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型集成电路应用300例 | 作者 | 何希才 |
| 定价 | 2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380728 | 出版日期 | 2009-04-01 |
| 字数 | 页码 | 220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359Kg |
| 内容简介 | |
| 《新型集成电路应用300例》介绍了新型集成电路应用的十大功能电路,即控制功能、测量功能、驱动功能、转换功能、传感功能、定时功能、信号发生功能、放大功能、电源功能和充电功能电路的应用实例近300例。这些电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优良、实用性强,读者可根据需要稍加修改,应用到自己的电子电路设计中去,能使系统设计性能达到佳。 《新型集成电路应用300例》可供电子工程的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和电子爱好者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学生进行电子电路实践和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新型集成电路应用300例》参考了国外新资料,在编者多年来实践基础上提供了近300例实用电路,这些电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优良、实用性强,对其稍加修改就可用于读者的实践。《新型集成电路应用300例》力求使编入的电路体现新成果和功能,器件参数准确,调试方法得当,对各种电路均给出了原理图与参数,并对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都进行了说明,非常方便读者使用。 |
| 文摘 | |
| 章 控制功能电路 1.NE556构成的电动机控制电路 图1—1是NE556构成的电动机控制电路。电路中,NE556(1)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Rs和C3构成微分电路;VD1为限幅二极管,作用是吸收微分电路产生的正尖峰脉冲电压;NE556(2)构成单稳态多谐振荡器,NE556(2)的输出经R1和VT2激励达林顿晶体管VT1,使其通/断工作,从而驱动电动机。RP,用于调节激励VT,的周期,RP2用于控制电动机的转速,VT1采用额定工作电流为IOA的BDX33C达林顿晶体管。 2.单相电动机的逆变器控制电路 图1—2是单相电动机的逆变器控制电路。电路中的VT1~VT4采用功率MOSFET构成桥式电路,4个管子轮流通/断工作,将输入的直流160V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就可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电动机中流经电流的频率也随之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得到改变,这种方式即为逆变器控制方式。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充满了工程师特有的严谨与精确,但又不像某些技术文档那样晦涩难懂。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最复杂的技术细节。我个人比较注重跨学科的应用,尤其关注集成电路在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中的融合点。这本书在介绍相关应用时,不仅关注了电路本身的设计,还考虑到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兼容性问题,这一点非常加分。例如,在谈到某个特定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时,书中不仅给出了电路图,还详细讨论了噪声抑制的几种主流方法及其在实际部署中的优劣权衡,这对于我们进行系统级设计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不同工艺节点下的设计考量也有所涉猎,这在快速迭代的半导体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更好”。这种深层次的思考,正是区分一本优秀参考书和普通资料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设了一条从基础知识到尖端应用的坚实桥梁。
评分读完第一部分的心得,我得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那种瀑布式的知识灌输,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进入复杂的电路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每一个新概念或新应用时,都会先建立一个清晰的背景框架,让你知道这个应用场景的行业痛点是什么,然后才展示集成电路是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这种“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很多时候,我们学了理论却不知道怎么用,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切片”打破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从基础的逻辑门电路优化到复杂的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每一步都看得出作者在确保案例的代表性和前沿性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我甚至在书里发现了一些我在工作中遇到过但一直没找到完美解决方案的小技巧,简直是柳暗花明。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图示清晰明了,对于理解那些复杂的波形和结构非常有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案头上随时准备翻阅的“快速查询手册”,它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初期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结构性地梳理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脉络。我注意到,作者在组织这三百个案例时,似乎遵循了一个清晰的知识图谱逻辑,从最基础的单元电路开始,逐步过渡到功能模块集成,最后上升到系统级应用的实现。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地回顾和巩固已有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尤其是在讨论一些复杂的混合信号系统集成时,书中能够清晰地分离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的接口设计难点,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系统思维的培养,远比单纯学习单个电路更有益处。另外,书中对每一个实例的仿真结果展示,数据详实,图表规范,使得我们能够直接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有效的工程决策。这本书无疑是帮助我们系统化集成电路应用知识体系的一把利器,它提供的不仅是“答案”,更是高效解决未来复杂集成电路设计挑战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扎实。我一直对电子工程领域的新进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集成电路这个核心技术上。市面上很多教材和参考书往往侧重于理论推导,虽然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更偏向实践和应用的人来说,缺乏直观的案例支撑。这本书似乎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点。光看目录就能感觉到编者的用心,将那些抽象的电路原理,通过三百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串联起来,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路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将理论与实际场景紧密结合,让人能立刻明白“这个东西为什么存在”以及“它在实际中能做什么”。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前沿技术的具体实现,比如在低功耗设计、高速信号处理或者特定传感器接口上的创新应用。如果书中对每个例子的分析都能深入到设计思路、关键器件选型以及性能评估等多个维度,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参考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工程师的私房笔记,足以指导我们快速入门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这些致力于在集成电路领域深耕的实践者们送上了一份及时的厚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专业人士,我通常对这种声称包含“三百例”的书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数量不等于质量,很多例子可能只是对常见电路的换汤不换药。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个惊喜。它在保持案例广度的同时,对每一个案例的深度挖掘也相当到位。我翻阅了其中几个关于高精度数据转换器(ADC/DAC)的章节,发现作者对线性度、失真控制和温度漂移补偿等关键指标的分析非常透彻。书中不仅展示了电路拓扑,还深入剖析了影响这些指标的寄生效应和布局布线技巧,这些往往是教科书里一带而过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追求极致性能的工程师来说,这些细节价值连城。书中的排版也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关键公式和结论被清晰地标出,便于快速提取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含金量极高,它不是面向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而是面向中高级工程师的“性能优化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