討論,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對彆人的情感需求過於關注,反而忽略瞭自己內心的聲音,最終導緻情感的失衡。這本書不是在教你如何去“徵服”愛情,也不是在教你如何去“戰勝”情感的敵人,而是鼓勵你去理解、去接納、去修復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痕,從而真正地獲得情感的自由和健康。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引領你一步步地走嚮內心的平和與圓滿。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更像是走進瞭一個充滿智慧的內心診所,但這個診所裏的醫生,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最懂得傾聽和理解的朋友。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會充斥著各種“情感障礙”的標簽,比如“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之類的,然後告訴我該怎麼去“修復”自己。但實際上,它更多的是在帶領你去“看見”自己。作者用非常樸實卻又精準的語言,描繪瞭我們在愛裏常常會遇到的陷阱,那些因為原生傢庭的影響、社會文化的要求,或者僅僅是錯誤的認知模式而産生的“不健康”的情感反應。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剝洋蔥,一層一層地揭開自己的內心,看到那些不被自己察覺的傷口和渴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鼓吹“獨立自主”或者“勇敢追求”,而是強調瞭“接納”和“和解”的重要性。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情感病”,並非是天生的缺陷,而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環境塑造齣的某些防禦機製,而這些機製,曾經保護瞭我們,但也束縛瞭我們。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自我理解的大門,讓我開始懂得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去真正地愛自己。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總覺得書名有點像那種市麵上泛濫的“情感導師”的書籍,標題黨成分居多。然而,翻開第一頁,文字的質感和作者的敘述方式就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直接跳入所謂的“情感病”的診斷,而是從一個非常細膩的視角切入,描述瞭人在親密關係中常常會經曆的那些微妙的情緒波動和認知偏差。作者並沒有用生硬的心理學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場景,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看到瞭自己的影子。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典型情感模式時的那種“旁觀者清”的筆觸,既不帶評判,又充滿瞭洞察力。比如,關於“付齣型人格”的分析,它沒有簡單地說“不要付齣太多”,而是深入探討瞭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以及它如何在長期的關係中演變成一種自我消耗。讀到這裏,我感覺自己像是被解剖瞭一樣,很多曾經不理解自己的行為,突然就有瞭閤理的解釋。而且,作者在談到“治愈”時,也不是那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而是強調瞭一個循序漸進、自我探索的過程,這讓我覺得更真實,也更有信心去嘗試。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一開始吸引我的是“親愛的,其實你不懂愛”這句話,總感覺戳中瞭很多人內心深處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我一直對情感心理學類的書籍很感興趣,但很多時候它們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雞湯,讀起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副標題“各種情感病以及如何治愈情感病”則讓我想深入瞭解,是不是能找到一些關於自身或者身邊人的睏惑的解答。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情感病”,這個詞聽起來有些嚴重,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會因為一些情感上的睏擾而痛苦不堪,甚至影響正常生活。而且,“治愈”這個詞也充滿瞭希望,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道理。這本書的齣版信息中包含“讀美文庫係列”,這讓我對它的品質有瞭一定的期待,通常這個係列的書籍在文字錶達上都會比較講究,讀起來應該會有不錯的體驗。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情感的復雜性,並且能夠為那些在情感泥潭中掙紮的人們提供一條走齣睏境的道路。我期待它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人文關懷,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並在實踐中有所啓發。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力比我預期的要大得多。我原本以為會讀到一些關於如何提升戀愛技巧或者挽迴愛情的“乾貨”,但這本書的內容,遠比這些膚淺的層麵要深刻得多。它觸及的是人類最根本的情感需求,以及我們在追求這些需求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恐懼、不安全感而産生的種種扭麯。作者的筆觸非常有力量,她敢於觸碰那些人性中最脆弱、最陰暗的部分,比如自卑、嫉妒、控製欲,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情感病”。但是,她又不是在宣揚絕望,而是在這些痛苦的根源上,展現瞭通往希望的可能性。我尤其被書裏關於“邊界感”和“獨立人格”的論述所打動。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愛就是“犧牲”和“奉獻”,但作者卻讓我們看到瞭,真正的愛,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的,是既能融入對方,又能保持自我。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一套萬能的“治愈公式”,而是更像提供瞭一套“診斷工具”和“康復理念”,讓我們能夠自己去探索,去嘗試,去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療愈方式。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的關係,也讓我對未來的情感生活有瞭更清晰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