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
原价:79.00元
作者:(美)柯兰德 等著,韩传钊 等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21215315
字数:781000
页码:4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SAR系统和信号处理方面的经典著作之一,从SAR信号处理的角度研究了SAR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有关问题,既包括SAR的基础入门知识,又包括大量的SAR系统工程实现及成像处理方面的细节。书中详细探讨了SAR系统设计和研制、SAR成像处理及系统辐射定标和几何定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SAR系统研制和开发方面的实际工程经验。这些内容对于雷达工程师和SAR数据应用单位的研究人员都很有帮助。作者在解释概念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数据和图像,使概念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目录
第1章 SAR导论
1.1 SAR在遥感中的作用
1.1.1 电磁频谱的遥感应用
1.1.2 遥感计划
1.2 SAR理论概述
1.2.1 沿航迹方向(方位向)的分辨率
1.2.2 多普勒滤波
1.3 合成孔径雷达的历史
1.3.1 早期历史
1.3.2 成像雷达:从SLAR到SAR
1.3.3 SAR处理器的发展
1.3.4 SAR系统的现在和未来
1.4 SAR数据应用
1.4.1 SAR数据特性
1.4.2 电磁波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1.4.3 面散射:模型和应用
1.4.4 体散射:模型和应用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雷达方程
2.1 雷达功率
2.2 天线性能
2.2.1 天线增益
2.2.2 天线方向图
2.3 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2.4 天线接收孔径
2.5 热噪声
2.6 源噪声和接收机噪声描述
2.6.1 信号源噪声
2.6.2 接收机噪声
2.6.3 实例
2.7 点目标雷达方程
2.8 分布目标雷达方程
参考文献
第3章 匹配滤波器和脉冲压缩
3.1 匹配滤波器
3.1.1 匹配滤波器的起源
3.1.2 分辨率问题
3.2 脉冲压缩
3.2.1 线性度、格林函数和压缩
3.2.2 匹配滤波器和脉冲压缩
3.2.3 时间旁瓣和滤波器加权
参考文献
第4章 成像和正交算法
4.1 成像算法的引入和综述
4.1.1 数据坐标系和系统冲激响应
4.1.2 成像算法综述
4.1.3 距离徙动和聚焦深度
4.1.4 实例
4.2 压缩处理
4.2.1 距离压缩处理
4.2.2 时域方位处理
4.2.3 时域距离徙动补偿
4.2.4 频域方位处理
参考文献
第5章 成像中的辅助处理
5.1 数字距离处理
5.2 斑点和多视处理
5.3 杂波锁定和自聚焦
5.3.1 杂波锁定
5.3.2 自聚焦
5.4 方位模糊的解决
参考文献
第6章 SAR飞行系统
6.1 系统概述
6.2 雷达性能测量
6.2.1 线性系统分析
6.2.2 非线性系统分析
6.3 雷达子系统
6.3.1 时序与控制
6.3.2 射频电路
6.3.3 天线
6.3.4 数字电路和数据路由
6.4 平台和数传
6.4.1 信道误差
6.4.2 下传数据率降低技术
6.4.3 数据压缩
6.4.4 分块浮点量化
6.5 系统设计考虑
6.5.1 模糊分析
6.5.2 PRF选择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SAR数据辐射定标
7.1 术语的定义
7.1.1 一般术语
7.1.2 定标性能参数
7.1.3 参数特性
7.2 定标误差源
7.2.1 传感器子系统
7.2.2 平台和数传子系统
7.2.3 信号处理子系统
7.3 辐射误差模型
7.4 雷达方程
7.5 辐射定标技术
7.5.1 内定标
7.5.2 外定标技术
7.5.3 极化雷达定标
7.6 辐射定标处理
7.6.1 定标处理器
7.6.2 定标算法设计
7.7 极化数据定标
7.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SAR数据的几何定标
8.1 术语定义
8.2 几何失真
8.2.1 传感器误差
8.2.2 目标定位误差
8.2.3 平台星历误差
8.2.4 目标距离误差
8.3 几何校正
8.3.1 图像的重采样
8.3.2 地平面,扭曲的投影
8.3.3 光滑椭球体的地理编码
8.3.4 地形测量图的地理编码
8.4 图像配准
8.4.1 拼接图像
8.4.2 多传感器图像配准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SAR地面系统
9.1 相关器技术要求的确定
9.1.1 多普勒参数分析
9.1.2 方位处理带宽
9.1.3 距离参考函数
9.2 相关器算法选择和计算分析
9.2.1 谱分析算法
9.2.2 频域快速卷积
9.2.3 时域卷积
9.2.4 方位相关器的比较
9.2.5 距离相关
9.3 SAR相关器结构
9.3.1 结构设计要求
9.3.2 流水运算处理器
9.3.3 公共节点结构
9.3.4 并发处理器结构
9.4 后处理系统
9.4.1 后处理技术要求
9.4.2 辐射校
9.4.3 几何校正
9.4.4 后处理器结构
9.5 图像数据浏览系统
9.5.1 浏览系统的技术要求
9.5.2 在线归档系统的排队分析
9.5.3 图像质量
9.5.4 压缩算法复杂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其他成像算法
10.1 解斜压缩处理
10.2 分步变换处理
10.3 极坐标处理
10.3.1 极坐标处理的基本思想
10.3.2 极坐标处理的细节
10.3.3 极坐标处理的一种自聚焦过程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信号处理
附录B 卫星轨道和压缩滤波器参数
附录C 阿拉斯加SAR设施
附录D 非线性失真分析
参考资料
数学符号
缩略语对照表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作者介绍
John C. Curlander是加州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曾任职于美国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Robert N. McDonough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退休教授,任职于该校应用物理实验室。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跨学科的研究人员,我特别看重教材在面向未来发展趋势上的前瞻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并没有沉湎于传统雷达技术的经典叙述,而是用相当的篇幅探讨了当前最热门的领域,比如小型化SAR的挑战、相控阵雷达的快速波束控制,乃至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智能感知方法。书中所涉及的数学工具非常现代,包含了大量的优化理论和统计信号处理的前沿概念,为读者搭建了通往下一代雷达系统研究的阶梯。虽然内容深度很大,但作者在介绍这些高新内容时,依然保持了清晰的逻辑链条,确保读者不会因为知识的“新”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本书不仅是一份扎实的知识库,更像是一张通往雷达技术前沿领域的导航图,指引我们看清未来的研究方向。
评分坦白说,初次翻阅时,我对这么一本技术性极强的书抱有保持阅读耐力的怀疑态度。然而,作者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展现了高超的技巧。高密度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穿插着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历史背景介绍,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在讲解MTI(Moving Target Indication)技术时,作者巧妙地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机械滤波到现代的自适应数字滤波,这种时间轴的穿插叙事,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细节的同时,也对该技术在雷达发展史上的地位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极具匠心,每一个大章节的末尾都附带有深入思考题,这些题目并非简单的概念复述,而是引导读者进行跨章节知识整合和初步系统设计的挑战,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深度令人敬佩,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到复杂的信号调制解调、再到最终的图像重建与目标识别,逻辑脉络清晰得令人赞叹。我发现,很多其他教材中一笔带过的基础概念,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至关重要。例如,关于微多普勒效应的讨论,作者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其产生机制,还结合实际的机载平台运动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使得原本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对细节的执着所打动,每一个章节的衔接都处理得极为自然,仿佛在讲述一个层层递进的精彩故事。它不仅传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培养读者独立思考和设计系统的能力,这才是真正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所应具备的特质。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攻关阶段接触到这本教材的,当时我们团队正为提高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而苦恼。这本书的价值立刻显现出来,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书中对各种先进算法的分析深入且透彻,特别是关于自适应处理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雷达信号压缩中的应用章节,简直是我的“救星”。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的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的优缺点、计算复杂度以及对硬件资源的需求。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对比了三种不同构型的SAR成像算法,从虚警率到分辨率的量化分析非常到位,直接指导我们优化了现有的处理流程,使得我们的算法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二十。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约束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远超一般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进行指导,阅读体验非常高效和实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用心,封面采用了磨砂质感的硬壳,配上深邃的蓝色调,给人一种专业而沉稳的感觉。内页纸张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字迹清晰,排版疏密有致,阅读起来眼睛不易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阐述上的严谨性,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显得逻辑缜密,没有丝毫跳跃感。初次接触这个领域时,我总觉得那些高深的数学模型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心理,总能在复杂概念和直观理解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比如,在讲解杂波抑制的原理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推导,还配上了非常形象的比喻,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把握其核心思想。全书的图表绘制精美且信息量大,很多示意图的设计直观地揭示了抽象概念的物理本质,这对于理解雷达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至关重要。整体而言,这是一本从物理层面上到工程实践层面上都极具匠心的著作,无疑是领域内值得珍藏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